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津通志 中国共产党天津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天津通志 中国共产党天津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2237496.jpg)
- 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天津志编修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978780199785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902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953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史-史料-天津市-1919~198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天津通志 中国共产党天津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述1
大事记略25
第一篇 组织沿革71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组织71
第一节 概况71
第二节 中共北方局、顺直省委(河北省委)在津机构72
第三节 市级领导机构73
第四节 市级以下党组织75
第二章 社会主义时期党的组织80
第一节 概况80
第二节 中共天津市委员会及所属组织86
第三节 中共天津市顾问委员会177
第四节 中共天津市纪律检查委员会179
第三章 市级党组织历任主要负责人185
第二篇 重要会议195
第一章 代表大会195
第二章 代表会议201
第三章 委员会全体会议203
第三篇 重大活动221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21
第一节 五四运动在天津221
第二节 党、团组织在天津创立223
第三节 党组织成立初期的工人运动224
第四节 国民会议运动在天津225
第五节 五卅运动在天津226
第六节 顺直省委在天津228
第七节 五村农民反霸斗争230
第八节 中央在津秘密印刷厂231
第九节 在第三监狱的斗争232
第十节 一二九运动在天津233
第十一节 北方局在天津234
第十二节 天津城市抗日斗争236
第十三节 电话局职工“抗交”斗争237
第十四节 周边地区抗日根据地238
第十五节 支援抗日根据地239
第十六节 反“甄审”斗争240
第十七节 抗议美军暴行241
第十八节 五二○运动在天津242
第十九节 地下党领导工人争取生存条件的斗争244
第二十节 地下党组织迎接天津解放246
第二十一节 津郊人民支前247
第二十二节 天津解放248
第二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251
第一节 毛泽东视察天津251
第二节 接管天津251
第三节 郊区土地改革253
第四节 抗美援朝254
第五节 镇压反革命256
第六节 “三反”、“五反”运动257
第七节 解放初期的整风整党258
第八节 统一财经、调整工商业259
第九节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61
第十节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63
第十一节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65
第十二节 提前超额完成“一五”计划266
第十三节 实施“二五”计划267
第十四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268
第十五节 “大跃进”269
第十六节 人民公社化270
第十七节 渡过困难时期272
第十八节 贯彻“八字方针”,恢复国民经济273
第十九节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274
第二十节 实施“三五”计划275
第二十一节 实施“四五”计划277
第二十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整党建党278
第二十三节 1975年的经济社会整顿278
第二十四节 抗震救灾280
第二十五节 实施“五五”计划281
第三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282
第一节 邓小平视察天津282
第二节 江泽民视察天津282
第三节 拨乱反正283
第四节 实现工作重点转移284
第五节 贯彻新“八字方针”285
第六节 实施“六五”计划286
第七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88
第八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90
第九节 国有企业改革291
第十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整党294
第十一节 引滦入津工程295
第十二节 实施“七五”计划296
第十三节 实施“八五”计划297
第十四节 实施“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298
第十五节 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301
第十六节 社区建设303
第十七节 实施“九五”计划304
第十八节 实行对外开放305
第十九节 加速城市建设308
第二十节 兴办乡镇企业309
第二十一节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311
第四篇 组织建设315
第一章 概述315
第二章 基层组织建设317
第一节 基层组织的建立、发展与分布317
第二节 管理与建设320
第三章 党员队伍建设327
第一节 党员发展与结构分布327
第二节 教育与管理330
第四章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344
第一节 干部来源和结构344
第二节 干部管理349
第三节 领导班子建设和后备干部工作354
第四节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363
第五节 干部教育与培训368
第六节 干部审查和落实干部政策373
第七节 知识分子工作377
第五章 老干部工作381
第一节 完善制度,落实政治待遇381
第二节 落实生活待遇,提高服务水平383
第三节 发挥老干部作用385
第四节 规范老干部工作387
第六章 市级机关工委工作387
第一节 组织建设387
第二节 宣传教育389
第三节 纪律检查391
第四节 群众工作393
第五节 培训干部和老干部工作393
第六节 其他工作394
第五篇 宣传教育399
第一章 概述399
第二章 理论工作404
第一节 理论学习与宣传404
第二节 理论教育406
第三节 理论研究410
第四节 理论队伍建设411
第三章 党员教育412
第一节 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教育412
第二节 理想信念教育414
第三节 基层党员教育阵地建设416
第四章 思想政治工作417
第一节 形势任务教育417
第二节 思想道德教育419
第三节 学先进活动422
第四节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424
第五章 新闻工作427
第一节 贯彻党的新闻工作方针427
第二节 进步报刊和党报党刊431
第三节 广播电视和网络传媒432
第六章 出版工作434
第一节 贯彻党的出版工作方针434
第二节 发展津版图书436
第三节 评选优秀书刊437
第四节 “扫黄”和“打非”438
第七章 文艺工作440
第一节 贯彻党的文艺工作方针440
第二节 文艺组织441
第三节 繁荣创作443
第四节 文化活动和群众文化445
第八章 精神文明建设447
第一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447
第二节 群众性读书活动448
第三节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449
第九章 对外宣传453
第一节 文化交流中的对外宣传453
第二节 友好往来中的对外宣传454
第三节 经贸活动和旅游中的对外宣传455
第四节 外宣阵地和外宣品制作456
第十章 宣传文化事业457
第一节 组织机构457
第二节 设施建设459
第三节 设备更新460
第四节 产业发展461
第六篇 统一战线和对台工作465
第一章 概述465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468
第一节 民主联合战线468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69
第三节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472
第三章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474
第一节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和发展474
第二节 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475
第三节 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478
第四章 经济统战工作479
第一节 利用、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479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82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484
第五章 民族和宗教工作486
第一节 民族工作486
第二节 宗教工作489
第六章 知识分子工作492
第一节 团结教育知识分子492
第二节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493
第七章 合作共事495
第一节 举荐参加人大和政协495
第二节 举荐担任政府及职能部门领导职务496
第三节 完善合作共事关系497
第四节 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物499
第五节 兴办社会主义学院499
第八章 海外统战工作500
第一节 港澳工作500
第二节 侨务工作502
第九章 对台工作503
第一节 台胞台属工作503
第二节 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504
第三节 津台交往交流507
第四节 津台经贸合作509
第五节 调查研究工作510
第七篇 纪律检查515
第一章 概述515
第二章 受理检举、控告和申诉517
第一节 受理范围与处理原则517
第二节 受理检举和控告518
第三节 受理申诉521
第三章 检查和处理违纪案件522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违纪案件查处522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违纪案件查处525
第四章 案件复查526
第一节 甄别“文化大革命”前的案件526
第二节 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和复查纠正历史旧案527
第五章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529
第一节 理想信念、从政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529
第二节 纪律教育530
第三节 优良传统作风教育532
第四节 示范教育533
第五节 警示教育534
第六节 对受处分党员的回访教育536
第七节 新闻、信息、调研和办刊工作537
第六章 党风廉政制度建设539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党风廉政制度建设539
第二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中共十四大前的党风廉政制度建设540
第三节 中共十四大以后的党风廉政制度建设544
第七章 执法监察549
第八章 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557
第九章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566
第十章 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570
第八篇 顾问委员会581
第一章 顾问委员会全体会议581
第二章 建议与咨询584
第三章 调查研究588
第四章 承担委托任务和外出考察589
第九篇 经济部门党的工作593
第一章 工业系统工作593
第一节 没收官僚资本,恢复和发展生产593
第二节 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94
第三节 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596
第四节 产业结构的四次调整599
第五节 工业布局的战略调整600
第六节 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时期的工业601
第七节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嫁接、改造、调整602
第二章 农业系统工作603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604
第二节 农村发展战略607
第三节 农村经济政策612
第四节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614
第五节 农村文化、教育、体育事业616
第六节 改善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618
第三章 对外经济贸易系统工作625
第一节 对外贸易628
第二节 利用外资632
第三节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635
第四节 发展旅游产业639
第四章 金融和综合经济系统工作642
第一节 确立金融秩序642
第二节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644
第三节 贯彻两个“八字方针”645
第四节 治理整顿,深化改革647
第五节 调整产业布局648
第六节 完善财政运行机制649
第七节 加强国内经济联合与协作650
第八节 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652
第九节 市场物价管理653
第十节 转变职能,服务大局655
第五章 规划建设系统工作657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659
第二节 兴建居民住宅663
第三节 环境保护664
第四节 规划管理665
第五节 创建文明窗口666
第六节 提高施工质量和建立市场机制667
第六章 商业系统工作668
第一节 平抑物价,打击投机资本670
第二节 沟通城乡物资交流670
第三节 对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71
第四节 商业基层党组织建设672
第五节 商业企业改革673
第六节 商业对香港、台湾地区和境外开放675
第七节 商贸设施建设676
第八节 实施民心工程677
第九节 商业职业道德和队伍建设678
第七章 交通邮电系统工作681
第一节 接管交通邮电682
第二节 保障运输、抢险救灾和支援重点工程684
第三节 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687
第八章 开发区、保税区工作693
第一节 兴建开发区、保税区694
第二节 坚持符合区域经济特点的发展战略695
第三节 区域党建工作695
第四节 区域党风廉政建设696
第五节 区域精神文明建设697
第六节 体制、制度、机制和工作方法创新698
第十篇 科技、教育、卫生计生、体育部门党的工作703
第一章 科技系统工作703
第一节 科技发展战略704
第二节 科技进步政策711
第三节 科技调查与研究716
第四节 科学普及720
第二章 教育系统工作722
第一节 解放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教育723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727
第三章 卫生系统工作739
第四章 计划生育工作749
第五章 体育工作752
第十一篇 政法系统党的工作757
第一章 概况757
第二章 人民公安工作759
第一节 打击敌对势力破坏活动760
第二节 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761
第三节 治安管理与安全保卫762
第四节 公安法制建设764
第三章 人民检察工作765
第一节 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766
第二节 惩治贪污贿赂犯罪行为767
第三节 查处侵权渎职和预防职务犯罪768
第四节 检察工作改革769
第四章 人民审判工作770
第一节 刑事审判771
第二节 民事审判772
第三节 经济审判773
第四节 行政案件审判773
第五节 审判工作改革774
第五章 司法行政工作775
第一节 监狱、劳教工作776
第二节 法制宣传教育777
第三节 法律服务778
第四节 司法行政基层工作780
第六章 民政和残疾人工作781
第一节 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权益782
第二节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783
第三节 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784
第四节 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785
第五节 残疾人事业786
第十二篇 政策研究和党史、信访、保密、档案工作791
第一章 政策研究791
第一节 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791
第二节 调研工作的组织和协调792
第三节 优秀调研成果评选792
第二章 党史工作793
第一节 基本工作思路794
第二节 资料征集与研究796
第三节 党史宣传与教育801
第四节 指导区县党史工作和学会工作805
第三章 信访工作807
第一节 受理信访808
第二节 办理信访811
第四章 保密工作813
第一节 保密宣传教育813
第二节 保密法规、规章、制度建设818
第三节 保密检查819
第五章 档案工作820
第一节 档案管理821
第二节 档案事业行政管理825
第十三篇 党校831
第一章 概况831
第二章 教学833
第一节 教学方针和内容833
第二节 教学方法834
第三节 轮训与培训835
第四节 学历教育839
第三章 科研839
第一节 科研成果840
第二节 重要科研活动及获奖情况840
第三节 校办刊物和文献开发842
第四节 对外学术交流843
第四章 全市党校概况844
第一节 各级各类党校844
第二节 党校联络活动846
第三节 天津行政学院846
第十四篇 人民团体工作851
第一章 工会851
第一节 组织概况851
第二节 工会代表大会和党组852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会工作854
第四节 经济技术和评选劳模活动855
第五节 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858
第六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860
第七节 就业与生活保障861
第八节 参与劳动关系调整与劳动争议处理863
第九节 职工教育864
第十节 职工劳动福利事业865
第二章 共青团866
第一节 组织概况及代表大会866
第二节 组织建设869
第三节 宣传教育870
第四节 青工工作871
第五节 青农工作873
第六节 城区社会工作874
第七节 学校工作875
第八节 维护青少年权益876
第九节 调查研究878
第十节 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878
第十一节 表彰活动879
第十二节 “青联”、“学联”、少先队880
第十三节 团属企事业882
第三章 妇联884
第一节 妇女组织的建立和发展884
第二节 妇女思想教育887
第三节 妇女参加经济建设891
第四节 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893
第五节 提高妇女素质,造就妇女人才895
第六节 培养、抚育儿童、少年897
第七节 妇女统战工作和国际妇女交往898
第八节 创办实体899
后记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