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草地学 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草地学 3版
  • 韩建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1849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草地-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草地学 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草地的概念1

二、草地资源及其重要性2

三、草地的功能3

四、草地学5

第一章 草地植物的生物学基础7

第一节 草地主要植物及其特征7

一、禾本科草类7

二、豆科草类15

三、莎草科草类21

四、杂类草23

第二节 草地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繁殖26

一、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26

二、植株的营养生长28

三、牧草的生殖生长33

四、牧草的营养繁殖34

第三节 草地植物生长发育期间的物质动态39

一、生长季内牧草干物质的变化39

二、牧草生长季内化学物质的动态变化40

三、多年生草类的储藏物质41

第四节 多年生牧草的寿命及再生性42

一、多年生牧草的寿命42

二、多年生牧草的再生43

第二章 草地生态学基础46

第一节 草地植物与环境46

一、草地植物与光照46

二、草地植物与温度50

三、草地植物与水分53

四、草地植物与土壤57

五、草地植物与地形60

第二节 草地植物的生活型62

一、乔木62

二、灌木62

三、半灌木62

四、多年生草类62

五、一年生草类63

六、苔藓类63

七、地衣类63

第三节 草地植物群落与演替64

一、植物群落的概念64

二、植物群落的形成64

三、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65

四、草地植物群落演替68

第四节 草地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72

一、草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72

二、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74

三、草地生态系统中的能流75

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77

五、生态系统平衡78

六、草地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79

第三章 草地植物的饲用价值84

第一节 牧草的化学成分84

一、概述84

二、牧草化学成分的特点84

三、牧草化学成分的评价方法85

四、影响牧草化学成分的因素87

第二节 牧草的能量90

一、概述90

二、牧草能量价值指标的基本概念91

三、影响牧草能值的因素92

第三节 牧草的消化率93

一、概述93

二、牧草消化率的评定方法93

三、影响牧草消化率的因素96

第四节 牧草的适口性99

一、概述99

二、影响适口性的因素99

三、适口性评定等级的划分101

四、评定适口性的方法101

第四章 草地资源103

第一节 草地资源概况103

一、世界草地资源103

二、中国草地资源105

三、草地资源的特性106

第二节 草地分类107

一、草地分类的目的107

二、中国草地的分类方法107

三、中国草地分类的原则和系统109

四、国外草地的分类方法110

第三节 中国草地类型112

一、温性草甸草原类112

二、温性草原类113

三、温性荒漠草原类114

四、高寒草甸草原类114

五、高寒草原类115

六、高寒荒漠草原类115

七、温性草原化荒漠类116

八、温性荒漠类116

九、高寒荒漠类117

十、暖性草丛类117

十一、暖性灌草丛类118

十二、热性草丛类118

十三、热性灌草丛类119

十四、干热稀树灌草丛类119

十五、低地草甸类119

十六、山地草甸类120

十七、高寒草甸类120

十八、沼泽类121

第四节 草地资源的多功能性121

一、草地资源的生态功能121

二、草地资源的经济功能122

三、草地资源的社会功能124

第五章 草地调查、监测与评价125

第一节 草地调查125

一、草地调查的工作流程125

二、草地调查时间127

三、草地调查方法128

第二节 草地监测134

一、草地监测的类型及内容135

二、草地监测的主要步骤140

三、草地监测的技术路线144

第三节 草地评价145

一、草地生产能力评价146

二、草地生态功能评价152

三、草地基况评价157

四、草地健康评价158

第六章 人工草地的建植与管理162

第一节 人工草地的建植162

一、人工草地的主要类型162

二、优良牧草品种筛选166

三、人工草地播种前准备167

四、草地建植170

第二节 人工草地田间管理177

一、施肥177

二、灌溉177

三、杂草防除178

四、病虫害防治178

五、冬前管理179

六、人工草地收获179

七、人工草地的配套工程180

八、人工草地的改良181

第三节 草田轮作181

一、草田轮作的概念和意义182

二、轮作中各类草种和作物的茬口特性182

三、草田轮作的主要类型184

四、草田轮作的设计185

五、草田轮作设计的步骤与方法186

六、几种重要的草田轮作模式187

第七章 草地的放牧利用192

第一节 放牧地的合理利用192

一、放牧的意义192

二、放牧对草地的影响194

三、草地对放牧的响应197

四、放牧草地合理利用199

第二节 放牧制度和方法206

一、放牧制度206

二、划区轮牧的实施208

三、其他放牧方式212

第三节 放牧地的季节性利用213

一、划分季节放牧地的条件214

二、季节放牧地的选择215

三、季节放牧地的组合216

四、季节放牧地的轮换217

第四节 草地放牧系统219

一、草地放牧系统结构和特点219

二、草地放牧系统功能221

三、控制放牧系统222

第五节 放牧家畜的组织与管理224

一、家畜的放牧习性和适宜的放牧地224

二、畜群的组织226

三、放牧家畜的作息时间227

四、放牧家畜的供水和水源保护227

五、放牧家畜矿物质补充和补饲228

六、放牧地的设备229

第八章 牧草的生产与加工231

第一节 牧草的收获231

一、牧草的收割时间231

二、牧草的收割及调制236

三、牧草的留茬高度与再生239

第二节 干草的调制与加工240

一、优质干草应具备的条件240

二、干草的调制241

三、半干草的储藏249

四、牧草干燥过程中养分的损失250

五、草捆的加工254

六、草粉256

七、草颗粒258

八、草块258

第三节 牧草的青贮259

一、常规青贮259

二、半干青贮(低水分青贮)281

第九章 草地退化与恢复283

第一节 草地退化原因283

一、草地退化的概念283

二、草地退化的原因284

三、草地退化的现状287

第二节 草地退化类型与特征291

一、草地退化类型291

二、草地退化的分级295

三、草地退化的特征296

第三节 退化草地恢复技术296

一、草地复壮296

二、草地补播301

三、草地水分条件的改善305

四、草地施肥307

五、草地有毒、有害植物的防除312

六、草地鼠、虫害的防除315

第十章 草地牧场管理320

第一节 草地牧场概述320

一、草地牧场的概念320

二、草地牧场的功能321

三、各国草地牧场概况322

第二节 草地牧场的管理策略324

一、草地牧场组织机构324

二、各部门管理策略325

第三节 草地牧场的生产计划332

一、生产计划编制的原则与方法332

二、生产计划编制的主要指标336

三、草地奶牛场的生产计划338

四、草地肉牛场的生产计划340

五、草地羊场的生产计划342

第四节 草地牧场成本核算与收益分析344

一、草地牧场成本核算344

二、草地牧场收益分析347

第五节 草地牧场运行模式358

一、纯生产型358

二、生产经营型358

第十一章 草地法律法规363

第一节 概述363

一、草地法制管理的意义363

二、草原法制管理的产生和发展364

第二节 国外草地立法与执法365

一、国外草原立法的概况365

二、国外草原立法的主要内容366

第三节 中国草地立法与执法368

一、中国草原法的产生过程368

二、中国草原立法的依据和特点370

三、《草原法》的结构和主要内容372

四、我国草原的执法375

中拉植物名词对照377

主要参考文献3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