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专利审查概说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专利审查概说 第2版
  • 张清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780198690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37页
  • 文件大小:172MB
  • 文件页数:762页
  • 主题词:专利-审查-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专利审查概说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初步审查及事务处理第一章 绪言3

1.1 初步审查3

1.2 事务处理6

第二章 专利的申请及受理11

2.1 引言11

2.2 专利申请手续12

2.3 专利申请的受理17

第三章 专利分类24

3.1 引言24

3.2 分类的内容25

3.3 技术主题26

3.4 分类方法28

3.5 分类位置的规则简述32

3.6 分类的步骤33

3.7 对不同公布级专利申请的分类33

3.8 特定技术主题的分类方法34

第四章 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43

4.1 引言43

4.2 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45

4.3 两种特殊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52

4.4 明显的实质性缺陷的审查56

4.5 其他文件和相关手续的审查58

第五章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59

5.1 引言59

5.2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60

5.3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62

5.4 实用新型申请文件的审查75

5.5 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审查81

5.6 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审查83

5.7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的审查84

5.8 根据《专利法》第九条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第一款的审查84

5.9 实用新型专利的检索85

第六章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87

6.1 引言87

6.2 审查原则89

6.3 审查程序91

6.4 申请文件的审查93

6.5 其他文件和相关手续的审查100

6.6 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审查105

6.7 外观设计分类112

第七章 专利申请的公布、公告115

7.1 引言115

7.2 专利公报115

7.3 说明书全文和外观设计专利单行本的内容117

第八章 专利权的授予、期限和终止119

8.1 引言119

8.2 专利权的授予119

8.3 专利权的期限123

8.4 专利权的终止124

第九章 专利申请文档126

9.1 专利申请文档的概念126

9.2 案卷的立卷127

9.3 专利申请案卷的保管130

9.4 专利申请案卷的利用130

9.5 电子文档132

第十章 期限和费用134

10.1 引言134

10.2 期限的种类134

10.3 期限的计算方法136

10.4 期限的管理138

10.5 期限的延长140

10.6 耽误期限的处置141

10.7 专利费用的管理143

第十一章 与专利申请有关的手续及其文件的处理151

11.1 引言151

11.2 委托专利代理机构151

11.3 要求优先权154

11.4 要求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158

11.5 请求实质审查159

11.6 请求提前公布161

11.7 专利申请的撤回161

11.8 著录项目的变更162

11.9 请求恢复权利168

11.10 中止程序170

11.11 办理文件副本174

第二部分 实质审查179

第十二章 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179

12.1 引言179

12.2 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客体180

12.3 依照《专利法》第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180

12.4 依照《专利法》第二十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内容184

12.5 发展动态197

第十三章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199

13.1 引言199

13.2 说明书199

13.3 权利要求书217

13.4 撰写实例235

第十四章 新颖性247

14.1 新颖性的概念247

14.2 新颖性的审查259

14.3 优先权272

14.4 不丧失新颖性的宽限期公开279

14.5 对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处理282

第十五章 创造性286

15.1 发明创造性的概念286

15.2 发明创造性的审查289

15.3 几种不同类型发明的创造性判断293

15.4 判断发明创造性时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299

15.5 审查创造性时应当注意的问题301

第十六章 实用性303

16.1 引言303

16.2 实用性的概念解释303

16.3 实用性的审查304

第十七章 发明的单一性和分案申请311

17.1 引言311

17.2 单一性311

17.3 分案申请325

第十八章 检索329

18.1 引言329

18.2 审查用检索资料330

18.3 检索的主题331

18.4 检索的时间界限335

18.5 检索前的准备336

18.6 对发明专利申请的检索342

18.7 防止重复授权的检索371

18.8 中止检索371

18.9 特殊情况的检索372

18.10 不必检索的情况373

18.11 补充检索374

18.12 检索报告374

18.13 实用新型专利检索375

第十九章 实质审查程序380

19.1 引言380

19.2 实质审查程序及其工作原则382

19.3 实质审查程序的阶段和步骤385

19.4 实质审查389

19.5 答复和修改415

19.6 驳回决定和授予专利权的通知428

19.7 实质审查程序的终止、中止和恢复432

19.8 前置审查与复审后的继续审查433

19.9 审查实例434

第二十章 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454

20.1 引言454

20.2 基本概念455

20.3 专利保护客体的判断456

20.4 属于技术方案的发明专利申请示例459

20.5 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示例464

20.6 不属于技术方案的发明专利申请示例466

20.7 汉字编码方法和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471

20.8 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475

20.9 商业方法相关发明专利申请480

第二十一章 化学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489

21.1 引言489

21.2 化学发明的类型及不授予专利权的化学发明专利申请489

21.3 化学发明的充分公开493

21.4 化学发明的权利要求498

21.5 化学发明的新颖性509

21.6 化学发明的创造性515

21.7 化学发明的实用性521

21.8 化学发明的单一性521

21.9 涉及生物技术的发明的特殊问题526

第三部分 按照《专利合作条约》提出的国际申请的审查第二十二章 《专利合作条约》概述549

22.1 《专利合作条约》的产生和发展549

22.2 《专利合作条约》简介549

22.3 《专利合作条约》国际申请程序的特征551

22.4 我国加入和利用《专利合作条约》的情况555

第二十三章 提出国际申请557

23.1 国际申请的申请人557

23.2 国际申请的语言557

23.3 国家的指定和保护类型的选择558

23.4 优先权要求559

23.5 申请文件格式与内容的标准化560

23.6 国际申请应缴纳的费用560

23.7 向中国知识产权局提出国际申请的有关规定561

第二十四章 受理局的程序563

24.1 概述563

24.2 国际申请的受理564

24.3 申请文件在不同日期提交的处理567

24.4 国际申请的形式审查568

24.5 费用的审查570

24.6 向国际局和国际检索单位传送国际申请571

第二十五章 国际检索573

25.1 概述573

25.2 检索前允许的改正和更正575

25.3 宣布不做国际检索576

25.4 缺乏发明单一性的国际申请的检索程序578

25.5 国际检索报告580

第二十六章 向国际局提出修改权利要求书582

26.1 提出修改的期限、地点和语言582

26.2 修改文件的形式要求和内容要求583

26.3 修改的必要性584

第二十七章 国际公布586

27.1 国际公布的语言586

27.2 国际公布的形式和内容587

27.3 不进行国际公布和要求提前公布589

27.4 公布文件的传送590

27.5 国际公布的法律效力591

第二十八章 国际初步审查593

28.1 概述593

28.2 要求国际初步审查594

28.3 国际初步审查标准598

28.4 国际初步审查程序602

28.5 专利性国际初步报告606

第二十九章 进入国家阶段的期限610

29.1 国家阶段概述610

29.2 《专利合作条约》关于进入国家阶段期限的规定611

29.3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期限612

第三十章 进入国家阶段的手续614

30.1 概述614

30.2 缴纳国家费用614

30.3 提交国际申请译文615

30.4 提供国际申请副本和发明人信息618

30.5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应当履行的行为619

第三十一章 特殊的国家要求623

31.1 《专利合作条约》允许的国家要求及部分成员国的规定623

31.2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应当满足的特殊要求625

第三十二章 国家阶段程序中的几个问题627

32.1 国际申请译文的更正627

32.2 在国家阶段对国际申请的修改629

32.3 对某些涉及生物学领域的国际申请的特殊要求629

32.4 复查程序631

32.5 国家公布633

32.6 实质审查634

第三十三章 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实质审查636

33.1 引言636

33.2 实质审查原则636

33.3 实质审查依据文本的确认638

33.4 实质审查中的检索640

33.5 实质审查所涉及的内容和审查要求641

33.6 改正译文错误646

第四部分 复审和无效请求的审查第三十四章 概述651

34.1 引言651

34.2 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设立651

34.3 专利复审委员会的任务651

34.4 专利复审委员会的组成652

34.5 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工作性质653

34.6 专利复审委员会行政行为适用的程序655

34.7 专利复审委员会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诉讼656

34.8 专利复审委员会行政行为的合法性656

34.9 专利复审委员会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和恰当性660

34.10 专利复审委员会行政行为的灵活性662

34.11 审查原则664

34.12 合议审查666

34.13 回避制度669

34.14 审查决定669

34.15 更正及驳回请求673

34.16 关于审查决定被法院生效判决撤销后的审查程序规定674

第三十五章 复审请求的审查677

35.1 引言677

35.2 复审程序的性质677

35.3 复审请求的形式审查677

35.4 前置审查680

35.5 复审请求的合议审查682

35.6 审查方式684

35.7 复审决定的类型685

35.8 复审决定对原审查部门的约束力685

35.9 复审程序的中止686

35.10 复审程序的终止与审批程序的继续686

第三十六章 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687

36.1 引言687

36.2 审查原则687

36.3 无效宣告请求的形式审查690

36.4 无效宣告请求的合议审查694

36.5 无效宣告程序中专利文件的修改699

36.6 无效宣告程序的中止700

36.7 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类型701

36.8 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送交、登记和公告702

36.9 无效宣告程序的终止702

第三十七章 关于复审和无效宣告程序中口头审理的规定704

37.1 引言704

37.2 口头审理的确定704

37.3 口头审理的通知705

37.4 口头审理前的准备706

37.5 口头审理的进行707

37.6 口头审理的中止709

37.7 口头审理的终止710

37.8 当事人中途退庭710

37.9 证人出庭作证710

37.10 记录711

37.11 旁听711

37.12 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712

第三十八章 外观设计相同和相近似的判断713

38.1 引言713

38.2 判断客体713

38.3 判断主体714

38.4 判断原则715

38.5 判断方式717

38.6 判断基准720

38.7 外观设计优先权的核实725

第三十九章 无效宣告程序中实用新型审查的若干规定727

39.1 引言727

39.2 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审查727

39.3 实用新型创造性的审查728

第四十章 无效宣告程序中对于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处理729

40.1 引言729

40.2 专利权人相同729

40.3 专利权人不同730

第四十一章 无效宣告程序中有关证据问题的规定732

41.1 引言732

41.2 证据732

41.3 当事人举证733

41.4 专利复审委员会对证据的调查收集734

41.5 证据的审核认定735

41.6 进口行为导致在国内公开使用的认定736

41.7 申请日后记载的使用公开或者口头公开737

41.8 技术内容和问题的咨询、鉴定737

41.9 当事人提交的样品等不作为证据的物品的处理7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