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海相、陆相和海洋油气地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海相、陆相和海洋油气地质](https://www.shukui.net/cover/1/32253559.jpg)
- 关士聪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2373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海相、陆相和海洋油气地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海相油气——中国海陆变迁、海域沉积相与油气(新元古代—三叠纪)&关士聪 演怀玉 丘东洲 王守德 陈显群 周经才 袁凤钿 陈绍琪1
一、概述1
二、海陆分布及其变迁2
三、海域沉积环境综合模式及其组合2
(一)沉积环境综合模式及其特征2
(二)沉积环境模式组合类型7
(三)中国古海域沉积环境模式及其组合类型讨论9
四、海相沉积油气远景展望10
(一)上扬子区11
(二)滇黔桂湘地区11
(三)下扬子区12
(四)华北地区12
(五)鄂尔多斯地区12
(六)塔里木地区13
(七)柴达木地区13
(八)准噶尔地区13
(九)西藏地区13
(十)东北地区14
第二章 中国陆相油气——中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与油气&关士聪 袁捷 江圣邦 许鸣光 袁凤钿 陈晓东15
一、概述15
(一)中国地史阶段与陆盆15
(二)中国中、新生代陆盆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16
(三)中国中、新生代陆盆主要特征16
(四)中国中、新生代陆盆成盆阶段性与成盆期19
二、中国中、新生代构造幕和陆盆成盆期19
(一)中、新生代构造幕与陆盆19
(二)中国中、新生代陆盆成盆期概述20
(三)中国中、新生代成盆期与构造幕的划分21
三、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原型分类、特征及其性质23
(一)有关中国中、新生代陆盆类型划分的构思23
(二)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原型类别24
(三)原型盆地的叠置及叠置型式36
(四)复式叠置盆地的内部结构38
四、中国中、新生代陆盆展布规律及岩浆活动38
(一)晚三叠世以来中国海陆变迁与陆盆基底39
(二)中国中、新生代陆盆及其沉积发育41
(三)中国陆盆的展布规律与区划47
(四)晚古生代以来中国火成岩发育概况48
(五)中国中、新生代火成活动区、带的划分及其与陆盆展布关系51
(六)中、新生代火成活动与陆盆形成及油气关系52
五、中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及陆相盆地沉积相53
(一)中国中、新生代陆盆沉积概述53
(二)大相环境与“海侵”54
(三)主要沉积相别55
(四)沉积相组合模式74
(五)陆盆沉积相的基本特点84
(六)沉积环境与油气86
六、中国中、新生代陆盆的发育与演化89
(一)中国中、新生代陆盆的成因机制89
(二)陆盆成盆的应力作用与边界条件91
(三)中、新生代以来陆盆形成的应力场边界条件的变迁及其相互制约作用95
七、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与油气97
(一)中国中、新生代陆盆的生油岩97
(二)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的油气储层118
(三)中国陆相盆地成油简论127
(四)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油气田149
第三章 中国海洋油气——中国海域地质与油气&关士聪 寇才修 李妙霞 赵炯堃 李延成 李春荣156
一、中国海域自然地理景观156
(一)海域区划与海域概述156
(二)海岸与岛屿157
(三)海底地形与地貌157
(四)海域底质159
(五)海域地震带160
二、中国海域的沉积160
(一)海域前新生代地层概况160
(二)海域新生代地层163
三、中国海域岩浆岩176
四、中国海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演化176
(一)中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幕176
(二)东海东南部、南海的海陆交互相沉积176
五、中国海域构造纲要与时序178
(一)褶皱隆起坳陷系178
(二)断裂系178
六、中国今海域发育史179
七、中国海域地质构造发育机理的探讨181
(一)几种地质现象181
(二)发育机理的探讨181
八、中国各海区构造区划183
(一)构造区划的依据、级序与命名183
(二)各海区构造区划共同特征183
九、中国海域油气远景简评189
(一)盆地评价189
(二)盆地次级单元评价190
(三)中国海洋油气展望190
结束语192
一、中国石油地质问题关键之所在192
二、理论踪迹194
(一)中国地壳表层的构造迹象——经向、纬向两类枢纽带194
(二)中国(包括亚洲东部)大地构造格局新议——中国地壳表层的网状结构及网间地质单元(Unit)194
(三)中国油气田在中国大地构造上的位置与历史背景195
三、实用效应及实践反馈195
主要参考文献198
英文摘要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