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水面名优水产品养殖实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水面名优水产品养殖实用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2289702.jpg)
- 徐维烈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2199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水产养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水面名优水产品养殖实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我国湖泊水库水产增养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1
一、湖库资源特点与经济地位1
(一)湖库养殖概况1
(二)水产增养殖发展概要3
二、湖泊水库水产增养殖技术的进展3
(一)人工放流技术3
(二)资源增殖与保护技术5
(三)集约化养殖技术7
三、渔业环境与资源的研究9
(一)水域渔业性能的评价9
(二)环境变迁对增养殖的关系10
四、湖泊水库水产增养殖展望12
(一)鱼产潜力12
(二)发展方向12
第一章 银鱼移植与捕捞技术14
一、银鱼移植增殖的效果与特点14
(一)首次移植云南获得成功14
(二)北方的成功移植15
(三)南方水库的移植16
二、银鱼的形态特征与分布16
(一)银鱼类的共同特征16
(二)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的特征17
(三)银鱼的分布19
三、银鱼的繁殖与生长20
(一)银鱼的繁殖习性20
(二)银鱼的生长规律22
(三)银鱼的食性23
(四)银鱼的水层分布24
(五)银鱼种群及其特点25
四、银鱼移入水体的条件26
(一)生物学环境因子27
(二)非生物学环境因子28
五、移植增殖技术29
(一)大银鱼的移植增殖29
(二)太湖新银鱼的移植增殖32
六、银鱼捕捞的渔具、渔法33
(一)银鱼捕捞时期34
(二)渔具、渔法35
七、银鱼资源管理36
(一)保护增殖资源的措施37
(二)合理利用资源38
八、银鱼加工39
(一)漂洗39
(二)筛选39
(三)装袋40
(四)速冻40
(五)冷藏40
第二章 大水面河蟹放流及养殖技术41
一、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41
(一)生物学特性41
(二)生态习性43
二、大水面养殖河蟹的特点45
(一)健康养蟹的特征45
(二)大水面增养殖特点45
三、幼蟹和蟹种培育46
四、湖泊网围养蟹技术50
(一)网围设置50
(二)蟹种放养51
(三)饲养管理52
(四)日常管理与病害预防53
(五)收获与上市54
五、大水面河蟹放流技术54
(一)水域选择54
(二)苗种放养55
(三)水草与螺蛳的移植56
(四)成蟹管理与捕捞57
六、湖泊增养殖河蟹技术举例59
(一)阳澄湖大闸蟹养殖的环境因素要求59
(二)阳澄湖大闸蟹的围栏养殖62
(三)阳澄湖大闸蟹人工养殖存在的问题63
七、湖泊增养殖河蟹效果举例64
八、水库河蟹养殖举例65
(一)水库条件65
(二)苗种放养66
(三)饲养管理67
(四)适时捕捞67
(五)经济效益67
(六)经验与体会67
第三章 翘嘴红鲌增养殖技术69
一、翘嘴红鲌特性概述69
二、翘嘴红鲌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71
(一)人工繁殖72
(二)苗种培育75
三、池塘养殖77
(一)养殖效益及事例介绍77
(二)主要养殖技术81
四、翘嘴红鲌的大水面网箱养殖87
(一)水域条件87
(二)网箱结构与设置88
(三)苗种放养88
(四)饲料与投喂89
(五)日常管理89
(六)鱼病防治工作89
五、翘嘴红鲌的大水面增殖放流90
(一)大水面增殖90
(二)大水面人工放流92
第四章 鲴鱼增养殖技术93
一、鲴鱼主要种类的特征93
(一)形态特征93
(二)生活习性96
(三)食性96
(四)生长99
(五)繁殖习性100
二、大水面增养殖鲴鱼的特点101
(一)鲴鱼利用腐屑和着生藻类101
(二)鲴鱼有较高的群体生产力102
(三)成活率高 容易捕捞102
(四)避敌能力强103
(五)能形成自然种群103
三、鲴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104
(一)亲鱼选择104
(二)亲鱼培育105
(三)催情产卵106
(四)鲴鱼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108
(五)人工孵化111
(六)苗种培育111
四、鲴鱼的成鱼养殖117
(一)放养效果117
(二)在大水面中的生长速度119
(三)逃避敌害能力120
(四)不同类型水库放养效果121
第五章 大水面网箱养鳝技术124
一、黄鳝生物学特性124
(一)身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125
(二)黄鳝的生活史与习性127
(三)黄鳝对环境的要求131
二、网箱养鳝技术133
(一)发展概况与特点133
(二)网箱的结构与架设135
(三)鳝种的选择与放养136
(四)饲料种类与投喂技术140
(五)日常管理143
(六)黄鳝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防治145
第六章 鳜鱼养殖技术156
一、生物学特性与人工繁殖156
(一)生物学特性157
(二)人工繁殖158
二、苗种培育与饵料投喂164
(一)苗种培育164
(二)饵料投喂技术165
三、湖泊鳜鱼的放流增殖167
(一)湖泊养殖鳜鱼的特点167
(二)湖泊鳜鱼放流技术的重大突破168
(三)主要技术170
(四)小型湖泊、水库套养170
四、大水面网箱养殖鳜鱼171
(一)网箱养鳜高产原理与水体选择171
(二)网箱设置与分级养殖172
(三)鱼种放养173
(四)网箱投饵173
(五)网箱管理与上市174
五、网箱养殖鳜鱼实例175
(一)水体条件与放养175
(二)饵料投喂与日常管理175
(三)经济效益与技术关键176
六、病害防治与鳜鱼捕捞177
(一)病害防治177
(二)养殖鳜鱼的捕捞方法179
第七章 鲟鱼养殖技术184
一、鲟鱼养殖现状和主要养殖特性184
(一)国内外鲟鱼养殖现状184
(二)几种主要养殖鲟鱼的生物学特性185
二、史氏鲟的养殖技术189
(一)史氏鲟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190
(二)水泥池养殖193
(三)网箱养殖194
(四)流水养殖196
(五)湖泊水库养殖197
(六)成鱼运输199
三、俄罗斯鲟养殖技术200
(一)对水环境的要求200
(二)网箱养殖201
(三)工厂化流水养殖202
(四)越冬管理203
四、西伯利亚鲟的集约化养殖203
(一)养殖条件及选择203
(二)仔鱼培育204
(三)幼鱼培育205
(四)成鱼养殖205
(五)病害防治205
(六)实例——“黑黄金”里觅得商机206
五、鲟鱼网箱养殖技术与实例206
(一)鲟鱼网箱养殖技术207
(二)水库网箱鲟鱼成鱼养殖实例208
六、我国鲟鱼养殖业的发展前景210
(一)建立鲟鱼苗种供给体系210
(二)大力推广和应用鲟鱼低成本养殖方式211
(三)积极推进大水体移植增殖211
(四)加速发展鲟鱼加工业212
(五)打造鲟鱼产品品牌212
(六)加强鲟鱼产业的宏观调控213
第八章 大水面培育珍珠技术214
一、河蚌的生物学基础214
(一)河蚌的品种及特点214
(二)蚌的构造215
二、三角帆蚌的人工繁殖技术217
(一)雌、雄鉴别217
(二)亲蚌培育217
(三)采集钩介幼虫218
(四)仔蚌培育218
(五)幼蚌培育219
(六)1龄幼蚌越冬219
(七)大规格1龄幼蚌培育220
三、植珠操作技术221
(一)手术的操作季节221
(二)手术蚌的选择222
(三)无核珠的手术操作222
(四)特种珍珠手术操作225
四、鱼、蚌混养技术227
(一)池塘及挂蚌要求227
(二)饲养管理228
(三)混养特点及注意事项228
五、鱼、珠、蚌立体养殖技术229
(一)池塘选择229
(二)放养230
(三)施肥投饵230
(四)日常管理231
六、影响育珠蚌成活率的因素232
(一)水域选择很重要232
(二)苗种质量是关键232
(三)水质管理是基础232
(四)插种技术是前提233
(五)预防病害至关重要233
七、珍珠蚌池水质调控233
(一)水质好坏的判别233
(二)测池水透明度233
(三)看水色234
(四)看水华234
(五)看池塘下风处的水面油膜234
(六)看池内有无青苔235
八、育珠蚌病害防治235
(一)三角帆蚌瘟病235
(二)三角蚌嗜水气单胞菌病236
(三)肠炎237
(四)侧齿炎238
(五)水肿病239
(六)烂斧足病240
(七)烂鳃病241
(八)纤毛虫病241
(九)鳃霉病242
(十)水霉病243
(十一)扁蛭病244
(十二)萎瘪病245
(十三)藻毒素中毒性蚌病245
(十四)自体毒素中毒性蚌病246
(十五)化学物质中毒247
第九章 微生态制剂在大水面的应用250
一、微生态制剂与生物复合肥250
(一)微生态制剂的有益菌群组成251
(二)生物复合鱼肥253
二、酵素菌及其使用效果254
(一)酵素菌是国际先进成果254
(二)酵素菌技术是水产健康养殖的重要内容256
(三)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与常规肥料的比较257
(四)酵素菌的使用效果实例260
(五)酵素菌有机生物虾肥在养殖对虾上施用效果269
三、微生态制剂(酵素菌)的使用技术270
(一)酵素菌产品与其他肥料的施用关系271
(二)防病和防缺氧272
附录275
一、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275
二、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279
三、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