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媒介素养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媒介素养引论
  • 单晓红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5684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传播媒介-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媒介素养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媒介合影:七个成员的讲述1

一、报纸——当之无愧的“老大”2

(一)报纸的简史2

(二)报纸的种类4

(三)报纸的版面构成元素4

(四)报纸的“轶事”6

(五)报纸统治世界6

二、杂志——知心可亲的“大哥”7

(一)杂志的简史7

(二)杂志的种类8

(三)杂志的“轶事”9

(四)杂志的影响力10

三、广播——能言善辩的“大姐”11

(一)广播的简史11

(二)广播电台和广播节目的类型12

(三)广播的传播手段14

(四)广播的“轶事”14

(五)广播的特质15

四、电视——贴心善变的“新宠儿”16

(一)电视的简史16

(二)电视和电视节目的类型17

(三)电视的传播手段17

(四)电视的“轶事”18

(五)电视的影响力19

五、电影——风情万种的“女子”20

(一)电影的简史20

(二)电影的技术发展22

(三)电影的基本表达手段23

(四)电影的“轶事”24

(五)电影的影响力25

六、互联网——年少轻狂的“内弟”26

(一)互联网的简史26

(二)计算机媒介的基本功能和网站基本形式27

(三)互联网的工作原理及提供的服务28

(四)互联网的“轶事”29

(五)互联网的影响力30

七、手机——人见人爱的“小妹”32

(一)手机的简史32

(二)手机类型和手机媒体的基本形式34

(三)手机是具有潜质的个性化媒体35

(四)手机发展“轶事”36

(五)手机的影响力37

第二章 媒介生产:大千世界的新闻书写39

一、真相与假象的博弈40

(一)新闻:对真相急切而绝望的探索40

(二)假新闻:潘多拉的魔盒44

二、新闻生产的流水线49

(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闻采访49

(二)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新闻写作53

(三)苛刻的把关,完美的加工——新闻编辑57

(四)从资讯供应商到观点供应商——新闻评论66

(五)传播造就影响力——新闻发布73

三、新闻策划赢天下77

(一)什么是新闻策划78

(二)媒介定位策划80

(三)新闻报道策划的类型82

(四)新闻报道策划的流程83

(五)编辑策划84

第三章 媒介解析:传媒影响力的来源91

一、信息传播——麦田里的守望者92

(一)突发性事件新闻——天灾与人祸92

(二)工具性新闻——关乎日常生活94

二、联系社会——谁在背后玩拼图游戏?94

(一)由选择而引导94

(二)由解释而引导98

三、文化传承——社会的延续101

(一)大众传媒与社会化101

(二)大众传媒与文化认同104

(三)大众传媒与文化传播105

四、娱乐民众——让我们一起狂欢106

(一)逃避压力,充实闲暇107

(二)寓教于乐:快餐时代的精神家园109

五、经济效益——媒介生产和受众消费111

(一)制造“文化需要”,拉动物质消费112

(二)形成社会产业链的一环114

第四章 媒介反思:几个隐痛的揭露118

一、虚拟现实——洞壁景象119

(一)受众对媒介的心理需求121

(二)大众传媒——温和而有力的领袖123

(三)大众传播的洞壁景象124

二、容易满足而导致的惰性——媒介的社会麻醉效应131

(一)媒介依赖理论132

(二)媒介依赖表现之一:低层次满足133

(三)媒介依赖表现之二:沉溺效应134

三、谁在控制牵线木偶——媒介的政治文化制约137

(一)政治力量的左右:意识形态的战争140

(二)博弈与悖论:经济的角力142

(三)文化的抉择147

第五章 媒介呈现:不同角色的透视152

一、媒介、受众和媒介形象152

(一)全球化发展趋势中的媒介152

(二)媒介化社会中的受众155

(三)被呈现的媒介形象160

二、媒介与女性:变迁、审视与反思164

(一)女性形象:历史与现实164

(二)女性形象:理论的审视174

(三)女性形象:受众的反思177

三、媒介与“儿童”:禁区、偶像与教育182

(一)“儿童”的媒介禁区182

(二)“儿童”的媒介偶像187

(三)“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192

四、媒介与特殊人群:大学生、老年人与弱势群体197

(一)媒介与大学生198

(二)媒介与老年人205

(三)媒介与弱势群体213

第六章 媒介能力:日常行为的选择218

一、媒介素养议题中的传播者219

(一)传播者媒介素养中的行业道德规范221

(二)传播者的媒介使用224

(三)传播者的媒介素养226

二、如何与媒介打交道229

(一)政府如何应对媒介229

(二)企业团体如何应对媒介232

(三)个人如何应对媒介239

三、如何运用媒介243

(一)政府如何运用媒介244

(二)企业团体如何运用媒介258

(三)个人如何运用媒介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