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关东军要塞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日本关东军要塞 上
  • 徐占江,李茂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6771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64页
  • 文件大小:230MB
  • 文件页数:586页
  • 主题词:侵华事件-史料-日本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日本关东军要塞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关于日本关东军要塞——对滕建华先生访谈录1

第一章 要塞构筑的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9

第一节 要塞构筑的历史背景9

第二节 要塞构筑的地理环境11

第二章 要塞构筑沿革11

第一节 苏军修筑筑垒工程11

第二节 日军修筑“满”苏国境要塞阵地12

第三节 要塞修筑分期19

第三章 要塞构成23

第一节 要塞分类23

第二节 要塞工事和阵地结构24

第三节 要塞强度27

第四节 要塞阵地28

第五节 地面工事29

第六节 地下工事31

第四章 要塞构筑32

第一节 要塞构筑管理32

第二节 要塞阵地设施的维护管理35

第三节 要塞构筑经费35

第四节 要塞构筑资材36

第五节 要塞构筑方式36

第六节 要塞保密37

第七节 要塞构筑劳动力40

第五章 要塞守备与兵力武器配置41

第一节 要塞守备41

第二节 要塞兵力与武器装备44

第三节 国境守备队兵力与武器配置46

第六章 要塞阵地武器装备49

第一节 武器弹药49

第二节 武器种类与性能54

第七章 要塞设施69

第一节 营房70

第二节 野战货厂与仓库70

第三节 电力、通讯与水源71

第四节 交通72

第五节 医院与病马厂75

第六节 野战兵器厂、自动车厂、被服厂与靶场77

第七节 驻军官舍与会馆兵寮78

第八节 慰安所与酒保78

第九节 农场79

第八章 苏军边境筑垒地域与日军要塞的比较80

第一节 筑垒地域分布80

第二节 各种碉堡的基本模式及其配置88

第三节 筑垒地域的兵力部署88

第四节 苏军筑垒地域与日军要塞的比较89

第九章 关东军向要塞区的用兵91

第一节 关东军与苏联远东红军的军备竞争92

第二节 国境要塞修筑、国境纠纷与国境战争98

第三节 关东军特种演习101

第四节 关东军对苏联继续战备109

第五节 关东军兵力的抽调转用117

第六节 日军战败投降125

第一章 珲春要塞127

概述127

第一节 地理历史环境129

第二节 要塞设施130

第三节 驻军与武器装备132

第四节 要塞阵地134

第二章 东宁要塞147

概述147

第一节 地理历史环境149

第二节 要塞设施152

第三节 驻军与武器装备165

第四节 要塞阵地176

第三章 绥芬河、鹿鸣台、观月台要塞210

概述210

第一节 地理历史环境213

第二节 要塞修筑217

第三节 要塞设施220

第四节 驻军与武器装备230

第五节 绥芬河要塞阵地234

第六节 鹿鸣台要塞阵地254

第七节 观月台要塞阵地259

第四章 虎头要塞266

概述266

第一节 地理历史环境269

第二节 要塞设施273

第三节 驻军与武器装备284

第四节 要塞阵地294

第五章 半截河、庙岭要塞337

概述337

第一节 地理历史环境338

第二节 要塞设施340

第三节 驻军与武器装备342

第四节 要塞阵地344

第六章 霍尔莫津要塞378

概述378

第一节 地理历史环境380

第二节 要塞设施381

第三节 驻军与武器装备398

第四节 要塞阵地410

第七章 瑷珲、黑河、法别拉要塞445

概述445

第一节 地理历史环境447

第二节 要塞修筑449

第三节 要塞阵地451

第四节 江岸警备485

第五节 要塞设施490

第六节 驻军与武器装备496

第八章 富锦、凤翔要塞501

概述501

第一节 地理历史环境502

第二节 要塞设施504

第三节 驻军与武器装备509

第四节 要塞阵地510

第九章 海拉尔要塞514

概述514

第一节 地理历史环境517

第二节 要塞修筑519

第三节 要塞构造523

第四节 要塞阵地527

第五节 要塞设施667

第六节 驻军与武器装备678

第十章 阿尔山要塞695

概述695

第一节 地理历史环境696

第二节 要塞设施697

第三节 驻军与武器装备711

第四节 要塞阵地712

第十一章 乌奴耳要塞722

概述722

第一节 地理历史环境724

第二节 要塞设施724

第三节 驻军与武器装备725

第四节 要塞阵地727

第五节 飞机场738

第一章 “劳动统制”政策与机构741

第一节 “劳动统制”政策741

第二节 “劳动统制”机构746

第二章 对劳工的掠夺748

第一节 劳工类型与被掠夺方式748

第二节 劳工的数量与来源750

第三章 对劳工的奴役与迫害755

第一节 劳工的生活条件755

第二节 劳工的劳动条件与待遇760

第三节 对劳工的迫害与劳工的反抗763

第四章 特殊劳工766

第一节 特殊劳工计划的形成766

第二节 特殊劳工的来源768

第三节 特殊劳工的反抗770

第四节 东宁43名特殊劳工的暴动771

第五章 要塞劳工的终结778

第一节 要塞劳工的命运778

第二节 要塞劳工的死亡情况781

第三节 关东军给劳工家庭造成的创伤785

第六章 幸存劳工忆述786

第一节 特殊劳工忆述786

第二节 普通劳工忆述791

第一章 政治体制向军事化转轨821

第一节 伪满洲国政治体制821

第二节 向军事化转轨822

第二章 调整行政机构824

第一节 溥仪出任执政时期824

第二节 实施帝制与十四省建制825

第三节 机构调整826

第四节 行政改组828

第三章 国境防卫体制829

第一节 关东军防卫地区司令官负责制830

第二节 县(旗)国境警察本队长负责制835

第三节 伪满国军和“国境”防卫836

第四节 各省防卫委员会838

第四章 “五族协和”体制838

第一节 “五族协和”838

第二节 协和会839

第五章 北边振兴计划842

第一节 《北边振兴计划》的形成与目的842

第二节 《北边振兴计划》的内容843

第三节 《北边振兴计划》的实施844

第一章 日本开拓团847

第一节 移民政策847

第二节 要塞区日本开拓团849

第三节 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853

第二章 要塞慰安妇856

第一节 从军慰安妇制度856

第二节 要塞慰安所858

第三节 要塞慰安妇859

第一章 细菌毒气部队866

第一节 日本关东军第731部队866

第二节 日本关东军第100部队868

第三节 关东军化学部第516部队870

第二章 731部队各支队872

第一节 孙吴支队872

第二节 海拉尔支队874

第三节 牡丹江支队876

第四节 林口支队878

第三章 要塞区细菌战881

第一节 海拉尔要塞区细菌战881

第二节 霍尔莫津(孙吴)要塞区细菌战888

第三节 诺门罕战争中的细菌战891

第四节 为731部队提供老鼠897

第四章 要塞区毒气战900

第一节 日军在东北进行化学武器实验的原因900

第二节 日军在东北地区及要塞区进行的化学武器实验901

第三节 日军在诺门罕战争中进行毒气战910

第四节 日军毒气战的保密911

第五节 日军毒气战遗害912

第五章 特别输送917

第一节 特别输送的计划917

第二节 特别输送的实施918

第三节 特别输送的规模与数量921

第四节 要塞区特别输送的罪证922

第五节 要塞区特别输送受害者928

概述940

第一章 苏军进攻部署和准备942

第一节 军队、武器装备的调动、集结与部署942

第二节 远东军总司令部编成与战略部署943

第三节 各方面军部队序列与作战任务947

第四节 各方面军司令员的决心953

第五节 炮兵战斗行动计划955

第六节 航空兵战斗行动计划957

第七节 装甲坦克、机械化兵战斗使用计划959

第八节 工程保障960

第九节 物资和技术保障961

第十节 对日军侦察的组织963

第十一节 保障进攻突然性的措施963

第十二节 部队的战斗训练964

第十三节 各方面军部队的党政工作966

第二章 日军的编成与战略部署969

第一节 日军的编成969

第二节 预备队及协同作战兵力配置972

第三节 作战计划和战略部署973

第三章 苏军出兵中国东北975

第一节 苏联对日宣战975

第二节 苏军对关东军的进攻976

第三节 日本无条件投降981

第四章 抗联参加攻克日军要塞989

第一节 国际第88旅989

第二节 战前的敌后侦察992

第三节 配合苏军进攻的先遣队994

第五章 苏军攻克珲春、庙岭、半截河要塞995

第一节 苏军攻克珲春要塞995

第二节 苏军攻克庙岭、半截河要塞997

第六章 苏军攻克东宁要塞999

第一节 苏军的进攻部署999

第二节 日军的兵力配置与部署1000

第三节 苏军进攻东宁要塞1000

第四节 日军的覆灭1004

第七章 苏军攻克绥芬河、鹿鸣台、观月台要塞1009

第一节 苏军的进攻部署1009

第二节 日军的战略部署1010

第三节 苏军突破绥芬河、鹿鸣台、观月台要塞1010

第四节 日军的应战对策与撤退1014

第八章 苏军攻克虎头要塞1016

第一节 苏军的进攻部署1016

第二节 日军的兵力配置与部署1017

第三节 虎头要塞的覆灭1019

第九章 苏军攻克霍尔莫津要塞1033

第一节 苏军的进攻部署和准备1033

第二节 日军战前准备1034

第三节 苏军先遣支队突入要塞1036

第四节 苏军出重拳力克胜山主阵地1037

第五节 日军遭分割全面陷入绝境1040

第六节 日军溃败时的烧杀和破坏1042

第七节 苏联红军解放孙吴和日军投降1044

第十章 苏军攻克瑷珲、黑河、法别拉要塞1046

第一节 苏军的进攻部署1046

第二节 苏军先遣支队攻入黑河1047

第三节 日军的烧杀与破坏1048

第四节 苏军攻克瑷珲要塞1049

第五节 苏军的英勇战斗1051

第十一章 苏军攻克富锦要塞1052

第一节 苏军的进攻部署1052

第二节 日军的兵力配置与部署1052

第三节 苏军初攻富锦1053

第四节 苏军总攻富锦1055

第五节 苏军进驻富锦1057

第十二章 苏军攻克海拉尔要塞1057

第一节 苏军的进攻部署1057

第二节 苏军先遣支队突入海拉尔1058

第三节 日军的烧杀与破坏1062

第四节 苏军初攻要塞1063

第五节 苏军总攻要塞1065

第六节 苏军的英勇表现1069

第七节 日军投降1069

第十三章 苏军攻克阿尔山要塞1071

第一节 苏军的进攻部署1071

第二节 日军的兵力配置与部署1072

第三节 苏军发起闪电式进攻1073

第四节 日军奉命紧急退却1075

第五节 日军受到围追堵截1076

第六节 第107师团的结局1079

第七节 苏军的英勇表现1080

第十四章 苏军攻克乌奴耳要塞1081

第一节 日军的战前部署1081

第二节 大兴安岭隧道排雷1081

第三节 日苏军交战1082

第四节 日军投降1084

第十五章 苏军清理战场1085

第一节 海拉尔要塞1085

第二节 绥芬河要塞1086

第十六章 对日军俘虏的管理1086

第一节 海拉尔地区战俘管理1087

第二节 黑河地区战俘管理1088

第十七章 苏军建立纪念碑塔1088

第一节 海拉尔要塞1089

第二节 绥芬河要塞1091

第三节 黑河要塞1092

第四节 霍尔莫津要塞1092

第五节 东宁要塞1093

第六节 虎头要塞1094

第七节 庙岭要塞1095

第八节 其他苏军纪念碑、塔、墓1095

第十八章 牺牲的苏联红军1101

第一节 攻克虎头要塞牺牲的苏军1101

第二节 攻克海拉尔要塞牺牲的苏军1106

第三节 攻克满洲里牺牲的苏军1115

第四节 攻克扎兰屯牺牲的苏军1116

第一章 要塞的调查研究1117

第一节 要塞调查研究机构与队伍1117

第二节 要塞调查研究活动1119

第二章 要塞的保护利用1129

第一节 要塞保护1129

第二节 要塞利用1131

大事记1135

《日本关东军要塞》编纂人员1150

《日本关东军要塞》主编简介1150

《日本关东军要塞》副主编简介1151

参与《日本关东军要塞》工作人员名录1153

《日本关东军要塞》参考书目1156

《日本关东军要塞》编纂始末11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