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和论 儒家人伦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和论 儒家人伦思想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2232489.jpg)
- 徐儒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5718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0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13页
- 主题词:儒家-伦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和论 儒家人伦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开宗明义说人伦2
一、“人伦”的含义及其起源2
二、“五伦”的定型6
三、“五伦”顺序之演变11
四、“五伦”与“三纲”辨析13
第二节 人伦的道德本体——仁17
一、“五达道”与“三达德”17
二、人伦以“诚”和“忠”、“信”为基本素质22
三、人伦以“恕”为能近取譬的逻辑方法26
第三节 人伦的道德准则——中庸、义30
一、“执两”与“用中”30
二、“中正”与“中和”33
三、“时中”与“执中达权”38
四、“中行”、“狂狷”与“乡愿”42
五、“中庸”与“义”44
第四节 人伦的行为规范——礼47
第五节 推行人伦教化的次第53
一、克明俊德54
二、“孝悌”为仁之本57
三、泛爱众,而亲仁60
四、博施于民而能济众63
第二章 儒家的夫妇观67
第一节 儒家夫妇观的孕育和创建67
一、婚姻观念的曲折发展68
二、周礼与贵族婚姻69
三、周礼与庶民婚姻72
四、儒家夫妇观的创建76
第二节 乾坤卦义与两性观念79
一、两种男女观79
二、《周易》尊卑观念的曲解82
三、乾坤卦义所象征的两性关系84
四、乾坤卦义揭示两性关系的基本规律90
第三节 婚姻的意义及其规范93
一、人伦之始,王化之基93
二、“同姓不婚”和“母党不婚”95
三、德才并重,异质互补98
四、关于婚姻的礼仪100
第四节 自由与专贞统一的恋爱观念105
一、二气感应以相与105
二、邂逅相遇,与子偕臧107
三、淑人君子,其仪一兮112
第五节 相敬相爱,协调和乐116
一、“男女别”与“夫妇义”116
二、弗爱不亲,弗敬不正120
三、妻子好合,如鼓瑟琴123
四、夫妇和而家道成127
第六节 比翼双栖,白头偕老130
一、长相聚,莫别离130
二、永别的哀伤和白头偕老的愿望133
第七节 变态婚姻和不幸婚姻135
一、对于变态婚姻和婚外恋的贬斥135
二、对于被虐和被弃者的同情138
三、文明的离婚仪节140
第八节 夫妇观念之演变及其影响142
第三章 儒家的父子、兄弟观(上)146
第一节 血缘关系乃人之天性147
一、血缘间的自然感情147
二、儒家顺应人之天性创建父子、兄弟之伦152
第二节 为人父,止于慈159
一、“慈”的原则159
二、春晖寸草,生养劬劳164
三、教以义方,弗纳于邪170
四、作诫垂训,勉之以德178
五、诗书教子,勉学以勤186
第三节 为人子,止于孝191
一、“孝”的含义及其哲学基础192
二、养体与养志199
三、事亲以礼204
四、父母唯其疾之忧212
五、事父母几谏218
六、立身行道,扬名显亲224
七、继志述事之为“达孝”232
第四节 关于孝的某些特殊含义的辨析237
一、关于“身体发肤,不敢毁伤”238
二、关于“父母在,不远游”241
三、关于“父为子隐,子为父隐”245
四、关于“父之仇,弗与共戴天”249
五、关于“三年之丧”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253
六、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255
第四章 儒家的父子、兄弟观(下)258
第一节 兄爱而友,弟敬而顺258
一、友爱恭敬,长幼有序258
二、兄弟既翕,和乐且湛262
三、分形连气,手足情深268
四、世间最难得者兄弟272
五、煮豆燃萁,同根相煎276
第二节 令人神往的天伦之乐280
第三节 孝悌慈的扩充与推广288
第四节 孝悌观念之演变295
一、孝悌理论之演变295
二、孝悌实践之演变300
第五节 孝悌的历史作用和影响308
第六节 孝悌传统的现代价值316
附录一:“二十四孝”评析324
一、“二十四孝”源流概略324
二、“二十四孝”分评326
三、“二十四孝”总评337
附录二:一个以孝悌治家的典型实例分析——关于浦江郑义门的孝义家风340
一、义居共财的家族典型340
二、孝义家风实录344
三、“孝义”内蕴探索348
四、“孝义”的现代意义352
第五章 儒家的君民、君臣观356
第一节 民本思想与民主意识356
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357
二、倡导人格平等和人格独立360
三、民贵君轻与立君为民363
四、君权的合法性取决于民心366
五、平等与尊卑统一的君民关系370
第二节 为君之道374
一、君道的起源与确立374
二、君的职责379
三、君主施政的指导思想388
四、君主施政的方法393
第三节 君臣关系400
一、君臣关系溯源400
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404
三、以道事君,不可则止408
四、格君心之非411
五、弔民伐罪,顺天应人415
第四节 官民关系419
一、为官之道419
二、当官应为民做主422
第五节 上下级关系与同僚关系426
第六节 君民、君臣观的演变432
第六章 儒家的师友观438
第一节 处于父子与朋友之间的师弟关系438
一、儒家的教学宗旨439
二、儒者为师之道442
三、弟子从学之义450
四、教学相长456
五、师弟之谊461
第二节 志同道合的朋友关系466
一、嘤其鸣矣,求其友声466
二、同道相合,取友必端470
三、交友以信,久而敬之473
四、以文会友,以友辅仁477
五、忠告善道,不可则止481
六、“无友不如己者”之真义484
第三节 朋友关系的扩充与推广487
第四节 重群而不轻己的群己关系492
一、矜而不争,群而不党493
二、周而不比,和而不同496
三、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499
四、忠恕之道,推己及人501
第七章 总论507
第一节 五伦综评507
一、“五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508
二、中正以序人伦512
三、人伦以和为贵515
四、善处“人伦之变”521
五、人伦观念与时俱进526
第二节 诸家人伦观比较述要531
一、儒与杨、墨人伦观异同531
二、儒、道人伦观异同539
三、儒、法人伦观异同549
四、儒、释人伦观异同556
五、中、西人伦观异同560
第三节 儒家人伦思想的现代意义567
一、儒学与现代文明567
二、现代人伦的失和现象572
三、家庭的和睦与幸福577
四、社会的协调与稳定583
五、国家统一与世界和平589
六、儒家的最高理想与人类的前景展望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