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新”组织党建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两新”组织党建概论
  • 许德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7240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党的建设-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两新”组织党建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两新”组织的概念和特点1

一、“两新”组织的概念1

二、“两新”组织的特点3

三、“两新”组织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6

第二节 “两新”组织的历史沿革、发展趋势及其给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9

一、“两新”组织的历史沿革9

二、“两新”组织的发展趋势11

三、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14

第三节 “两新”组织党建的发展历程15

第一阶段,探索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期)16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党的十六大召开前)16

第三阶段,整体推进阶段(党的十六大召开至今)17

第一章 “两新”组织党建的指导思想、重要地位和基本依据20

第一节 “两新”组织党建的指导思想20

一、以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建设的理论为基本指导21

二、以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为着力点22

三、以服务发展大局为主题23

四、以党组织发挥作用为目的24

五、以与时俱进地探索创新为动力25

第二节 “两新”组织党建的重要地位2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然的制度安排26

二、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28

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举措29

四、推动“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30

五、党的先进性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32

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保证33

第三节 “两新”组织党建的基本依据35

一、法律依据35

二、政策依据37

三、理论依据39

四、实践依据41

第二章 “两新”党组织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职能44

第一节 “两新”党组织的目标和定位44

一、目标设置和定位的基本原则44

二、目标设置的具体内容47

三、科学定位49

四、从思想认识入手,防止陷入定位上的误区52

第二节 “两新”党组织与传统领域党组织定位比较55

一、新经济组织党组织与国有企业党组织定位的比较分析55

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与传统社会组织党组织定位的比较分析58

三、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与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定位的比较分析59

四、“两新”党组织定位中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60

第三节 “两新”党组织的职能62

一、基础职能分析63

二、个性职能分析66

第三章 “两新”组织的党组织设置71

第一节 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的传统与发展71

一、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特证71

二、“支部建在连上”的思想内涵与重要意义74

三、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发展与面临的新情况77

第二节 “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的一般原则与基本要求80

一、“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的一般原则81

二、“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的基本要求84

第三节 创新新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设置87

一、新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设置形式87

二、新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管理体系与隶属关系90

第四节 创新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设置92

一、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设置形式93

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管理体制与隶属关系95

第四章 “两新”组织党的活动方式97

第一节 “两新”组织党的活动方式现状分析97

一、“两新”组织党的活动存在的薄弱环节97

二、“两新”党组织活动的主要内容99

三、“两新”党组织作用的发挥101

第二节 “两新”党组织的活动方式105

一、在活动的规模上体现小型化105

二、在组织生活的安排上体现业余性106

三、在把握原则的前提下体现灵活性106

四、在活动项目的设计中体现多样化107

五、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体现有效性107

第三节 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两新”组织党的活动方式108

一、创新“两新”组织党的活动方式需要依靠新的技术手段108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初步探索及存在的问题111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增强“两新”党组织活力115

第五章 “两新”组织党员和支部书记队伍建设121

第一节 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121

一、党员先进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鲜明特征121

二、党员队伍建设必须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124

三、着力构建保持“两新”组织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126

第二节 “两新”组织党员队伍建设的难点和对策128

一、“两新”组织党员队伍的基本状况128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两新”组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130

三、加强“两新”组织党员队伍建设的方法、途径132

第三节 加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136

一、“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基本情况136

二、“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难点136

三、“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的选配和培养138

四、加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途径、方法139

五、重视和加强“两新”组织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142

第四节 做好“两新”组织发展党员的工作144

一、在“两新”组织发展党员是加强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144

二、在“两新”组织发展党员的方针145

三、在“两新”组织发展党员的重点对象147

第六章 “两新”组织党的群众工作149

第一节 “两新”组织群众的基本状况149

一、“两新”组织群众的来源结构149

二、“两新”组织群众的基本特点151

三、“两新”组织群众的思想特征153

第二节 “两新”组织党的群众工作的初步实践和存在的问题156

一、“两新”组织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探索156

二、“两新”组织党的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161

第三节 “两新”组织党的群众工作的主要内容164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164

二、“两新”组织党的群众工作的主要任务166

三、“两新”组织群众工作必须把握的工作理念168

第四节 做好“两新”组织党的群众工作的途径170

一、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格局170

二、加强对群众组织的领导,探索党群联动工作新机制171

三、提高党组织在非公企业决策层中维护群众利益的影响力173

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注重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75

第五节 做好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176

一、我国现阶段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情况176

二、新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178

三、新社会阶层的思想特征179

四、新社会阶层党的群众工作的原则方法180

第七章 在“两新”领域构建党的社会工作体系183

第一节 对在“两新”领域构建党的社会工作体系的认识183

一、在“两新”领域构建党的社会工作体系的背景183

二、在“两新”领域构建党的社会工作体系的目标任务185

第二节 建立健全组织机制,构筑区域性大党建工作格局186

一、在纵向上,党的工作部门形成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187

二、在横向上,发挥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作用188

第三节 创新丰富工作理念,服务基层激发活力192

一、树立服务理念,坚持面向基层192

二、贯彻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思路193

三、明确工作对象,做好服务工作195

第四节 建立健全资源保障体系197

一、建设一支党的社会工作者队伍197

二、建立健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保障体制199

三、建立健全“两新”组织活动资源保障机制201

第八章 “两新”领域党的人才工作203

第一节 “两新”组织是人才聚集的重要领域203

一、“两新”领域人才的概念203

二、“两新”领域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04

三、“两新”领域党的人才工作的阶段性特征205

第二节 “两新”领域人才状况的分析206

一、“两新”领域人才是新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206

二、党关于新社会阶层人才工作的理论和政策背景207

三、“两新”领域人才队伍的现状和特点207

四、“两新”领域党的人才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210

第三节 “两新”领域党的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213

一、以服务为先导,确立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在服务中实现凝聚的指导思想213

二、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确立服务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目标214

三、把促进发展作为“两新”领域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215

四、遵循创造性开展人才工作的原则216

第四节 “两新”领域党的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内容217

一、“两新”领域党的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217

二、“两新”领域党的人才工作的主要内容218

第五节 加强私营企业主队伍建设221

一、全面准确地看待私营企业主群体221

二、现阶段私营企业主主要特征223

三、加强对私营企业主队伍的政治引导224

四、努力提高私营企业主综合素质227

第九章 “两新”组织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231

第一节 几个基本问题231

一、“两新”组织中腐败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231

二、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233

三、政策依据236

第二节 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及工作机制238

一、目标任务238

二、工作原则240

三、工作机制241

第三节 工作特点及难点243

一、工作特点243

二、工作难点245

第四节 职能定位、工作内容及工作途径与载体247

一、职能定位247

二、工作内容249

三、工作途径与载体251

附录一 相关文件253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2006年6月28日)253

2.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2006年6月28日)257

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2006年6月28日)260

4.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2006年6月28日)263

5.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通知(2007年5月11日)266

6.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私营企业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1999年9月2日)268

7.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中共上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关于全面开展“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双达标活动的意见(2004年2月6日)272

8.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创评“五好”党组织活动的意见(2005年3月24日)275

9.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国家税务局、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问题的通知(2005年11月21日)278

10.中共上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印发楼宇党建工作规范(试行)(2006年3月8日)279

11.中共上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行业协会党建试点工作的意见(2006年4月29日)282

12.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的意见(2006年8月20日)286

13.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民间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2006年12月27日)292

14.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实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的通知(2007年1月25日)297

15.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2007年2月11日)299

附录二 相关概念304

一、“新经济组织”类概念304

二、“新社会组织”类概念307

三、其他309

参考书目311

后记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