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 刘正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8447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6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88页
  • 主题词:彝族-民族文化-研究-凉山彝族自治州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凉山彝族及其社会分层结构29

第一节 凉山彝族概况29

一、彝族简况29

二、凉山彝族概况50

第二节 凉山彝族社会分层结构55

一、民主改革前的凉山彝族社会分层结构55

二、凉山彝族社会分层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62

第二章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源流69

第一节 凉山彝族家支的概念69

一、对前人学者凉山彝族家支概念的释读69

二、凉山彝族家支与家族、宗族、氏族概念的分析71

三、凉山彝族家支概念界定73

第二节 凉山彝族家支的起源和发展77

一、凉山彝族家支的产生77

二、凉山彝族家支的形成和发展78

第三节 凉山彝族家支的结构83

一、凉山彝族家支的繁衍图例——根与支的解读83

二、凉山彝族家支的父子连名谱系87

三、凉山彝族家支的亲属称谓95

四、凉山彝族家支之间的关系106

第四节 凉山彝族家支存在的物质基础及文化114

一、在服饰文化方面115

二、在饮食文化方面117

三、在居住文化方面121

四、在交通文化方面124

五、在劳作文化方面125

第三章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内容、特性和功能分析127

第一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内容分析127

一、凉山彝族家支的组织形态127

二、凉山彝族家支的军事战争130

三、凉山彝族家支的宗教信仰133

四、凉山彝族家支的婚姻模式138

五、凉山彝族家支的团结互助143

六、凉山彝族家支的集会议事144

七、凉山彝族家支的伦理道德145

八、凉山彝族家支的人生礼仪155

九、凉山彝族家支的头人162

十、凉山彝族家支的习惯法165

十一、凉山彝族家支的禁忌169

十二、凉山彝族家支的尔普171

第二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特征分析176

一、自然性176

二、包容性177

三、非性(婚)性178

四、权威性179

五、延续性181

六、广泛性182

七、封闭性182

八、复杂性184

第三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功能分析185

一、明确家支成员维护家支利益185

二、调解家支内外各种矛盾186

三、调节家支内外人伦关系187

四、传递传统文化知识187

五、教育家支成员188

第四章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及其对人的影响190

第一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190

第二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机制192

一、心理作用193

二、社会强制作用195

第三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者和传承模式196

一、传承者196

二、传承模式197

第四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对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202

一、智力因素202

二、非智力因素208

第五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对人的知识获得的影响213

一、科学知识214

二、人文知识215

三、生产技能和生活常识222

第五章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田野调查和分析225

第一节 田野调查的设计与实施计划225

一、田野调查的着眼点和主要问题225

二、田野调查的范围和抽样设计226

三、田野调查的方法与实施情况229

第二节 宁蒗县金古忍石家支的个案访谈调查研究232

一、宁蒗彝族自治县概述232

二、金古忍石家支的基本情况239

三、金古忍石家支的父子连名谱系246

四、金古忍石家支的家支活动情况250

第三节 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266

一、受调查者的自然情况267

二、受调查者对家支父子连名谱系的认识和掌握情况275

三、受调查者对家支的了解和认知情况277

四、受调查者参与家支活动及其认识的情况282

五、受调查者对凉山彝族经典人文知识的认知情况287

六、受调查者对家支文化认识的态度292

第四节 访谈调查和问卷结果的评述297

一、发现的问题297

二、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理性认识302

第六章 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取舍308

第一节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进行308

一、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教育309

二、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教育模式311

三、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教育评价316

第二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319

一、凉山彝族地区多元文化并存及相互关系319

二、现代凉山彝族学生获得文化信息的解读323

三、文化适应与文化迷惘328

第三节 对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反思339

一、关于文化与教育本质的思考340

二、关于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的人类学思考345

第四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调适359

一、凉山彝族现代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359

二、现代学校教育评价的误区和盲点363

三、作为现代学校教育主体的彝族学生的教育需求366

四、凉山彝族现代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思路373

结束语383

参考文献386

附录一 问卷417

附录二 访谈题目428

附录三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金古忍石家支个案访谈提纲430

附录四 拟定的问卷调查者和访谈对象432

附录五 2006年暑期云南省和四川省田野调查路线示意图433

附录六 田野调查中收集到的几则现代凉山彝族家支成文规矩435

附录七 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地区的习惯法选登443

附录八 金古忍石家支会议的一些文书和文件460

附录九 笔者的父子连名谱系466

后记4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