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航空摄影测量学 第1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航空摄影测量学 第1集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校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校航空系
  • ISBN:
  • 出版时间:1952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航空摄影测量学 第1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1

第一章 概说1

1.1 测量的意义1

1.2 大地测量2

1.3 地图投影7

1.4 对于地图的几点认识10

(一)图名10

(二)图廓10

(三)图号11

(四)方向11

(五)座标11

(六)比例尺12

(七)地图的品质14

第二章 摄影测量概说14

1.5 摄影测量的内容14

(一)学理方面15

(二)技术方面16

(三)经济方面16

1.6 摄影测量发展的简史16

(一)初期16

(二)1901—1913年时期17

(三)摄影测量近代的发展18

(四)我国的摄影测量19

1.7 摄影测量的优点19

1.8 摄影测量应用的范围20

(一)军事上的用途21

(二)经济建设上的用途21

(三)一般的用途21

1.9 航空测量的工作程序22

(一)空中摄影22

(二)控制测量22

(三)单像测图23

(四)双像测图23

(五)航空摄影测量工作程序表24

第二编 摄影测量的几何原理27

第一章 中心透视27

2.1 摄影测量常用名词27

2.2 摄影和中心透视31

2.3 中心透视的特征33

(一)点的像33

(二)直线的像33

(三)遁点33

(四)像比例尺的一致37

(五)类同性及类似性38

(六)平面曲线的像39

(七)立体曲线的像40

(八)投影误差40

(九)像片与地图的投影关系42

(十)等角点50

(十一)透视平面的旋转定律53

(十二)像对的透视特征57

第二章 内方位与外方位63

2.4 内方位63

2.5 外方位63

2.6 单像外方位的求定66

2.7 像对的内外方位68

(一)相对方位68

(二)绝对方位70

第三章 立体观察及量测72

2.8 概说72

2.9 天然立体观察73

(一)眼的构造73

(二)单眼视75

(三)双眼视78

2.10 双像立体观察84

(一)简易的像对立体观察练习85

(二)双像立体观察的重要条件87

2.11 双像立体观察与天然立体观察的异同92

(一)观察时基线长与摄影基线长不一致的现象93

(二)观察时像的光束的内部方位与摄影时不一致的现象94

(三)观察时像的光束对于观察基线的相对方位与摄影时不一致的现象95

2.12 立体量测97

(一)原理简说98

(二)视差测微尺及反光立体镜102

(三)反光立体镜和立体测绘尺测图前的准备105

(四)等高线描绘法109

第三编 空中摄影113

第一章 空中摄影概述113

3.1 空中摄影有关问题113

(一)飞机的影响113

(二)摄影机的影响114

(三)摄影材料的影响114

(四)地形的影响114

(五)气象的影响114

(六)显像技术的影响114

3.2 空中摄影的工作程序115

(一)计划115

(二)准备115

(三)摄影115

(四)显像115

(五)编号116

(六)印像116

(七)编绘索引图116

3.3 空中摄影的种类116

(一)依摄影机轴对地面所成的角度分类116

(二)依两摄影轴彼此间的方向分类117

(三)依摄影地区的形状分类117

第二章 空中摄影像比例尺及面积与航高和焦距的关系118

3.4 像比例尺的意义118

3.5 像比例尺与航高和焦距的关系120

(一)在垂直摄影上的关系120

(二)在倾斜摄影上的关系120

3.6 像片所摄地形面积121

(一)垂直像片所摄地形面积122

(二)倾斜像片所摄地形面积122

(三)如何增大像片所摄地形面积125

3.7 像比例尺的选择128

(一)图比例尺和像比例尺的关系128

(二)最大像比例尺130

(三)最小像比例尺131

3.8 航高的决定132

(一)航高的范围132

(二)航高不定对像片的影响133

(三)航高的保持134

3.9 空中摄影的几何关系135

第三章 航摄仪器137

31.0 飞机137

(一)形态及构造138

(二)载重量138

(三)性能139

(四)机内设备140

3.11 摄影机141

(一)摄影机概说141

(二)摄影机的特性145

(三)摄影机的附件156

(四)摄影机的选择159

3.12 其他仪器161

(一)软片显像器161

(二)软片干燥器161

(三)印像机163

第四章 航摄材料165

3.13 航摄材料的种类165

3.14 软片165

(一)空中摄影测量所用软片应具性能165

(二)航摄常用的软片168

3.15 印像纸169

(一)速度169

(二)黑度等级170

(三)纸面粗细170

(四)纸质的厚薄170

3.16 航摄材料的贮藏172

第四编 像片判读调绘和控制测量175

第一章 概论175

4.1 概说175

第二章 像片判读177

4.2 判读目的177

(一)控制调查的实地作业177

(二)编制飞行图和修正已有原图177

(三)敌情判断178

(四)森林种类面积和材积的判断178

(五)土壤和地质种类的判断178

4.3 判读的方法179

(一)判读注意事项179

(二)判读基本要素184

4.4 地形判读188

(一)山地188

(二)河川湖沼等189

(三)溪流189

(四)沼泽地189

(五)森林190

(六)耕种地190

(七)小路190

(八)公路190

(九)铁路191

(十)建筑物191

(十一)飞机场191

(十二)船坞码头191

(十三)战壕191

第三章 调绘192

4.5 概说192

4.6 调绘的方法192

(一)像片调查192

(二)蓝图调绘195

第四章 辐射三角测量196

4.7 概说196

4.8 因地形起伏而生的像点移位197

4.9 因摄影机对铅垂线倾斜而生的移位200

4.10 因地形起伏和摄影轴倾斜结合的影响205

(一)求偏差E206

(二)求偏差E′207

4.11 模片交会法209

(一)纸模片交会法211

(二)槽模片交会法219

(三)金属模片交会法223

4.12 测角计算法227

(一)三角测点仪228

(二)辐射三角计算法231

第五章 空中三角测量233

4.13 概说233

4.14 多倍投影仪空中三角测量234

(一)光学模型的递接235

(二)末端像对辅助点的求法235

(三)平面位置的改正236

(四)高程误差的改正236

(五)试验结果242

第五编 单像测图245

第一章 概说245

5.1 定义245

5.2 单像测图的目的245

(一)修补地图245

(二)制像片图246

(三)绘制地形图246

5.3 单像测图适用的地区246

5.4 照片伸缩的影响248

第二章 图解测图法249

5.5 概说249

5.6 基本要素的确定249

(一)地图截辐的绘划250

(二)倾斜或垂直摄影的确定250

(三)像主点的求法251

(四)地图上摄影方向的求法251

(五)像主纵线及像主横线的求法254

(六)像水平线的求法254

(七)像底距、倾斜角、旋角的求法255

(八)利用主垂面后方交会法求航高、像底距、地图底点、像底点256

(九)像比例尺、面积与航高、焦距的关系259

5.7 垂直摄影像片的测图259

(一)垂直摄影的界限259

(二)点的转绘261

5.8 倾斜摄影像片的测图264

(一)点的转绘264

(二)网格转绘法266

(三)邻接相片上控制点的转绘280

第三章 光学图解测图法281

5.9 概说281

5.10 蔡司像片转绘仪281

(一)原理及构造281

(二)使用法282

5.11 美制像片转绘仪284

(一)垂直像片转绘仪284

(二)倾斜像片转绘仪285

第四章 光学机械纠正法287

5.12 纠正的基本思想287

(一)光学问题288

(二)几何问题292

(三)自由度及控制点问题294

5.13 纠正仪的构造299

(一)最简单的纠正仪299

(二)新式纠正仪300

(三)纠正仪五种自由度的作用309

5.14 纠正工作法311

(一)纠正前的准备311

(二)纠正时的操作311

(三)印像314

(四)镶贴314

(五)注记整饰315

(六)检查317

(七)复制318

(八)修版319

(九)复印321

5.15 其他镶贴像片图法321

(一)无控制镶嵌图法321

(二)半控制镶嵌图法321

第六编 双像测图323

第一章 概论323

6.1 双像测图的意义323

6.2 双像测图仪的类别323

(一)光学方法投影324

(二)光学机械方法投影324

(三)机械方法投影324

6.3 加式尔基本思想325

第二章 多倍投影测图仪329

6.4 概说329

6.5 蔡司多倍测图仪的构造及使用法330

(一)台架330

(二)投影器331

(三)红绿滤光镜及红绿眼镜334

(四)绘图器及控制点柱335

(五)电器附件335

(六)缩小器336

6.6 仪器效能339

(一)多倍投影测图仪的优点339

(二)多倍投影测图仪使用上的限制340

(三)多倍测图仪测图的缺点343

6.7 多倍投影测图仪用于倾斜摄影的测图343

第三章 蔡司立体测图仪345

6.8 概说345

6.9 蔡司c/4测图仪的基本特点345

(一)射像镜346

(二)蔡司平行四边形347

6.10 蔡司c/4立体测图仪的构造349

(一)仪器三轴和外方位安置动作350

(二)光学系353

(三)绘图桌355

6.11 仪器效能357

(一)各部分的运动范围357

(二)优点358

第四章 威特自动测图仪A5359

6.12 仪器的构造原理359

6.13 A5测图仪的效能363

第五章 双像测图法366

6.14 概说366

6.15 双像测图的工作步骤368

6.16 外方位元素的变动对视差的影响370

(一)旋角k微动△k370

(二)偏角ψ微动△ψ372

(三)倾角ω微动△ω375

(四)基线因素bx的微动△bx378

(五)基线因素by的微动△by378

(六)基线因素bz的微动△bz378

6.17 相对方位的判定法379

(一)单独像对的相对方位判定法381

(二)连续像对的相对方位判定法384

(三)相对方位判定的不定性385

6.18 绝对方位的判定389

(一)立体模型比例尺的判定390

(二)立体模型于空间三轴(X,Y,Z)方向的移动392

(三)立体模型对于三轴(X,Y,Z)的旋转393

6.19 地形测绘395

(一)地物的测绘395

(二)地貌的测绘395

(三)检查397

第六章 精度398

6.20 概说398

(一)各点高程对准的误差399

(二)各点平面位置的误差400

(三)等高线的高程误差401

(四)等高线的平面位置误差401

(五)因清绘所引起的高程误差402

(六)等高线高程精度计算和讨论402

6.21 精度统计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