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化验室化验操作技术规范与化学分析测试技术标准及常用数据资料速查手册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 ISBN:962437108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5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化验室化验操作技术规范与化学分析测试技术标准及常用数据资料速查手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化验常用数据资料3
第一章 基础数据3
第一节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3
第二节 计量单位7
第三节 氧化还原标准电极电位11
第二章 化验用水15
第一节 蒸馏法制备化验用水15
第二节 离子交换法制备化验用水15
第三节 电渗析法制纯水19
第四节 超纯水制备装置19
第五节 特殊要求的化验用水的制备19
第六节 化验用水的质量要求20
第七节 化验用水的质量检验23
第三章 化学试剂27
第一节 化学试剂的分类、分级和规格27
第二节 化学试剂的包装及标志28
第三节 化学试剂的选用与使用注意事项29
第四节 常用化学试剂的一般性质30
第五节 化学试剂的管理与安全存放条件37
第六节 化学试剂的纯化方法39
第四章 有机溶剂及表面活性剂45
第一节 常用有机溶剂的一般性质45
第二节 有机溶剂间的互溶性46
第三节 有机溶剂的毒性47
第四节 有机溶剂的易燃性、爆炸性和腐蚀性48
第五节 有机溶剂的脱水干燥49
第六节 有机溶剂的纯化51
第七节 有机溶剂的回收53
第八节 有机溶剂的应用55
第九节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58
第五章 化验室常用干燥剂与吸收剂62
第一节 干燥剂62
第二节 气体吸收剂70
第三节 气体的发生、净化、干燥与收集71
第六章 化验室常用的制冷剂与胶黏剂74
第一节 制冷剂74
第二节 胶黏剂77
第七章 掩蔽剂与解蔽剂78
第一节 阳离子掩蔽剂79
第二节 阴离子和中性分子掩蔽剂82
第三节 解蔽剂84
第四节 络合滴定中的掩蔽剂85
第八章 常见化合物的特性94
第一节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名称、相对分子质量、颜色、晶型、相对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94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名称、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密度、溶点、沸点、折射率、溶解度143
第三节 其他179
第九章 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230
第一节 标准化与标准230
第二节 分析方法标准236
第三节 我国已颁布的有关分析检验的国家标准(国标)240
第四节 标准物质240
第五节 我国现有的部分标准物质247
第十章 化学危险品分级275
第一节 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275
第二节 化学危险品刺激作用的分级275
第三节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276
第四节 我国农药急性毒性的分级标准276
第二篇 化验分析常用仪器设备及使用方法第一章 分析检验的作用与方法的分类281
第一节 分析检验的作用281
第二节 分析检验方法的分类281
第二章 化验室的基本要求287
第一节 化验室的分类与职责287
第二节 化验室用房的要求287
第三章 化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及石英制品289
第一节 玻璃仪器的特性及化学组成289
第二节 常用玻璃仪器名称、规格、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290
第三节 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295
第四节 玻璃仪器的干燥297
第五节 玻璃仪器的管理298
第六节 简单玻璃加工操作298
第七节 石英玻璃与玛瑙仪器300
第四章 化验室使用的非玻璃器皿与器材302
第一节 瓷器皿与刚玉器皿302
第二节 金属器皿303
第三节 塑料器皿306
第四节 移液器与移液装置306
第五节 滤纸、滤膜与试纸307
第六节 化验室常用的其他用品311
第五章 化验常用电器设备317
第一节 电热设备317
第二节 其它电器设备325
第六章 分析天平和分析仪器329
第一节 分析天平329
第二节 分析仪器341
第七章 计算仪器367
第一节 电子计算器的分类367
第二节 计算器的结构367
第三节 按键的标志和作用369
第四节 显示的符号及意义372
第五节 使用注意事项373
第六节 选购电子计算器时注意事项374
第七节 用电子计算器计算实例374
第八节 化验室电子计算器计算应用实例377
第三篇 化验分析操作技术规范385
第一章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385
第一节 基本术语385
第二节 采样387
第三节 样品的制备399
第四节 试液的制备404
第五节 试液的浓缩与试样的干燥416
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基本操作420
第三章 称量分析法基本操作435
第四章 分离与纯化444
第一节 重结晶与升华444
第二节 沉淀分离450
第三节 挥发与蒸馏461
第四节 萃取分离472
第五章 加热和制冷496
第六章 溶液及其配制方法504
第一节 溶液配制时常用的计量单位504
第二节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计算508
第三节 常用溶液的配制521
第七章 误差、有效数字、数据处理与分析测试中质量保证566
第一节 误差566
第二节 有效数字572
第三节 数据处理575
第四节 分析测试中的质量保证588
第四篇 定性分析和物理常数的测定方法第一章 无机物的定性分析607
第一节 预备试验607
第二节 阳离子的定性分析612
第三节 阴离子的定性分析630
第四节 无机定性分析注意事项644
第二章 有机物的定性分析646
第一节 鉴定步骤646
第二节 初步试验646
第三节 元素定性分析650
第四节 官能团分析655
第五节 衍生物证实试验672
第三章 物理常数的测定方法673
第一节 密度的测定673
第二节 熔点和结晶点的测定677
第三节 沸点和沸程的测定680
第四节 闪点和燃点的测定684
第五节 黏度的测定690
第六节 折射率的测定696
第七节 旋光度的测定698
第八节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703
第五篇 化学分析方法715
第一章 滴定分析的原理715
第一节 基本术语715
第二节 滴定曲线和指示剂716
第三节 滴定反应和滴定方式719
第二章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722
第一节 等物质的量规则722
第二节 等物质的量规则的用途723
第三节 等物质的量规则在滴定分析中的应用725
第四节 滴定方式与结果计算729
第五节 等量规则与当量定律732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734
第一节 酸碱滴定法成功的关键734
第二节 酸碱滴定中的pH突跃734
第三节 酸碱指示剂738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739
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747
第一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及应用747
第二节 完成氧化还原滴定的重要问题748
第三节 高锰酸钾法753
第四节 碘量法760
第五节 其它氧化还原滴定法769
第五章 络合滴定法774
第一节 EDTA的特性774
第二节 EDTA滴定法的成败关键777
第三节 EDTA滴定法的应用783
第四节 其它螯合剂的应用797
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803
第一节 沉淀滴定法的特点803
第二节 沉淀滴定法的应用807
第七章 称量分析法810
第一节 沉淀称量法原理810
第二节 沉淀称量法操作技术816
第三节 称量分析法的应用821
第六篇 气相色谱法及测定实例829
第一章 色谱分析法的原理及分类829
第一节 茨维特的经典实验829
第二节 色谱分析法的分离原理及特点830
第三节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831
第二章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及特性833
第一节 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833
第二节 气相色谱流出曲线的特征833
第三章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方法837
第一节 载气流速控制及测量装置838
第二节 进样器和气化室845
第三节 色谱柱及柱温控制850
第四节 检测器852
第五节 数据处理系统853
第六节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和维护854
第七节 商品气相色谱仪简介856
第四章 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固定相859
第一节 气固色谱的固定相859
第二节 气液色谱的固定相864
第五章 检测器879
第一节 检测器的性能指标879
第二节 热导池检测器882
第三节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887
第四节 热离子化检测器889
第五节 电子捕获检测器891
第六节 火焰光度检测器893
第七节 光离子化检测器895
第六章 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898
第一节 定性分析方法898
第二节 定量分析方法901
第七章 气相色谱分析操作条件的选择908
第一节 塔板理论908
第二节 速率理论909
第三节 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913
第四节 毛细管柱的速率理论及操作条件的选择917
第八章 气相色谱法的实验技术922
第一节 新型气源的使用922
第二节 填充柱、毛细管柱和新型双指数程序涂渍填充柱的制备技术925
第三节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的进样技术929
第四节 程序升温操作技术935
第五节 保留时间锁定技术942
第九章 测定实例944
第一节 永久性气体的分析944
第二节 低级烃类的全分析945
第三节 有机溶剂中微量水的分析946
第四节 牛奶中有机氯农药的毛细管柱色谱分析947
第五节 白酒中主要成分的色谱分析948
第六节 室内环境空气中总挥发有机物含量分析950
第七篇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测定实例第一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955
第一节 方法特点955
第二节 应用范围和局限性955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方法957
第一节 流动相的储液罐957
第二节 高压输液泵及梯度洗脱装置958
第三节 进样装置965
第四节 色谱柱966
第五节 检测器968
第六节 数据处理系统968
第七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和维护969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971
第一节 检测器的分类和响应特性971
第二节 紫外吸收检测器973
第三节 折光指数检测器975
第四节 电导检测器977
第五节 荧光检测器978
第六节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978
第七节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的联用979
第四章 固定相和流动相980
第一节 液固吸附色谱980
第二节 液液分配色谱991
第三节 化学键合相色谱992
第四节 离子(交换)色谱1000
第五节 凝胶色谱(或空间排阻色谱)1005
第五章 高效液相色谱操作条件的优化1012
第一节 表征色谱柱性能的重要参数1012
第二节 速率理论(范第姆特方程式)1013
第三节 诺克斯方程式1016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操作条件的优化1017
第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实验技术1019
第一节 溶剂的纯化技术1019
第二节 色谱柱的装填1019
第三节 色谱柱的保护与再生技术1022
第四节 梯度洗脱技术1024
第七章 测定实例1027
第一节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的分析1027
第二节 稠环芳烃的分析1027
第三节 水解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分析1028
第四节 锅炉排放水中阴离子分析1029
第五节 聚苯乙烯齐聚物分子量的测定1029
第六节 两性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组成分析1030
第八篇 色层分析法和电泳分析法及测定实例第一章 柱层析法1033
第一节 吸附层析法1033
第二节 离子交换层析法1038
第三节 分配层析法1051
第四节 柱层析的操作1052
第五节 部分有机物柱层析体系1054
第二章 纸层析法1058
第一节 原理1058
第二节 纸色谱法的操作方法与条件选择1063
第三节 应用1077
第三章 薄层色谱法1079
第一节 分类及原理1079
第二节 条件的选择1081
第三节 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1092
第四节 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1101
第五节 影响比移值的因素1104
第六节 薄层色谱法的实验记录1104
第七节 薄层色谱法定量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1105
第八节 薄层扫描仪1105
第九节 薄层色谱法的应用1110
第四章 电泳分析法1113
第一节 分类1113
第二节 基本原理1114
第三节 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1115
第四节 电泳分离方法1117
第五节 几种电泳仪介绍1130
第九篇 其它仪器分析方法及测定实例第一章 电化学分析法1147
第一节 电化学分析概论1147
第二节 电位分析1154
第三节 电导分析1163
第四节 库仑分析1167
第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1174
第一节 分光光度分析法原理1174
第二节 分光光度计1181
第三节 分光光度分析的定量方法1186
第四节 分光光度分析法的应用1191
第三章 质谱分析法1197
第一节 质谱分析法概述1197
第二节 质谱仪的基本结构1202
第四章 X射线荧光分析1215
第一节 X射线的基本知识1215
第二节 X射线荧光分析1223
第五章 荧光分析法1252
第一节 荧光分析基本原理1252
第二节 荧光分光光度计1255
第三节 荧光测量技术与荧光分析法的应用1260
第六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1278
第一节 原子光谱1278
第二节 棱镜光谱仪与光栅光谱仪1285
第三节 发射光谱的定性与半定量分析法1296
第四节 发射光谱的定量分析法1300
第五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1305
第七章 红外光谱分析法1368
第一节 基本理论1368
第二节 红外分光光度仪1370
第三节 有机物的特征吸收谱带和基团频率1385
第四节 样品的制备1398
第五节 红外光谱的应用1409
第六节 近红外光谱法1413
第七节 拉曼光谱法1425
第八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1436
第一节 基本原理1436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439
第三节 实验条件的选择及消除干扰1451
第四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分析技术1458
第五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1487
第六节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1489
第十篇 分析化验中常遇问题的处理方法第一章 分析化验中常遇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1497
第一节 化验中常遇到的问题示例1497
第二节 常遇到问题产生原因分类1498
第三节 化验中常遇问题的处理概述1502
第四节 量值溯源简介1504
第五节 分析化验工作中的知识面和深度1506
第二章 滴定检验法1507
第一节 标定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量值溯源1507
第二节 酸碱滴定法1509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1519
第四节 配位滴定法1530
第五节 沉淀滴定法1537
第六节 有机产品的其他滴定方法1543
第七节 用卡尔·费休法测定水1549
第三章 重量检验法1552
第一节 用沉淀剂先作分离的重量法1552
第二节 灼烧残渣和蒸发残渣的测定1557
第三节 增重和减重的重量法1558
第四节 不沉淀物的测定1559
第五节 不溶物的测定1561
第四章 分子吸收光谱法、比色法、比浊法1564
第一节 可见光分子吸收光谱法、比色法、比浊法1564
第二节 紫外光分子吸收光谱法1604
第三节 红外分子吸收光谱法1607
第五章 原子吸收和火焰发射光谱法1613
第一节 综述1613
第二节 火焰原子吸收检验法1614
第三节 无火焰原子吸收检验法1619
第四节 火焰发射光谱检验法1622
第六章 电化学检验法1624
第一节 溶液pH值的测定1624
第二节 电位滴定法1626
第三节 汞停滴定法1630
第四节 库仑法1630
第五节 极谱检验法1632
第六节 阳极溶出伏安检验法1634
第七章 色谱检验法1638
第一节 气相色谱检验法1638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检验法1652
第三节 纸色谱检验法1662
第四节 薄层色谱检验法1667
第五节 柱色谱法常遇问题的实例1675
第八章 物理常数的测定1678
第一节 综述1678
第二节 物理常数测定时常遇的问题1679
第十一篇 微型计算机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第一章 计算机与分析仪器1689
第一节 分析仪器计算机1689
第二节 化验室计算机的分类1691
第三节 微型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1691
第二章 计算机的内部结构1694
第一节 计算机系统1694
第二节 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1695
第三节 存储器1698
第四节 总线系统和输入/输出接口1699
第五节 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过程1700
第六节 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过程1701
第七节 计算机的数制1701
第三章 计算机与分析仪器的外部设备1704
第一节 显示器1704
第二节 显示适配器1705
第三节 打印机1705
第四节 绘图仪1708
第五节 输入设备1709
第六节 软盘驱动器与软盘1710
第七节 硬盘驱动器1711
第八节 光盘存储器1712
第九节 计算机的维护及安全使用常识1713
第四章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1714
第一节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1715
第二节 DOS操作系统1717
第三节 Windows操作系统1717
第四节 计算机语言处理系统1720
第五节 服务程序1721
第六节 应用软件1721
第七节 计算机的文件系统1722
第八节 计算机的数据率管理系统1723
第九节 计算机病毒1723
第十节 软件专卖店1726
第十一节 计算机的菜单技术1726
第五章 计算机的汉字处理系统1728
第一节 Office1728
第二节 汉字输入的方法1730
第六章 计算机的网络技术1731
第一节 网络及其分类1731
第二节 有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概念1731
第三节 计算机互联网络结构1735
第四节 计算机互联网的功能1735
第五节 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方法1736
第七章 计算机在化学上的应用1738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在化学上的应用1738
第二节 计算机图形化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1739
第三节 计算机在化学计算上的应用1739
第四节 计算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739
第五节 计算机在化学实验室自动化方面的应用1740
第六节 常见的化学软件1742
第七节 与化学有关的部分重要互联网网址1745
第八章 计算机在分析仪器中的应用1748
第一节 计算机技术在分析仪器中的作用1748
第二节 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与计算机化1749
第三节 计算机在电化学分析仪器中的应用1750
第四节 计算机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的应用1751
第五节 计算机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1758
第六节 计算机在分光光度计中的应用1761
第七节 计算机在红外光谱中的应用1763
第八节 有机质谱仪的计算机系统1764
第十二篇 化验室组织与安全管理第一章 化验室组织机构与权责1767
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基础1767
第二节 组织机构的设置1770
第三节 机构职责1773
第四节 权力的委派1777
第二章 化验室建筑与设施建设管理1782
第一节 化验室设计的内容和过程1782
第二节 化验室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1785
第三节 化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1795
第三章 化验室检验系统及管理1806
第一节 化验室检验系统的基本要素1806
第二节 化验室检验系统人力资源的构建与管理1807
第三节 化验室仪器设备和材料管理1810
第四节 化验室管理信息和文件资料的构建与管理1825
第四章 化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1832
第一节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1832
第二节 化验室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1837
第三节 标准与标准化管理1840
第四节 认证和认可1850
第五节 实验室认可1855
第五章 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管理1857
第一节 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1857
第二节 检验过程质量保证1859
第三节 检验人员综合素质保证1860
第四节 检验仪器设备、材料和环境保证1862
第五节 分析检验质量申诉与质量事故处理1865
第六节 检验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内部监督评审1866
第六章 化验室的环境与安全1870
第一节 化验室的环境1870
第二节 化验室安全技术1871
第三节 化验室文明卫生1892
第十三篇 化学工业基本试剂标准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1899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1930
化学试剂酸碱指示剂pH变色域测定通用方法1944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1部分:总则与定义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