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生病毒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水生病毒学
  • 张奇亚,桂建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1926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137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水生生物学:病毒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生病毒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水生病毒学导论3

第一章 水生病毒学的发展3

第一节 水生病毒学的发展进程3

第二节 中国水生病毒学的形成和发展6

第二章 水生病毒的概念、性质及特征8

第一节 病毒的本质8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形态与大小9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17

第四节 病毒的分类原则18

第五节 水生病毒类群19

第六节 部分与病毒结构及感染相关的名词28

第三章 水生病毒学研究的技术与方法31

第一节 生物测定31

第二节 水生生物的组织细胞培养与病毒分离鉴定32

研究事例1:孔雀鱼胚心的培养32

研究事例2:中华鳖心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特性38

研究事例3:草鱼椎骨间质细胞系对水生动物病毒敏感性的测定41

第三节 显微和超微观察46

第四节 免疫学方法48

第五节 核酸扩增技术60

第六节 生化分析63

第七节 生物芯片技术65

第八节 流式细胞检测技术67

第九节 cDNA文库的构建69

第十节 RNA干扰71

第十一节 鱼类病毒测定方法及其比较74

参考文献77

第二篇 鱼类病毒及病毒病85

第四章 草鱼出血病病毒及水生呼肠孤病毒85

第一节 草鱼呼肠孤病毒与水生呼肠孤病毒86

第二节 水生呼肠孤病毒的超微形态89

第三节 水生呼肠孤病毒的特性及草鱼出血病的防治91

第五章 鳜鱼病毒及病毒病92

第一节 鳜鱼病毒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92

第二节 鳜鱼病毒的种类和形态96

第三节 鳜鱼球形病毒与弹状病毒的共感染现象99

研究事例4:鳜鱼弹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103

第六章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106

第一节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的感染与测定106

第二节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的分子结构107

第七章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109

第一节 感染类型及症状109

第二节 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的性质110

第八章 胭脂鱼弹状病毒112

第一节 胭脂鱼弹状病毒的分离和鉴定112

第二节 胭脂鱼弹状病毒包涵体116

第九章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119

第一节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的感染与传播119

第二节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的分子结构120

第十章 鱼类疱疹病毒与痘疮病122

第一节 鱼类疱疹病毒的种类和特点122

第二节 疱疹病毒与鱼痘疮病125

第三节 鱼类疱疹病毒的基因及检测126

第十一章 鱼类淋巴囊肿病毒129

第一节 鱼类淋巴囊肿病毒的感染131

第二节 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的病原性测定132

第三节 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分子特征136

第四节 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与几种虹彩病毒基因组结构的比较137

第五节 鱼类淋巴囊肿病毒与其他虹彩病毒141

第十二章 鱼类双节段RNA病毒143

第一节 传染性胰腺坏死症病毒144

第二节 斑鳢尾鳍肉瘤病毒146

第三节 牙鲆双节段RNA病毒148

第十三章 石斑鱼病毒151

第十四章 野田病毒154

第一节 鱼类野田病毒的种类154

第二节 鱼类野田病毒的检测方法156

第十五章 大菱鲆弹状病毒157

第一节 大菱鲆弹状病毒的分离和鉴定157

第二节 大菱鲆弹状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160

第十六章 未分类的鱼类病毒163

第一节 鳗鲡开口症病毒163

第二节 鲤鱼间质性肾炎及鳃坏死病毒164

参考文献166

第三篇 两栖动物病毒及病毒病179

第十七章 两栖动物病毒类群179

第一节 两栖动物虹彩病毒及病毒病180

第二节 两栖动物其他病毒185

第十八章 蛙病毒属病毒188

第一节 蛙病毒属病毒的几种常规检测方法189

第二节 蛙病毒属病毒的代表株FV3189

第三节 蛙虹彩病毒中国株RGV192

研究事例5:RGV的分离鉴定192

研究事例6:RGV的形态发生及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193

研究事例7:RGV的纯化、负染电镜观察及基因组酶切图谱分析197

研究事例8:RGV不同株分子结构及主要衣壳蛋白基因的比较199

研究事例9:RGV装配及其引起宿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203

研究事例10:RGV感染鱼类细胞引起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208

第四节 蛙病毒属病毒的复制周期214

第五节 水生动物虹彩病毒的分子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特征216

参考文献223

第四篇 水生爬行动物病毒及病毒病第十九章 水生爬行动物病毒及病毒病233

第一节 水生爬行动物病毒种类233

第二节 绿海龟纤维状乳头瘤相关病毒236

第三节 其他水生爬行动物病毒238

第二十章 中华鳖病毒及病毒病241

第一节 中华鳖病毒的发现241

第二节 中华鳖病毒对鱼类细胞的感染及理化性质分析243

第三节 感病中华鳖的组织病理观察247

第四节 中华鳖病毒感染引起宿主死亡的细胞病理观察251

第五节 中华鳖病毒的血清学检测253

参考文献255

第五篇 水生无脊椎动物病毒及病毒病第二十一章 甲壳类动物(虾、蟹)病毒及病毒病261

第一节 对虾病毒及病毒病261

第二节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270

第三节 其他几种重要的对虾病毒273

第四节 蟹病毒及病毒病279

第二十二章 贝类动物病毒及病毒病281

第一节 贝类动物病毒的种类281

第二节 牡蛎疱疹病毒的三维结构与基因结构283

第三节 贝类动物病毒与人类病毒病286

参考文献287

第六篇 浮游病毒297

第二十三章 浮游病毒的生物多样性297

第一节 浮游病毒的基本概念297

第二节 浮游病毒的主要类群299

第三节 海洋浮游病毒种群及其基因组309

第二十四章 浮游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313

第一节 噬菌体(噬藻体)与宿主菌313

第二节 浮游病毒与人类健康314

第三节 浮游病毒的测定和分析方法315

第二十五章 中国浮游病毒的研究320

研究事例11:东湖浮游病毒的丰度、形态多样性及季节变化320

研究事例12:脉冲场凝胶电泳测定东湖浮游病毒基因组大小328

第二十六章 极端水环境中的浮游病毒330

第一节 种类、形态和特性330

第二节 古菌病毒及其基因组334

第三节 浮游病毒新成员338

参考文献341

第七篇 水生病毒生态353

第二十七章 病毒与水体因素的关系353

第一节 病毒病经水体传播353

第二节 影响水生病毒存活及感染的因素354

第二十八章 浮游病毒生态356

第一节 环境因素对浮游病毒的影响356

第二节 生态因素对浮游病毒丰度的影响358

第三节 浮游病毒的消长359

第四节 浮游病毒的生态效应361

第二十九章 水生低等脊椎动物病毒生态365

第一节 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365

第二节 病毒复制与水生低等脊椎动物疾病的发生368

参考文献370

第八篇 鱼类免疫及抗病毒作用377

第三十章 鱼类的免疫系统377

第一节 鱼类的免疫器官与组织377

第二节 鱼类免疫细胞381

第三十一章 鱼类免疫及抗病毒状态的形成384

第一节 鱼类的天然免疫384

第二节 干扰素及干扰素系统391

第三节 Toll蛋白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395

第四节 鱼类干扰素系统及抗病毒作用397

第五节 鱼类抗体与病毒疫苗398

第六节 RNA干扰与鱼类抗病毒防御机制400

参考文献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