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年国际政治研究的新范式 意识形态视野中的青年和青年组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石国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6678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青年组织-国际政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年国际政治研究的新范式 意识形态视野中的青年和青年组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 论 青年国际政治研究亟待范式更新1
第一章 青年、青年组织与意识形态的概念界定及相互关系14
第一节 青年及其社会地位14
什么是青年14
当代青年的社会地位18
第二节 青年组织的内涵、特征和分类25
什么是青年组织25
青年组织的基本特性27
青年组织的主要分类29
第三节 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建设和意识形态渗透33
什么是意识形态33
什么是意识形态建设42
什么是意识形态渗透43
意识形态建设和防止意识形态渗透的关系48
第四节 青年、青年组织和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49
青年组织是青年群体提升社会地位、发挥社会作用的基础和保障49
青年是意识形态建设与渗透的双重目标50
青年组织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依托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媒介51
第二章 青年组织的历史发展和功能拓展53
第一节 青年组织的形成和发展53
青年组织形成和发展的条件53
青年组织形成和发展的脉络56
第二节 当代世界青年组织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58
当今世界青年组织的发展状况58
当今世界青年组织的发展趋势60
第三节 青年组织的基本功能及其拓展68
满足青年的需要70
维护青年的权益71
促进青年的参与73
推动社会的进步76
基本功能的拓展77
第三章 当代青年和青年组织在政党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79
第一节 青年和青年组织在政党政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79
青年是政党夺取政权和巩固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79
青年组织是政党执政的重要辅助力量81
国家间日益扩展的青年外交和青年组织交往对政党外交的成败发挥重要作用82
第二节 各国政党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青年工作85
高度重视政党领袖的社会影响,强化政党领袖对青少年的感染力和吸引力85
加强青年党员的党性教育,强化青年的政党认同86
积极培养政党的青年中坚力量,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88
加强政党的青年外围组织建设,积极培育政党的青年后备军89
设立青年工作部门,了解并满足青年需求90
充分运用先进科技,促进青年工作的现代化91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赋予了中国共青团全方位的重要职能92
党和国家领导人论共青团与共青团员93
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工作方法97
第四章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历史与反思108
第一节 西方国家对苏俄的武装干涉与意识形态渗透的萌发108
西方国家对苏俄的武装干涉的意识形态因素108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萌发110
第二节 冷战时代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意识形态渗透战略112
从二战结束到1950年代初期,是“和平演变”战略的提出阶段113
从1950年代初期到1960年代初期,是“和平演变”战略的形成阶段114
从196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中期,是“和平演变”战略的完善阶段115
从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期,是“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阶段117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战略的调整119
从社会制度之争到社会制度之争和国家利益之争并举的根本调整119
根本调整中的主要特征123
第四节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战略的系统反思126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战略目标没有变,变化的只是具体的措施和手段126
应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战略,必须及时调整反渗透的战略策略127
第五章 青年与青年组织是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128
第一节 西方国家政要论意识形态渗透要以青年和青年组织为重点128
第二节 西方国家对青年和青年组织进行全方位的意识形态渗透132
运用媒体对青年和青年组织进行意识形态渗透133
突出互联网在对青年和青年组织意识形态渗透中的作用135
支持非政府组织对青年和青年组织进行意识形态渗透139
增强文化产品出口对青年和青年组织进行意识形态渗透142
扩大青年学者学术交流和跨国高等教育交流规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145
通过宗教传播影响青年和青年组织148
利用对象国国内问题突出、青年工作薄弱等有利时机进行意识形态渗透150
通过宣扬“意识形态趋同论”和“意识形态终结论”消解对象国意识形态对青年和青年组织的凝聚力153
第三节 西方国家重点对青年和青年组织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后果154
在以社会制度为主要目标的历史条件下的后果155
在以维护西方国家利益为主要目标的历史条件下的后果157
第六章 西方国家以青年和青年组织作为意识形态渗透重点的主要原因160
第一节 东西方的频繁互动使意识形态渗透具备了现实可能性160
国家利益至上使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交往趋于正常161
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广泛的改革开放为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可能164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青年的相契性使青年和青年组织必然成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心166
青年作为渗透主体的效率最高且成本最低167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迎合了青年的需求169
第三节 对意识形态与青年关系的全面总结促使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重心转移171
是西方国家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年问题反思的结果171
是西方对前苏联及东欧国家进行和平演变中的经验总结和政策延伸174
是“和平队”和“富布赖特”项目的继续、扩大和常态化176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公民社会与互联网创设了渗透的有效载体178
经济贸易和经济制裁是意识形态渗透的有力工具178
公民社会是青年组织兴起和地位提升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指导180
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渗透的最有效介质181
第七章 西方国家对我国以青年和青年组织为重点的全方位意识形态渗透183
第一节 西方国家对我国全方位意识形态渗透的历史沿革183
1945年~1949年9月:雏形阶段184
1949年10月~1972年:战略形成阶段185
1972年~1978年10月:非重点进攻阶段187
1978年10月~1989年6月:接触性进攻阶段189
1989年6月~现在:重点进攻阶段190
第二节 以我国青年和青年组织为重点渗透对象的历史佐证和个案分析194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以我国青年和青年组织为重点,集中体现为以青年为重点194
西方政要论对中国年轻一代渗透的历史佐证195
《十条戒令》的个案分析198
第三节 从我国的战略回应看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201
提出和平发展战略,加强自身发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力回击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201
通过各种有效途径,采取多项积极措施,有力回击西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的歪曲、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攻击以及对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渗透204
第八章 中国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定位和战略选择214
第一节 共青团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地位、作用与发展历程214
共青团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14
共青团是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实践者和意识形态渗透的坚决防卫者218
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脉络220
第二节 中国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223
以马克思主义构筑青年的思想基础,反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消解策略223
努力解决青年面临的现实问题,反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腐蚀策略224
大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反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培植策略225
为青年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反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攻心策略227
加强共青团组织自身建设,增强免疫力228
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青年外围组织,延伸工作手臂,完善工作体系230
重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在青年工作中的应用,形成网上与网下互动的青年工作新格局231
第三节 中国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选择232
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各级党组织对共青团工作的指导,确保共青团工作的正确方向23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青年,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引导广大青年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34
坚持“三贴近”原则,从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切实代表和维护青年权益,促进青年全面发展235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大力培育健康的、富有时代特色的、为青年喜闻乐见的青年文化,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37
以网络道德为重点,全面加强网络建设,积极占领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有效引导青年的思想和行为238
积极团结和引导广大青年外围组织,从青年外围组织发展的需要出发,增强广大青年外围组织的政治自觉性和政治敏锐性,促进青年、青年组织与社会的和谐发展240
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团建创新工程”,不断促进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代表和维护青年权益等作用的发挥241
参考文献245
后记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