图书介绍
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陶西格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731202088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10页
- 主题词:精神障碍-研究;心理卫生-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心理疾患的社会成因及其后果1
1.1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观点1
1.1.1医学的模式1
1.2社会学观点2
1.2.1应激过程的社会学研究之渊源3
1.2.2当前有关应激过程的社会学研究5
1.3作为痛苦成因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6
1.4精神疾患的社会反应7
1.4.1作为心理疾患的偏常行为的认定7
1.4.2公众态度与专业界定间的关系8
1.4.3把偏常行为当作精神疾患用医学方法处理9
1.4.4精神医院和社区保健9
1.5精神病社会学10
1.6术语注释11
1.7痛苦、偏常行为与精神病11
第2章 应激过程与心理疾患13
2.1应激的生物学基础13
2.2应激的生物-社会基础15
2.3社会-医学模式16
2.4社会学模式16
2.5将应激与心理疾患联系起来17
2.6小结18
第3章 社会地位:社会性别19
3.1社会性别是如何界定的19
3.2社会性别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0
3.3痛苦的社会地位解释20
3.4不良性应激的社会角色解释21
3.4.1担当角色21
3.4.2履行角色22
3.4.3多角色22
3.4.4角色应激23
3.5小结23
第4章 社会地位:社会经济地位和民族/种族25
4.1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25
4.1.1相关性阐释26
4.1.2应激源的社会经济分布28
4.1.3资源的社会经济分布29
4.2民族/种族与不良性应激31
第5章 社会地位:年龄35
5.1应激的年龄轨迹35
5.2年龄、资源与应激37
5.2.1儿童和青少年37
5.2.2青年人39
5.2.3中年人39
5.2.4老年人39
5.3幸福的累积性41
5.3.1优势的积累42
5.3.2不幸的累积43
5.4小结43
第6章 社会地位:社区45
6.1社区范围的创伤:9.11和其他惨案45
6.1.1创伤的影响46
6.1.2历史联接的证据47
6.1.39.11的后果48
6.2住宅小区环境:慢性应激49
第7章 社会角色:配偶、父母52
7.1婚姻、婚姻角色和情感健康52
7.2家庭结构的总体改变是应激的来源之一54
7.3婚姻状态的转变55
7.4父母角色在情感健康方面的影响56
7.5性别差异58
7.6小结59
第8章 社会角色:工作者61
8.1经济状况、劳动力市场和不良性应激62
8.1.1失业的影响62
8.1.2经济周期和失业63
8.1.3公司规模缩减63
8.1.4经济转型与就业变化64
8.1.5工作低技能化64
8.1.6短工65
8.2工作条件与不良性应激65
8.2.1工作要求和选择余地(decision latitude)66
8.2.2工作复杂性、同事的支持和工作可靠性67
8.2.3宏观经济状况对工作环境的影响69
8.3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和工作环境69
8.3.1性别的影响70
8.3.2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71
8.3.3种族及民族的影响72
8.4小结73
第9章 身份和角色组合75
9.1性别、工作和家庭的组合77
9.2若干非正常例证79
9.2.1单身母亲79
9.2.2护理者81
9.3结合身份与角色预测不良性应激83
9.4对于这种讨论局限性的一点说明87
第10章 为偏常行为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89
10.1将偏常行为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89
10.1.1社会对偏常行为的反应:社会控制89
10.2为偏常行为及偏常行为者贴上标签91
10.2.1批评和修正94
10.3家庭对偏常行为的反应97
10.4非家庭成员对偏常行为的反应99
10.5社会地位与贴标签100
10.6小结101
第11章 公众态度与专业标签的关系103
11.1公众态度103
11.1.1被贴标签后的反应106
11.1.2为什么会产生消极成见107
11.2专家的标签107
11.2.1精神障碍的分类108
11.2.2婴儿期、儿童期或青春期常见的疾病111
11.2.3亢奋症、痴呆症、健忘症和其他认知障碍111
11.2.4麻醉品依赖类111
11.2.5精神分裂症类112
11.2.6情绪障碍类112
11.2.7.焦虑症112
11.2.8性障碍和性别障碍,饮食障碍,睡眠障碍,刺激-控制障碍,调节障碍及人格障碍112
11.3 DSM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13
11.4诊断的客观性114
11.5小结115
第12章 偏常行为与精神疾患的医学化117
12.1偏常行为和它的控制118
12.1.1作为偏常行为的疾病119
12.2偏常行为的医学化120
12.2.1医学化程序121
12.2.2医学化过程的好处123
12.2.3医学化的代价123
12.3疯癫的医学化124
12.4精神疾患在一般人群中的普遍性125
12.5精神疾患的社会分布127
12.6偏常行为和生理功能障碍128
12.7小结130
第13章 精神疾病的社会反应历史131
13.1偏常行为定义和社会反应的跨文化研究131
13.1.1通常的解释131
13.1.2非西方的定义和社会反应133
13.2早期西方文化中的定义及社会反应134
13.2.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134
13.2.2中世纪时代135
13.2.3工业化、启蒙运动和社会秩序的需要136
13.2.4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138
13.3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解释138
13.3.1医院时代的终结139
13.3.2向以社区为基础的关怀模式转变141
13.4小结142
第14章 社区精神卫生的挑战143
14.1社区关怀的根基143
14.1.1公立精神病医院的状况143
14.1.2精神药物的有效性144
14.1.3监护人照料的经济性144
14.1.4一般社区的精神疾患144
14.1.5法定的要求145
14.1.6治疗的新哲学取向145
14.1.7非医院治疗145
14.2社区理念146
14.3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特点147
14.3.1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实施148
14.3.2再次关注慢性病患者149
14.4非住院治疗和社区精神卫生——痼疾150
14.5精神卫生服务的融资与服务监控的增长154
14.6社区精神卫生的近期趋势156
14.6.1家庭及社区精神卫生关怀157
14.6.2家庭对精神疾患的反应158
14.6.3家庭负担159
14.7社区护理的替代形式160
第15章 社会学的贡献162
15.1其他解释162
15.1.1精神障碍的生物基础163
15.1.2精神障碍的心理学基础164
15.1.3心理疾病的社会基础166
15.2社会学解释的地位167
15.3心理上的痛苦的社会原因169
15.4精神疾患的社会反应170
参考文献172
后记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