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晚清新学史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晚清新学史论
  • 陈国庆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三秦出版社
  • ISBN:780628705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8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05页
  • 主题词:史评(地点: 中国 年代: 清后期) 史评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晚清新学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总论3

第一章 晚清新学的发展线索3

一、晚清社会从封闭到开放3

二、西方文化的传播和影响5

三、关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反省12

四、晚清新学的成就和价值18

第二章 新学思潮与晚清社会30

一、晚清启蒙思潮辨析30

二、晚清新学与社会转型37

三、传统文化与学术的近代路径41

第三章 晚清佛学思潮47

一、晚清佛学思潮的形成47

二、晚清佛学思潮的成因51

三、晚清佛学思潮的主要内容55

四、晚清佛学思潮的特点59

第四章 传统思维方式在晚清的嬗变63

一、传统思维方式的优长与缺陷63

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过渡与演变66

三、晚清新学对西方思维方式的引进与阐释69

四、晚清新学与西方思维方式的借用与发挥74

上篇 晚清新学的酝酿与形成(19世纪中期)第五章 经世学派的兴起81

一、晚清社会渐趋变势81

二、经世学派崛起84

三、晚清的汉学与宋学94

四、学术界对西学的初步感知103

第六章 龚自珍哲学思想的学术价值112

一、哲学思想的学术渊源112

二、对传统哲学问题的基本论点114

三、哲学思想的学术价值119

第七章 魏源、徐继畬向学术界透入新学气息124

一、魏源的新思维124

二、徐继畬著《瀛环志略》134

第八章 洪仁玕的新思想140

中篇 新学的勃兴与鼎盛(19世纪后期)第九章 戊戌时期新学理论与实践155

一、对封建思想的抨击155

二、对西方近代学说的宣扬158

三、改造国民性的思想162

第十章 康有为的新学研究166

一、对公羊学的发挥与托古改制166

二、对西学的思考与研究176

三、大同社会的理想182

四、对中西新旧之学的思考189

第十一章 梁启超的中西新旧之学196

一、对西方伦理学的研究196

二、对西方民主学说的研究206

三、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212

四、启蒙民众的“新民说”222

第十二章 严复对西学和新学的研究234

一、严复对进化论的选择与创新234

二、对自由民主学说的研究与理解246

三、逻辑学领域的突出贡献258

四、源于西学的“三民”启蒙学说265

第十三章 谭嗣同哲学的学术特点275

一、1894年以前哲学思想的学术特点与渊源275

二、哲学思想的学术转变279

三、《仁学》哲学观的学术特点282

四、谭嗣同哲学的学术价值286

第十四章 开明官员的新学思想与实践289

一、孙家鼐力主“中体西用”289

二、宋伯鲁的新学思想与实践300

三、李岳瑞的新学主张及实践312

下篇 晚清新学的发展与转型(20世纪初期)第十五章 清末中国社会的转型321

一、清末新政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事件321

二、动态历史过程的辩证分析325

三、辛亥革命后迂回曲折的社会转型329

第十六章 20世纪初传统观念的演变335

一、从“忠君爱国”向爱国主义升华335

二、从“夷夏之防”向现代民族观念转变336

三、从注重家族宗法观念向个性自由转变338

四、“重农轻商”观念的突破340

五、从“学而优则仕”向科学救国转变342

六、“因循守旧”、“安贫知足”等观念的转变343

第十七章 孙中山的新学思想345

一、塑造新世纪人格与国格345

二、对传统道德的改造351

三、对自由平等观的研究和借鉴356

四、孙中山与严复新学思想之比较364

第十八章 章炳麟的新学思想及学术成就380

一、新学思想的哲学基础380

二、学术研究的突出成就396

三、政治学说的基本内容412

四、佛学研究的学术建树421

附录:晚清新学史记436

后记4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