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场地地震效应工程勘察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场地地震效应工程勘察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2242641.jpg)
- 彭承光,李运贵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750282546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地震效应场-地质勘探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场地地震效应工程勘察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岩土成因类型与特征1
1.1地质作用与地质年代1
1.1.1地质作用1
1.1.2地质年代1
1.2岩石的成因类型与特征3
1.2.1造岩矿物3
1.2.2岩石的类型3
1.2.3岩石的主要特征4
1.3地质构造5
1.3.1褶皱构造5
1.3.2断裂构造6
1.4土的成因类型与堆积年代6
1.4.1土的成因类型6
1.4.2土的堆积年代12
1.5土的结构与构造13
1.5.1土的结构13
1.5.2土的构造14
1.6土的组成15
1.6.1土中的固体颗粒15
1.6.2土中的水17
1.6.3土中的气19
第2章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20
2.1土的物理性质指标20
2.1.1土的三相组成关系20
2.1.2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20
2.1.3土的其他物理性质指标22
2.2土的力学性质指标24
2.2.1概述24
2.2.2土的力学性质指标25
第3章 岩土的工程分类与工程地质性质29
3.1岩土的工程分类29
3.1.1岩石分类与工程地质性质29
3.1.2碎石土分类与工程地质性质35
3.1.3砂土分类与工程地质性质36
3.1.4粉土分类与工程地质性质38
3.1.5粘性土分类与工程地质性质39
3.2特殊土类与工程地质性质41
3.2.1红粘土和次生红粘土41
3.2.2膨胀土42
3.2.3人工填土42
3.2.4有机土和泥炭土43
3.2.5黄土43
3.2.6软土44
3.2.7风化岩与残积土46
3.2.8混合土47
第4章 土的渗透性与地下水48
4.1土的渗透性48
4.1.1土的渗透定律48
4.1.2影响土的渗透性因素49
4.2地下水49
4.2.1地下水的类型49
4.2.2地下水对地基及基础的作用51
第5章 地震与工程抗震设防52
5.1地震52
5.1.1地震成因类型52
5.1.2世界的地震活动52
5.1.3我国的地震活动55
5.1.4地震波57
5.1.5地震基本概念62
5.2地震烈度65
5.2.1地震烈度概念65
5.2.2中国地震烈度表65
5.2.3平均震害指数67
5.3地震区与地震带68
5.3.1地震区与地震带划分的依据68
5.3.2中国及邻区地震区与地震带的划分69
5.3.3地震危险区与潜在震源区71
5.4工程建设抗震设防要求71
5.4.1地震区划对一般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71
5.4.2重大工程抗震设防要求72
5.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72
5.5.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73
5.5.2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74
5.5.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场地土类型调整表75
5.5.4新地震区划图的基本参数76
5.6地震作用与地震影响77
5.6.1地震作用77
5.6.2地震影响80
5.6.3多遇地震与罕遇地震的划分81
5.7建筑抗震设防目标与设防标准82
5.7.1三个水准抗震设防目标82
5.7.2各类建筑抗震设防标准82
5.7.3三个水准与设防烈度的关系83
第6章 土的动力特性84
6.1土的动应力与变形特征84
6.1.1地震作用的特点84
6.1.2土的动应力与应变关系84
6.1.3土的动力特性指标85
6.2砂土液化87
6.2.1砂土的液化机理87
6.2.2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88
6.2.3砂土的液化判别89
6.3黄土液化98
6.3.1黄土的液化机理98
6.3.2黄土液化实例98
6.4地基抗液化措施99
6.4.1地基液化等级对建筑物震害的影响99
6.4.2各类别建筑地基的抗液化措施100
6.5软弱土震陷原因与估算100
6.5.1软土震陷机理与估算100
6.5.2黄土震陷原因与估算104
6.5.3砂土液化震陷与估算105
6.6土介质中的波106
6.6.1不同物理状态的土对弹性波的影响106
6.6.2土介质中波的传播107
6.7场地土的周期特性109
6.7.1场地的基本周期109
6.7.2场地基本周期的测定109
6.7.3场地地震卓越周期111
6.7.4场地常时微振动卓越周期112
6.7.5场地地震卓越周期与地脉动周期的关系114
6.7.6场地设计特征周期116
第7章 建筑场地与地基119
7.1建筑场地与地基概念119
7.1.1建筑场地119
7.1.2建筑物基础与地基119
7.1.3桩基础120
7.1.4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121
7.2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121
7.2.1场地土类型的划分121
7.2.2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122
7.2.3建筑场地按抗震性能划分各类地段125
第8章 场地地震效应与震害127
8.1地震场地效应类型127
8.2地震场地振动效应127
8.2.1地震振动效应与震害127
8.2.2地震共振效应与震害129
8.2.3地震盆地效应与震害132
8.3地震地面破裂效应141
8.3.1构造性地裂缝与震害141
8.3.2非构造性地裂缝与震害157
8.4地震地基效应161
8.4.1砂土地基液化与震害161
8.4.2软土地基震陷与震害170
8.5地震边坡破坏效应175
8.5.1陡坡地震崩塌176
8.5.2边坡地震滑动176
8.5.3边坡破坏效应震害实例177
8.5.4岸坡地震滑移与实例181
第9章 场地条件与场地工程地震勘察189
9.1场地条件189
9.1.1场地地形地貌条件189
9.1.2场地地质构造条件192
9.1.3场地土质条件195
9.1.4场地覆盖层条件207
9.2场地工程地震勘察208
9.2.1场地工程地震勘察内容209
9.2.2场地第四纪地质与地貌调查209
9.2.3场地土勘察211
9.2.4场地工程地震钻探要求213
9.2.5场地土层剪切波速测试213
9.2.6 场地地面微振动测试217
第10章 场地断层调查与鉴定220
10.1断层的基本概念220
10.1.1断层要素220
10.1.2断层分类221
10.2活动断层与能动断层223
10.2.1活断层的涵义223
10.2.2断层的工程分类224
10.2.3能动断层的定义与鉴定标准225
10.2.4活断层与能动断层的区别226
10.3活动构造与发震构造226
10.4场地断层活动性调查226
10.4.1断层活动性的调查内容226
10.4.2活断层的鉴定标志227
10.4.3断层的地球物理探测242
10.4.4断层岩分类及其微观构造形变分析245
10.4.5断层岩年龄鉴定248
10.4.6 断层活动段249
10.5活断层的安全距离250
10.5.1地震活断层对覆盖层的影响250
10.5.2地震活断层的避让距离252
第11章 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估计254
11.1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确定性分析方法254
11.1.1地震构造方法分析计算步骤254
11.1.2历史地震方法分析计算步骤255
11.1.3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性分析结果的确定255
11.2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概率分析方法255
11.2.1概率分析方法概述255
11.2.2概率分析方法计算步骤256
11.3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估计260
11.3.1场地基岩人造地震动时程的确定261
11.3.2场地土层地震反应计算262
11.3.3一维场地模型地震地面运动影响分析265
11.3.4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的确定266
主要参考文献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