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秘书学系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宋斌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2953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4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62页
- 主题词:秘书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秘书学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学习研究秘书学的必要性3
第二节 秘书学的几个重要概念7
第三节 秘书学系统的构筑11
第一节 秘书学研究的一般原则14
第二节 秘书学研究的方针和目的17
第三节 秘书学的研究方法20
第四节 秘书学的姻缘学科23
第一节 文字的萌生是秘书产生的前提条件28
第二节 氏族机构和国家的建构是秘书产生的必备条件30
第三节 文书是秘书产生的基本条件33
第一节 秘书管理的本质特征37
第二节 秘书管理的性质39
第三节 秘书管理的特点40
第四节 秘书管理的功用45
第一节 秘书管理原理50
第二节 秘书管理的职能、手段53
第三节 秘书管理现代化及基础工作56
第四节 秘书专业教育58
第一节 马恩列斯的秘书实践与理论65
第二节 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秘书实践与理论69
第三节 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人的秘书实践与理论72
第四节 中央领导十分重视秘书管理74
第一节 秘书管理活动的源头82
第二节 最早的社会组织、权力中心、社会集团85
第三节 最早的行政决策形式——会议制度88
第四节 阶级社会的前夜——军事民主制91
第一节 夏朝政治与秘书管理93
第二节 夏朝行政机构、秘书和文书97
第三节 商朝政治与秘书的录用101
第四节 商朝中央秘书机构和文书档案工作105
第五节 商朝从衰微走向崩溃111
第六节 夏商秘书现象探析113
第一节 西周的秘书管理119
第二节 西周的文书档案工作121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秘档案工作124
第四节 西周、春秋战国的调研工作128
第五节 西周、春秋战国秘书现象探析132
第一节 秦汉、魏晋社会、政治对秘书管理活动的影响135
第二节 秦朝各级秘书班子140
第三节 秦朝文书档案工作142
第四节 两汉秘书机构144
第五节 两汉文书档案和调研工作146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秘书机构149
第七节 魏晋南北朝文书档案工作151
第八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秘书现象探析153
第一节 隋唐社会、政治对秘书管理活动的影响159
第二节 隋唐秘书机构与法律161
第三节 隋唐文书档案与信访机构163
第四节 宋朝社会政治对秘书管理的影响166
第五节 宋朝秘书管理168
第六节 宋朝文书和信访工作170
第七节 隋唐宋秘书现象探析171
第一节 辽朝秘书管理174
第二节 西夏秘书管理177
第三节 金朝秘书工作179
第四节 元朝秘书工作182
第五节 辽夏金元秘书现象探析186
第一节 明清政权和秘书机构的完备189
第二节 明朝中央秘书机构及秘书的地位192
第三节 明朝文书档案管理的系列化194
第四节 清朝中央秘书机构及明清地方秘书196
第五节 明清秘书现象探析199
第一节 清末秘书管理的殖民化205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秘书管理207
第三节 辛亥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管理209
第四节 北洋军阀时期的秘书管理211
第五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秘书管理213
第六节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秘书管理218
第七节 近代秘书现象探析225
第一节 现代秘书管理的新纪元231
第二节 开拓秘书管理领域23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阶段的秘书管理237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秘书管理239
第五节 中国秘书学教学、研究轨迹242
第六节 现代秘书现象探析245
第一节 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秘书管理252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秘书管理的发展258
第三节 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秘书管理259
第四节 议会、竞选活动是欧美秘书管理的主潮268
第五节 两种社会制度秘书管理的本质区别271
第一节 研究秘书环境的重大意义275
第二节 三大环境对秘书管理的影响279
第三节 要在特殊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开展秘书管理活动288
第一节 秘书机构设置的原则与依据291
第二节 秘书机构设置的内容与人员结构293
第三节 秘书机构的组织形式与领导296
第一节 秘书个体的高素质结构300
第二节 秘书群体的高素质结构304
第一节 对秘书人员“进”的管理309
第二节 对秘书人员“定”的管理310
第三节 对秘书人员“管”的管理312
第四节 对秘书人员“出”的管理316
第五节 对秘书人员进行管理的层面和功能317
第一节 生涯初期和成功期的心态319
第二节 秘书受挫期的心态322
第三节 秘书泄密期的心态325
第四节 秘书优良心态的塑造328
第五节 秘书现代思维模式的建构330
第一节 秘书调查研究的目的和领导337
第二节 秘书调查研究的准备环节340
第三节 秘书调查研究的调查环节341
第四节 分析研究和总结环节349
第五节 撰制调查研究报告351
第一节 会议管理系统节律356
第二节 会议平衡与会场模式节律366
第三节 会议效率节律370
第一节 秘书预测体系与方法群376
第二节 秘书计划工作任务与原则380
第三节 秘书计划结构体系383
第四节 秘书计划的撰写与实施385
第一节 秘书统计的性质和任务388
第二节 秘书统计的内容391
第三节 秘书统计文书397
第四节 秘书统计分析与报告401
第一节 秘书协调工作的意义及原则405
第二节 秘书协调工作的主要内容408
第三节 秘书协调工作的素质要素414
第四节 秘书协调工作的艺术416
第一节 秘书督查工作作用和特点419
第二节 秘书督查工作原则及扮演的角色425
第三节 秘书督查工作的系统化429
第四节 督查的成败有赖于领导系统的支撑和督查队伍的素质439
第五节 秘书督查工作制度446
第六节 用辩证法指导督查改革454
第一节 值班任务与保密465
第二节 保密与邮件收发工作467
第三节 事务管理470
第四节 财物管理473
第一节 秘书印章管理476
第二节 秘书信访及其任务480
第三节 信访网络和来信处理步骤483
第四节 来访处理方法485
第五节 信访结案和特情处置488
第一节 日志和电讯文记写492
第二节 简报编写494
第三节 大事记的载录500
第四节 通信与表格设计502
第一节 秘书穿戴礼仪508
第二节 秘书的举止行为礼仪511
第三节 秘书的饮食礼仪514
第一节 速记与秘书工作520
第二节 速记阶段与听写524
第三节 速记技法526
第四节 翻译与整理529
第一节 秘书信息管理的内容和环节533
第二节 秘书通讯与电传技术536
第三节 秘书部门启动计算机互联网541
第四节 秘书部门中西文兼容信息系统的构建545
第五节 秘书部门中西文兼容信息处理系统的分级546
第一节 公文的源流和功用553
第二节 公文撰写要领和语体格局555
第三节 公文撰写程式558
第四节 公文撰写质量563
第一节 通知与函的比较撰写568
第二节 通报与公告(通告)的比较撰写573
第三节 新闻与广告的比较撰写577
第一节 请示与报告的比较撰写581
第二节 批复与指示的比较撰写585
第三节 计划与规划的比较撰写589
第一节 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的比较撰写593
第二节 命令(令)与决定的比较撰写598
第三节 协议书与合同的比较撰写602
第四节 总结报告与调查报告的比较撰写605
第一节 公文处理原则和组织形式611
第二节 行文原则与制度614
第三节 公文处理的环节617
第四节 公文的立卷归档622
第一节 社会状况是秘书管理发展的基础626
第二节 国体、政体影响秘书管理的发展628
第三节 政治状况影响秘书管理的发展632
第四节 民族特征影响秘书管理的发展634
第五节 科技的进步推动秘书管理的发展637
第六节 坚持社会主义秘书工作方向639
主要参考文献642
跋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