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属矿产找矿勘探工作方法 (上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属矿产找矿勘探工作方法 (上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4/32236408.jpg)
- 西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甘肃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工作方法》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西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
- ISBN: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183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1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属矿产找矿勘探工作方法 (上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地质测量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1
(一)地质测量的作用1
(二)地质测量的基本任务1
(三)不同地区地质测量的基本要求1
(四)地质测量人员的工作方法4
第二节 地质测量比例尺及地形底图的选择4
(一)地质测量比例尺的选择4
(二)地形底图的选择5
第三节 各种比例尺地质测量的任务和要求6
(一)1∶50000地质测量6
(二)1∶25000地质测量7
(三)1∶10000~1∶5000矿区地质测量8
(四)1∶5000~1∶500矿床地质测量8
(五)地质简图和地质草图9
第四节 地质测量的协调工作和工作步骤9
(一)地质测量的协调工作9
(二)工作步骤10
第五节 剖面测量的一般规定及综合地层柱状图10
(一)实测剖面的一般规定10
(二)测制方法11
(三)矿区实测剖面图的测制16
(四)综合地层柱状图的编制16
第六节 地质测量方法16
(一)地质测量方法分类16
(二)露头圈定法17
(三)剖面法18
(四)地质界线追索法19
(五)导线法20
第七节 地质观察点20
(一)地质观察点的涵义和布设20
(二)地质观察点的点位测定方法21
(三)地质观察点的记录内容21
第八节 野外联图及室内整理22
(一)野外地质联图时应注意的问题22
(二)地质填图的室内整理22
(三)各类标本、样品的采集23
(四)标本的整理与委托鉴定24
第九节 各种比例尺地质测量的应用、质量标准和检查验收26
(一)各种比例尺地质测量的应用26
(二)地质测量的质量标准32
(三)路线地质图、地质简图和地质草图34
(四)资料、成品检查验收35
第一节 原始资料编录的技术要求36
(一)原始资料编录的基本要求36
(二)原始资料编录的质量标准37
(三)技术组织工作方面要有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措施40
(四)原始编录的检查验收48
第二节 探槽编录48
(一)探槽编录的一般操作方法48
(二)探槽编录时应注意的问题50
(三)探槽编录的格式及其内容51
第三节 探井类的编录54
(一)探井素描的操作方法54
(二)探井编录的格式及其内容55
第四节 水平坑道及缓倾斜坑道的编录59
(一)水平坑道及缓倾斜坑道编录的一般要求59
(二)各种坑道编录方法60
(三)坑道编录应注意的事项63
(四)坑道编录的格式及其内容64
第五节 旧坑、沿脉探槽及剥上点的编录69
(一)旧坑(古坑、老硐、民窿)的编录69
(二)沿脉探槽的编录70
(三)剥土点的素描74
第六节 钻孔地质编绿75
(一)机场的初步观察和野外编录75
(二)室内的岩心系统观察和编录88
(三)钻孔地质编录的格式90
(四)钻孔地质的综合研究91
(五)钻孔终孔时应提交的资料99
第一节 采样100
(一)决定采样方法和因素100
(二)各种采样方法100
(三)采样布置和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104
(四)采样方法和采样规格的试验107
(五)采样的检查113
第二节 试样加工114
(一)加工程序114
(二)保证加工质量的措施116
(三)K值试验116
(四)试样保管和提取122
第三节 化学成分的检验122
(一)化学分析测定单元122
(二)普通分析(基本分析、单项分析)122
(三)组合分析125
(四)多元素分析129
(五)合理分析(物相分析)129
(六)全分析130
(七)精矿(及尾矿)分析131
(八)单矿物分析132
(九)人工重砂的采样和分析132
第四节 砂矿和稀有、稀土元素矿床采、加、化中的若干问题133
(一)砂矿矿床的采样、加工133
(二)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采、加、化134
(三)稀土金属矿床的采、加、化138
第五节 岩(矿)石同位素测定139
(一)放射性同位素地质测定140
(二)稳定同位素测定143
第六节采、加、化地质技术管理144
(一)采、加、化地质技术管理的一般规定144
(二)各种试样的委托145
(三)内、外验证工作146
第一节 矿石的物理性质试验152
(一)物理性质试验的目的内容和一般要求152
(二)体重试样的种类及其应用152
(三)体重样品位置的选择153
(四)体重样的数量及其分配153
(五)体重样的化学分析及其他数据的测定154
(六)体重样的采取方法及体重值的测定154
(七)矿石湿度测定155
(八)矿石孔隙度测定156
(九)矿石及顶、底板围岩硬度试验157
(十)耐压强度试验157
(十一)矿(岩)石的松散系数、块度和自然安息角的测定157
(十二)矿石粉化性查定158
第二节 矿石技术加工试验159
(一)不同地质工作阶段对于金属矿石技术试验的要求159
(二)采集矿石加工技术试验样品的原则和要求160
(三)金属矿石的可选性试验160
(四)金属矿石冶炼试验161
(五)半工业试验161
(六)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加工技术试验161
(七)矿石加工技术试样的采样和缩分163
第三节 岩矿工作目的任务166
(一)岩矿工作目的166
(二)岩矿工作任务166
(三)岩矿鉴定与野外工作的配合167
第二节 岩矿标本的采集、整理、加工与鉴定168
(一)岩矿标本的采集168
(二)标本整理与委托鉴定169
(三)标本加工的要求170
(四)一般鉴定工作170
(五)详细鉴定171
(六)重砂鉴定171
(七)岩矿鉴定的记录171
(八)仪器的保管171
第三节 岩矿鉴定综合报告及岩矿研究专题报告172
(一)岩矿鉴定综合报告172
(二)岩矿研究专题报告172
第四节 岩矿工作组织与技术管理173
(一)岩矿工作的管理173
(二)原始资料及鉴定成果的保管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