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学原理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学原理 第3版
  • 彭兴韵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710802834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28页
  • 文件大小:185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金融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学原理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1章 货币3

学习目标 3

1.1 货币的定义 4

1.2 货币的职能 5

1.2-1 交易媒介 5

1.2-2 价值尺度 6

专栏 没有货币的麻烦 7

1.2-3 支付的手段 7

1.2-4 价值储藏 8

1.3 货币的类型 9

1.3-1 足值的实物货币 9

1.3-2 代用货币 9

1.3-3 信用货币 10

1.3-4 电子货币 10

1.4 货币的度量与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与准货币 11

1.4-1 货币的不同定义方法 11

1.4-2 货币层次的划分 12

1.4-3 货币的结构 13

小结 14

关键概念 15

思考练习题 15

第2章 金融系统16

学习目标 16

2.1 资金盈余者与资金短缺者 17

2.2 资金盈余者与短缺者之间的联系机制 18

2.3 金融体系的功能 20

2.3-1 降低交易费用 20

2.3-2 时间与空间转换 21

2.3-3 流动性与投资的连续性 21

2.3-4 风险分摊 22

2.3-5 清算支付 22

专栏 山西票号的“金融创新”与支付 23

2.3-6 监督与激励 23

专栏 对上市公司监督的“智猪”博弈 24

2.4 金融工具 25

2.4-1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 25

2.4-2 典型的金融工具 26

2.4-3 金融工具的特性 27

2.5 金融系统中的信息不对称 30

2.5-1 信息不对称及其基本问题: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30

2.5-2 信息不对称的解决办法 32

小结 35

关键概念 36

思考练习题 36

第3章 货币的时间价值37

学习目标 37

3.1 货币的时间价值及其计量 38

3.1-1 什么是货币的时间价值 38

3.1-2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量 39

3.2 复利与终值的计算 40

3.2-1 复利与终值 40

3.2-2 年金终值 44

3.3 现值与年金现值 47

3.3-1 现值与贴现 47

3.3-2 年金现值 49

3.3-3 永续年金的现值 50

3.3-4 你的住房抵押贷款月供应该是多少 50

3.4 年金现值与终值的结合:养老保险计划51

3.5 通货膨胀、利息税的影响 52

3.5-1 通货膨胀、利息税、终值与储蓄计划 52

3.5-2 通货膨胀、利息税、现值与储蓄计划54

小结 54

关键概念 55

思考练习题 55

第4章 资源的时间配置:储蓄与消费的选择学习目标 57

4.1 储蓄的性质及其形式 58

4.1-1 储蓄的性质 58

4.1-2 储蓄的形式 59

4.2 储蓄的动机 61

4.2-1 交易动机 62

4.2-2 谨慎动机 62

专栏 蝈蝈与蚂蚁的故事:预防性储蓄的重要性 62

4.2-3 投资动机 63

4.3 储蓄与消费的选择 63

4.3-1 可支配收入、消费和储蓄 63

4.3-2 恒久性收入与生命周期储蓄理论 65

4.3-3 棘轮效应:消费与储蓄的相对收入理论 66

4.3-4 财富 67

4.3-5 消费信用与储蓄 68

4.3-6 制度变迁、不确定性与储蓄 69

4.3-7 降低利率一定会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吗 70

4.3-8 经济之外的一些因素 71

4.4 生命周期储蓄计划 72

小结 73

关键概念 74

思考练习题 74

第5章 资金盈余者的资产选择与风险管理学习目标 75

5.1 资产的类别及各自的属性 76

5.1-1 金融资产 76

5.1-2 实物资产 78

5.2 资产选择的决定因素 79

5.2-1 财富或收入 79

5.2-2 预期收益率 80

5.2-3 风险 80

5.2-4 流动性 81

5.3 资产风险及其管理 81

5.3-1 风险概论 81

5.3-2 多样化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82

5.3-3 风险管理的其他方法 89

专栏 保险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吴老板的故事 89

小结 91

关键概念 92

思考练习题 92

第6章 资金短缺者的融资选择93

学习目标 93

6.1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94

6.1-1 什么是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94

6.1-2 内源融资种种 95

6.2 外源融资 96

6.2-1 债务融资 96

专栏 当心陷入借债的财务危机 97

6.2-2 权益融资 99

6.2-3 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对公司的影响99

6.2-4 外源融资方式:私募与公募 101

6.2-5 融资成本 102

6.3 企业融资结构 103

6.3-1 M-M定理 103

6.3-2 有税收差异时的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价值 105

6.3-3 破产成本的影响 107

6.3-4 企业优序融资 108

6.4 政府融资 109

6.4-1 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 110

6.4-2 增加税收 110

6.4-3 发行政府债务 111

小结 112

关键概念 113

思考练习题 113

第二篇 机构与市场117

第7章 金融系统中的金融机构117

学习目标 117

7.1 商业银行 118

7.1-1 什么是商业银行 118

7.1-2 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 119

7.2 政策性银行 121

7.2-1 什么是政策性银行 121

7.2-2 中国的政策性银行体系 122

7.3 保险公司 123

7.3-1 保险公司及其功能 123

7.3-2 保险业务分类与保险机构体系 124

7.4 证券与期货市场 125

7.4-1 证券公司 125

7.4-2 基金管理公司 126

7.4-3 证券交易所 126

7.4-4 金融期货交易所与期货经纪公司 127

7.5 其他金融机构 128

7.5-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128

7.5-2 金融控股公司 129

7.5-3 信托投资公司 130

7.5-4 信用合作社 131

7.6 政策与监管金融机构 131

7.6-1 中国人民银行 131

7.6-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133

7.6-3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134

7.6-4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134

7.6-5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 135

小结 135

关键概念 136

思考练习题 136

附录Ⅰ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及营业管理部分布图 138

附录Ⅱ 国际金融机构简介 139

第8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140

学习目标 140

8.1 商业银行业务 141

8.1-1 表内业务 141

8.1-2 表外业务 145

8.2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147

8.2-1 资产与负债管理 148

8.2-2 流动性管理 149

8.2-3 信用风险管理 155

8.2-4 利率风险管理 158

8.2-5 资产证券化与银行风险管理162

小结 163

关键概念 163

思考练习题 163

第9章 长期资本市场165

学习目标 165

9.1 什么是长期资本市场 166

9.2 长期资本市场工具 167

9.2-1 债券 167

9.2-2 股票与存托凭证 167

9.2-3 证券投资基金 168

9.3 长期资本市场工具的发行与交易 169

9.3-1 长期资本市场工具的发行:股票与债券 169

9.3-2 股票与债券的二级市场交易170

9.3-3 资本市场价格指数 171

9.3-4 互助基金的购买与变现 172

9.4 资本市场债券价值评估 173

9.4-1 贴现债券与附息债券 173

9.4-2 贴现债券的价值评估 174

9.4-3 附息债券的价值评估 175

9.5 股票价值评估 177

9.5-1 市盈率评估177

9.5-2 股利贴现模型 178

9.6 市场有效性与市场的过度反应 182

9.6-1 市场有效性 182

9.6-2 证券市场的过度反应 184

小结184

关键概念 185

思考练习题 185

第1O章 短期货币市场187

学习目标 187

10.1 同业拆借市场 188

10.1-1 什么是同业拆借市场 188

10.1-2 同业拆借市场的特征 189

10.1-3 同业拆借的种类 190

10.1-4 同业拆借的结算方式 190

10.1-5 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191

10.2 票据市场 193

10.2-1 什么是票据 193

10.2-2 票据贴现、转贴现与再贴现194

10.2-3 票据贴现的性质 195

10.2-4 票据市场的功能 196

10.2-5 票据评估 197

10.3 国库券与国债回购市场 198

10.3-1 国库券市场 198

10.3-2 国债回购市场 201

10.4 货币市场基金 205

10.4-1 什么是货币市场基金 205

10.4-2 货币市场基金的特点 207

10.4-3 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与风险 207

小结 208

关键概念 209

思考练习题 209

第11章 外汇市场210

学习目标 210

11.1 外汇与汇率 211

11.1-1 什么是外汇与外汇市场 211

11.1-2 汇率的标价方法 212

11.1-3 汇率的种类 214

11.2 外汇交易 218

11.2-1 即期交易与远期交易 218

11.2-2 套利与套汇 220

11.3 汇率风险及其管理 224

11.3-1 什么是汇率风险 224

11.3-2 汇率风险管理策略 224

小结 226

关键概念 227

思考练习题 227

第12章 金融衍生品市场229

学习目标 229

12.1 远期交易 230

12.1-1 远期利率协定 230

12.1-2 远期外汇交易 233

12.2 期货 234

12.2-1 什么是期货与期货交易 234

12.2-2 期货市场的功能 235

12.2-3 期货市场上的套期保值与投机 235

12.2-4 期货合约的主要内容 236

专栏 长眠于衍生品下的巴林银行 238

12.2-5 金融期货:利率、外汇与股指期货 239

12.3 期权 239

12.3-1 什么是期权 239

12.3-2 买入期权与卖出期权 240

12.3-3 期权交易平衡点 241

12.3-4 期权的价值 243

12.3-5 金融期权 244

专栏 期权在中国的运用:货币期权——“两得宝” 245

12.4 互换 247

12.4-1 什么是互换 247

12.4-2 货币互换 247

12.4-3 利率互换 247

小结 248

关键概念 249

思考练习题 249

第三篇 金融调控253

第13章 货币供给253

学习目标 253

13.1 基础货币与基础货币方程式 254

13.1-1 什么是基础货币?254

13.1-2 基础货币方程式 254

13.1-3 中央银行资产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255

13.1-4 中央银行负债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259

13.1-5 中国基础货币的供给与调控260

13.2 银行体系派生存款的创造 263

13.2-1 10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与100%提取现金 263

13.2-2 部分准备金与不提取通货时的存款创造 264

13.2-3 货币创造中的漏损 266

13.3 货币乘数 268

13.3-1 货币乘数值模型的推导 268

13.3-2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270

13.4 决定货币乘数值因子的背后因素 272

13.4-1 影响通货比率的因素 272

13.4-2 影响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因素 275

小结 277

关键概念 278

思考练习题 278

第14章 货币需求279

学习目标 279

14.1 古典货币数量论 280

14.1-1 费雪方程式 280

14.1-2 剑桥方程式 281

14.2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82

14.2-1 货币需求动机 282

14.2-2 完整的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284

14.3 凯恩斯主义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285

14.3-1 交易需求 285

14.3-2 惠伦的谨慎性货币需求 287

14.3-3 托宾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288

14.4 现代货币数量论 289

14.4-1 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内容289

14.4-2 现代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差异 291

14.5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需求:货币替代与资产替代 292

14.5-1 什么是货币替代与资产替代292

14.5-2 货币替代与货币需求 293

14.6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的迷失 294

14.6-1 货币的迷失 294

14.6-2 货币迷失探源: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296

小结 298

关键概念 299

思考练习题 299

第15章 利率水平与利率结构300

学习目标 300

15.1 利率总水平的决定 302

15.1-1 古典利率决定理论:储蓄与投资 302

15.1-2 流动性偏好分析 303

15.1-3 可贷资金分析 307

15.1-4 物价水平与利率:吉布逊谜团308

15.2 利率的风险结构 311

15.2-1 违约风险 311

15.2-2 流动性风险 312

专栏 中国的国债利率为什么曾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313

15.3 利率期限结构 315

15.3-1 预期假说 315

15.3-2 分割市场理论 317

15.3-3 期限选择与流动性升水理论317

小结 318

关键概念 319

思考练习题 319

第16章 物价水平: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21

学习目标 321

16.1 物价总水平及其衡量 322

16.1-1 物价指数 322

16.1-2 物价指数的波动形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23

16.2 物价水平波动的经济影响 324

16.2-1 财富再分配效应 325

16.2-2 收入再分配效应 325

16.2-3 物价波动与资源配置效率 326

16.2-4 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327

16.2-5 菜单成本 327

16.3 物价水平与就业:菲利普斯曲线 327

16.4 物价水平波动的原因: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330

16.4-1 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 330

16.4-2 物价水平的波动: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331

16.4-3 物价水平的波动: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332

16.4-4 物价水平的波动: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综合 334

16.5 物价稳定政策 335

16.5-1 财政政策 336

16.5-2 货币政策 337

16.5-3 收入与价格管制 337

小结 338

关键概念 338

思考练习题 339

第17章 汇率的决定与汇率制度340

学习目标 340

17.1 汇率波动的经济影响 342

17.1-1 汇率与进出口活动 342

17.1-2 汇率与金融市场的稳定 342

专栏 本币升值的灾难:日本的金融败战 343

17.1-3 汇率与国内经济 344

17.2 汇率的决定 344

17.2-1 一价定律与购买力平价理论344

17.2-2 汇率决定的供求分析 345

17.3 汇率制度 350

17.3-1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 350

17.3-2 钉住汇率、货币局与汇率目标区制 353

17.3-3 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 356

17.3-4 人民币汇率制度 356

17.4 最优货币区 357

小结 358

关键概念 359

思考练习题 359

第18章 国际收支360

学习目标 360

18.1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361

18.1-1 什么是国际收支 361

18.1-2 国际收支平衡表 362

18.2 国际收支失衡 366

18.2-1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366

18.2-2 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369

18.3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 370

18.3-1 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整机制 370

18.3-2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372

18.4 汇率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作用 374

18.4-1 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弹性分析 374

18.4-2 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影响的时间轨迹:J曲线效应 376

18.5 内外均衡的冲突与政策搭配 378

18.5-1 内外均衡的冲突 378

18.5-2 开放经济中的政策搭配 378

小结 379

关键概念 379

思考练习题 380

第19章 国民收入与产出的决定:IS-LM模型学习目标 381

19.1 总产出的决定 382

19.2 商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384

19.2-1 IS曲线的推导 384

19.2-2 影响IS曲线斜率的因素 386

19.2-3 导致IS曲线发生位移的因素388

19.3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390

19.3-1 LM曲线的推导 390

19.3-2 导致LM曲线发生位移的因素391

19.3-3 影响LM曲线斜率的因素 393

19.4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与自动调整机制 395

19.4-1 IS-LM分析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395

19.4-2 国民收入恢复均衡的自动调整机制 396

19.5 IS-LM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396

19.5-1 财政政策 397

19.5-2 货币政策 398

小结 400

关键概念 400

思考练习题 400

第20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402

学习目标 402

20.1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403

20.1-1 经济增长 403

20.1-2 物价稳定 404

20.1-3 充分就业 404

20.1-4 国际收支平衡 405

20.1-5 金融市场的稳定 405

20.1-6 目标之间的冲突 405

20.2 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407

20.2-1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407

专栏 全球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趋势 408

20.2-2 中国一般性间接货币调控的实践 412

20.2-3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417

20.3 货币政策的手段变量与中介目标 419

20.3-1 什么是手段变量与中介目标 419

20.3-2 手段变量与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419

20.3-3 货币政策手段变量 420

20.3-4 潜在的中介目标变量 421

20.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425

20.4-1 投资渠道 425

20.4-2 消费者支出渠道 427

20.4-3 国际贸易渠道 428

20.5 货币政策效果 429

20.5-1 货币政策时滞 429

20.5-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与货币政策效果 430

20.5-3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效果 430

20.6 货币政策哲学 431

20.6-1 相机抉择还是规则性的货币政策 431

20.6-2 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沟通与责任 434

小结 436

关键概念 436

思考练习题 437

第四篇 金融发展与稳定441

第21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441

学习目标 441

21.1 金融发展 442

21.1-1 什么是金融发展 442

21.1-2 金融发展与创新的动因 443

21.2 金融发展中的金融相关比率 446

21.3 金融发展的路径 447

21.3-1 需求尾随型与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发展 447

21.3-2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448

专栏 为什么中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正式建立证券交易所 449

21.4 现代金融结构 450

21.4-1 现代世界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 450

21.4-2 现代金融结构为什么呈现这样的特征 452

21.5 金融发展中的金融全球化 455

21.5-1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455

21.5-2 推动金融全球化的基本因素 456

21.5-3 金融全球化未来的发展 458

小结 459

关键概念 459

思考练习题 459

第22章 金融深化与金融自由化461

学习目标 461

22.1 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的特征及金融抑制 462

22.1-1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特征462

22.1-2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及其手段 463

22.2 货币与资本的互补性、储蓄与增长的良性循环 466

22.2-1 货币与资本的互补性 466

22.2-2 储蓄与增长的良性循环 467

22.3 金融自由化 469

22.3-1 金融自由化的好处 469

22.3-2 金融自由化的内容 471

专栏 中国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474

小结 477

关键概念 477

思考练习题 477

第23章 金融危机479

学习目标 479

23.1 什么是金融危机 480

23.2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泡沫 481

23.2-1 银行的脆弱性 481

23.2-2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483

专栏 狂热的悲剧——荷兰郁金香泡沫484

23.3 金融不稳定模型与金融危机的形成过程 485

23.3-1 费雪的债务—紧缩理论 485

23.3-2 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模型 486

23.3-3 金德尔伯格的金融危机形成过程 487

专栏 蓬齐:其人其事 488

23.4 货币危机理论 489

23.4-1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489

23.4-2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 490

23.4-3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491

23.5 金融危机的防范 492

23.5-1 健全的宏观经济环境 492

23.5-2 建立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 493

23.5-3 选择合理的汇率制度和资本项目开放 493

23.5-4 有效的金融监管 494

23.5-5 完善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 494

小结 495

关键概念 495

思考练习题 495

第24章 金融监管497

学习目标 497

24.1 为什么需要金融监管 498

24.1-1 外部性 498

24.1-2 信息不对称 499

24.2 银行业的监管 500

24.2-1 进入管制 500

24.2-2 业务管制与分业、混业经营501

24.2-3 资本充足性与《巴塞尔协议》 502

24.2-4 清偿能力与风险集中监管 504

24.2-5 审查 504

24.3 资本市场监管 505

24.3-1 发行审核 505

24.3-2 信息披露 506

24.3-3 内幕交易与价格操纵 506

24.3-4 对资本市场机构的监管 507

24.4 保险监管 507

24.4-1 对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监管 507

24.4-2 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 508

24.4-3 对保险保障基金的监管 508

24.5 金融监管体制:历史与未来的发展508

24.5-1 有效金融监管体制的标准 508

24.5-2 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 509

24.5-3 机构型监管与功能型监管 511

小结 512

关键概念 513

思考练习题 513

术语表 514

索引 5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