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概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概况
  • 文玉强,安启洪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8539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概况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概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1

第一节 自然环境1

第二节 自然资源9

一、土地资源9

二、矿产资源12

三、水资源14

四、水能资源15

五、生物资源16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17

一、人口17

二、民族19

第四节 行政区划30

第五节 风景名胜34

一、乌江山峡省级风景名胜区34

二、麻阳河黑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8

三、珠瑙岩 猫山 高锡峰 镜山山石景41

四、朱家洞 萤火洞 三星洞 猴窝子洞溶洞景42

五、高穴温塘 官舟水库 峡门口水库水景45

第六节 文物古迹45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

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

三、其他著名文物古迹51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54

第一节 历史沿革54

一、周、春秋战国时期54

二、秦汉至南北朝时期55

三、隋唐和五代时期56

四、宋代58

五、元明清时期58

六、中华民国时期61

七、新中国成立后62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62

第三节 土地改革66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69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9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2

三、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3

第五节 改革开放74

一、各项改革74

二、对外开放77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80

第一节 自治县的建立80

第二节 自治机关建设85

一、思想建设85

二、组织建设86

三、民族干部的培养89

第三节 民族法制建设90

一、制定自治县自治条例90

二、制定自治县单行条例91

三、修改自治县自治条例92

第四节 民族关系93

第五节 民族政策贯彻实施95

一、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96

二、享受民族地区财政体制待遇96

三、特殊政策,优惠照顾98

四、人民生活99

第四章 农业100

第一节 种植业100

第二节 特色农业105

第三节 林业110

第四节 畜牧业114

第五节 渔业118

第六节 水利119

第七节 扶贫开发125

第五章 工业128

第一节 工业概况128

第二节 能源工业132

第三节 特色工业135

第六章 交通和通讯139

第一节 水路139

第二节 公路141

第三节 邮政143

第四节 电信146

第七章 财政金融150

第一节 财政150

第二节 税务155

第三节 金融159

第四节 保险164

第八章 贸易167

第一节 国内贸易167

第二节 对外贸易171

第三节 民族贸易173

第九章 旅游174

第一节 旅游资源174

第二节 旅游服务设施176

第三节 旅游经济177

第十章 社会事业180

第一节 教育180

一、幼儿教育181

二、小学教育181

三、中学教育183

四、成人教育186

第二节 科学技术190

第三节 文化艺术194

一、民歌194

二、舞蹈195

三、吹打乐195

四、戏剧196

五、手工工艺198

第四节 广播电视204

第五节 医药卫生207

第六节 计划生育213

第七节 体育216

第八节 社会保障222

一、社会保障制度222

二、最低生活保障228

第十一章 城镇建设233

第一节 城镇233

第二节 县城建设237

第三节 农村小城镇建设241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246

第一节 环境状况246

一、水土流失246

二、环境污染247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248

第三节 环境污染防治250

后记254

修订后记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