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中国法律思想史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编中国法律思想史纲
  • 段秋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3202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法律-思想史-中国-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中国法律思想史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传统法律思想的现实影响1

二、中国古代对“法律”的理解3

三、学点中国法律思想史8

第一章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形成与演变13

第一节传统法律思想形成的环境13

一、幅员辽阔、相对封闭的内陆自然环境14

二、人力耕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16

三、以家庭为本位的宗法等级社会结构18

四、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20

第二节传统法律思想形成的思想基础24

一、传统思想的构成24

二、传统思想的价值取向33

第三节传统法律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38

一、萌发时期38

二、形成时期39

三、成熟时期41

四、衰落时期43

五、变革转型时期44

第四节传统法律思想发展的线索和趋势46

一、从“礼治”经“法治”到“礼法合治”的基本线索47

二、从分立到融合的发展趋势51

三、周期循环与单向深化的趋势53

第二章主要的法律观念57

第一节“天”与法律57

一、“天”的表现形式59

二、礼法制度源于天:“天人合一”观念60

三、天命殛之:“天罚”观念63

四、人以法制能胜天:“天人相分”观念65

第二节“道”与法律71

一、老子之道:“自然无为”的法律观念72

二、庄周之道:法律虚无观念76

三、黄老之道:“无为而治”的法律观念79

四、玄学之道:对礼法的鄙薄与批判86

第三节“礼”与法律88

一、“礼”的历程:从家族宗法到官僚等级89

二、“礼”的实质、内容与特征98

第四节“法”与法律103

一、“法”的概念105

二、“法”的性质108

三、“法”的作用112

第五节“律”与法律115

一、“律”与“法”、“刑”117

二、“律”与古代刑事法120

三、律学观念123

第六节“令”、“典”与法律131

一、主要的法律形式132

二、主要的政事法律136

第三章主要的法律学说141

第一节“礼治”学说141

一、为国以礼:礼法兼用,以礼为主142

二、“为政以德”:德刑兼用,以德为主148

三、为政在人:人法兼用,以人为主153

第二节“天志”学说158

一、墨子及墨家159

二、“天志”是法的来源与基础161

三、“兼爱交利”之义是法的中心主旨165

四、君主集权的法制统一观170

五、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172

第三节“法治”学说的内容及依据174

一、“法治”的主要内容和实质176

二、“法治”以“君权”为核心178

三、“法治”的主要理论依据182

第四节法家实施“法治”的方法189

一、立法的主要原则189

二、执法的基本要求192

三、赏罚的主要原则196

四、“法”与“势”、“术”的结合199

第五节“无为而治”学说202

一、刘安与《淮南子》203

二、“以道统法”的法律观205

三、“发于人间”,生于“仁义”的法律起源论208

四、礼义与法令的结合211

五、“应时而变”的立法思想215

六、“精诚”“无私”的执法主张218

第六节“礼法合治”学说222

一、丘濬对正统法律思想的总结222

二、圣人“因天地自然之理”而制法226

三、“礼法互补”,“明刑弼教”227

四、礼法“为民”230

五、恪守法制,以律处断232

六、开放工商,不“与民争利”236

第七节“天下之法”学说238

一、早期的启蒙思想家239

二、以“天下为主”取代“一人”君主241

三、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244

四、以“议政”“分治”取代集权专制247

五、“治法”与“治人”的结合250

第八节“变法改制”学说253

一、主要的“变法改制”活动255

二、王安石“改易更革”、“大修法度”学说262

三、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学说265

四、折衷中外、兼采旧新、会通古今学说268

第九节“革命法制”学说271

一、主要的农民起义272

二、古代农民起义的历史特点277

三、“除妖斩邪”:反对皇帝贪官和现行法制279

四、“革故鼎新”:夺皇权,立新法280

五、“均平等贵”:天朝田亩制度284

第十节“五权宪法”学说287

一、孙中山及其法律思想288

二、“五权宪法”的思想资源290

三、以“三民主义”为指导293

四、“权能分治”理论296

五、“军政训政宪政”,五权分立298

余论传统法律观与现代法理念303

一、当代中国人的法律观念303

二、传统法律观与马克思主义法律观307

三、新时期法律思想的深刻变化313

四、现代法理念的主要特征3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