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以案说法 物权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大鹏,宋孟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750871968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物权法-案例-分析-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以案说法 物权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则1
第一章 基本原则1
1.1 物权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1
1.2 物权法的调整范围有哪些3
1.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是什么4
1.4 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是否受到平等的保护5
1.5 什么是物权法定原则6
1.6 什么是物权的公示原则7
1.7 物权行使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8
1.8 物权的法律适用是怎样的10
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11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11
2.1 不动产物权的登记效力是什么11
2.2 不动产登记的机构以及登记规则是什么13
2.3 当事人申请登记,需要提交哪些材料14
2.4 登记机构的职责是什么15
2.5 对登记机构有哪些禁止性规定15
2.6 不动产物权自什么时候产生效力16
2.7 不动产物权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18
2.8 不动产物权归属和内容的依据是什么20
2.9 不动产权属证书与不动产登记不一致的怎么办22
2.10 登记资料是否对外公布23
2.11 不动产登记簿记载有错误的,当事人应当怎么办24
2.12 什么是预告登记制度25
2.13 当事人如果提供虚假材料进行登记,应当承担什么责任27
2.14 不动产登记怎样进行收费28
第二节 动产交付29
2.15 动产的公示原则是什么29
2.16 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登记效力是什么30
2.17 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当事人占有动产的,物权什么时候发生转移31
2.18 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别人占有动产的,当事人可以怎样取得物权33
2.19 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什么时候发生转移33
第三节 其他规定36
2.20 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变化的,什么时候发生效力36
2.21 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物权什么时候生效36
2.22 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物权什么时候消灭37
2.23 需要办理登记才能处分的不动产物权,如果没有登记,物权会不会发生效力39
第三章 物权的保护41
3.1 物权受到侵害,当事人可以请求哪些保护41
3.2 物权的权利归属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可以怎么做42
3.3 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当事人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权利42
3.4 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当事人享有哪些权利42
3.5 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当事人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权利43
3.6 物权受到侵害的,当事人可以怎样保护自己的权利44
3.7 物权保护的方式可不可以合并适用45
第二编 所有权46
第四章 一般规定46
4.1 所有人都享有哪些权利46
4.2 用益物权人与担保物权人应当怎样保护所有权人的利益47
4.3 国家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个人或者集体能不能享有49
4.4 在什么情况下,国家可以征用集体或者个人的不动产以及怎样进行补偿50
4.5 国家对耕地有哪些特殊保护措施51
4.6 在哪些紧急情况下,可以征用单位或者个人的财产52
第五章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53
5.1 什么是全民所有的财产53
5.2 矿藏、水流、海域属于谁所有53
5.3 国家所有的土地的范围是哪些54
5.4 哪些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55
5.5 哪些野生动植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55
5.6 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谁所有56
5.7 哪些文物属于国家所有56
5.8 国防资产属于谁所有57
5.9 国家机关对其直接支配的财产享有什么权利58
5.10 国有事业单位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什么权利58
5.11 谁对国家出资的企业行使权利59
5.12 物权法怎样保护国家的财产59
5.13 物权法对履行国有财产管理、监督职责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哪些要求61
5.14 集体享有哪些财产权65
5.15 农民集体对哪些财产享有所有权65
5.16 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怎样行使所有权67
5.17 城镇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由谁享有所有权67
5.18 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负有哪些义务68
5.19 物权法对集体所有的财产给予怎样的保护69
5.20 物权法对私人所有的财产怎样进行保护69
5.21 私人的哪些财产受法律保护70
5.22 物权法对私人的合法财产怎样给予保护71
5.23 企业出资人享有哪些权利71
5.24 企业法人对其财产享有哪些权利73
5.25 物权法对社会团体的财产怎样保护74
第六章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75
6.1 业主享有哪些权利75
6.2 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哪些权利77
6.3 业主对公有部分享有哪些权利78
6.4 建筑区划内哪些地方属于业主共有79
6.5 建筑区划内的车位属于谁所有80
6.6 业主委员会怎样产生81
6.7 哪些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81
6.8 业主负有哪些义务83
6.9 业主的利益受到业主委员会的侵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84
6.10 物权法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等作了哪些规定85
6.11 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怎样决定86
6.12 业主如何管理物业87
6.13 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的关系如何87
6.14 业主负有哪些义务88
第七章 相邻关系89
7.1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怎样处理相邻关系89
7.2 处理相邻关系的依据有哪些90
7.3 不动产权利人应怎样处理用水、排水关系90
7.4 不动产权利人应怎样处理通行关系91
7.5 不动产权利人应怎样处理相邻土地利用关系92
7.6 物权法对建筑物的建设标准有哪些规定92
7.7 不动产权利人都负有哪些义务93
第八章 共有96
8.1 当事人可不可以共同拥有财产96
8.2 按份共有人怎样对财产享有权利97
8.3 共同共有人怎样对财产享有权利98
8.4 共有人应当怎样管理共有财产99
8.5 共有人怎样处分共有财产100
8.6 共有财产的管理费用应当怎么分担100
8.7 共有财产的分割原则有哪些101
8.8 共有财产的分割方式有哪些102
8.9 共有人在其他共有人转让份额时,享有哪些权利103
8.10 共有财产产生的债权债务应当怎样承担104
8.11 共有人之间关系不明确的,共有关系是怎样的106
8.12 按份共有人份额不明确时,怎样确定各自的份额107
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108
9.1 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可不可以共同享有108
9.2 什么是善意取得108
9.3 遗失物可不可以使用善意取得110
9.4 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该动产上原有的权利是否还存在111
9.5 拾得遗失物后应当怎么办112
9.6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应当怎么办113
9.7 拾得人应当承担什么义务113
9.8 遗失物所有人应当履行什么义务114
9.9 遗失物发布公告六个月后无人认领的,应当怎么办115
9.10 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应当怎么办115
9.11 主物转让的,效力是否及于从物116
9.12 孳息应当由谁收取116
第三编 用益物权118
第十章 一般规定118
10.1 用益物权人享有什么权利118
10.2 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单位和个人可不可以取得用益物权119
10.3 国家对自然资源实行什么制度119
10.4 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时应当注意哪些事项120
10.5 用益物权人的财产被征收的,有没有权利获得补偿120
10.6 哪些自然资源使用权在物权法保护的范围之内121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123
11.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什么样的经营体制123
11.2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享有哪些权利124
11.3 土地的承包期限分别是多长124
11.4 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什么时候生效125
11.5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不可以转让承包经营权126
11.6 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的效力是什么127
11.7 承包期内,发包人可不可以调整承包地128
11.8 承包期内发包人可不可以收回承包地129
11.9 承包地被征收的,权利人可不可以获得补偿129
11.10 荒地等农村土地怎样承包130
第十二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131
12.1 国家所有的农用地实行承包经营的,应当怎么办131
12.2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哪些权利131
12.3 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设立132
12.4 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怎样取得133
12.5 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哪些133
12.6 建设用地使用权何时生效134
12.7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使用土地时负有哪些义务135
12.8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建造的建筑物的所有权属于谁136
12.9 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不可以变更137
12.10 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更的,应当怎样签订合同138
12.11 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更的是否需要登记138
12.12 建筑物变更所有人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否一并变更139
12.13 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更的,其上的建筑物是否一并变更139
12.14 建设用地国家可不可以提前收回140
12.15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怎么办141
12.16 建设用地消灭后出让人应当怎么办142
12.17 集体所有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应当怎么办143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144
13.1 宅基地使用权人享有什么权利144
13.2 宅基地使用权怎样取得、行使和转让145
13.3 宅基地使用权消灭的,当事人可以怎么办145
13.4 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或者消灭的怎么办147
第十四章 地役权149
14.1 什么是地役权149
14.2 订立地役权合同应当具备哪些条款151
14.3 地役权登记的效力是什么151
14.4 供役地权利人负有哪些义务152
14.5 地役权人在利用供役地时有哪些注意事项153
14.6 地役权的期限是多长154
14.7 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变化的,新承包人享有什么权利155
14.8 同一土地上用益物权和地役权可否同时存在156
14.9 地役权可不可以单独转让157
14.10 需役地以及需役地上的权利转让的,受让人享有什么权利159
14.11 供役地以及供役地上的权利转让的,受让人是否还承担相应义务160
14.12 供役地权利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地役权合同161
14.13 地役权发生变化的,是否应当登记161
第四编 担保物权162
第十五章 一般规定162
15.1 什么是担保物权162
15.2 债权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设立担保物权164
15.3 担保合同的效力是什么165
15.4 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是什么166
15.5 担保的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的,担保物权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67
15.6 在第三人提供担保的情况下,债权债务发生变化的,第三人是否还应承担责任168
15.7 在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情况下,应当怎样承担担保责任169
15.8 担保物权在什么情况下消灭169
15.9 担保法如果与物权法规定不同的,应当怎么办170
第十六章 抵押权171
第一节 一般抵押权171
16.1 什么是抵押权171
16.2 哪些财产可以抵押172
16.3 动产可不可以抵押173
16.4 以建筑物抵押的,其占有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否一并抵押174
16.5 乡镇、村企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怎样抵押174
16.6 哪些财产不得抵押175
16.7 抵押合同一般应当包括哪些内容177
16.8 抵押权人可不可以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177
16.9 哪些抵押物抵押后需要登记178
16.10 抵押登记的效力是什么179
16.11 动产抵押登记的效力是什么180
16.12 抵押前财产已经出租的怎么办181
16.13 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不可以转移财产182
16.14 抵押权可不可以单独转让183
16.15 抵押财产发生价值减少时怎么办184
16.16 抵押人放弃抵押权的,发生什么样的效力185
16.17 抵押权人可以怎样实现抵押权185
16.18 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设定抵押的,抵押财产什么时候确立188
16.19 抵押财产被扣押的,抵押权人可以行使什么权利190
16.20 抵押财产不够清偿债务的怎么办191
16.21 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怎样实现抵押权192
16.22 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后,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怎么办194
16.23 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有哪些特殊规定196
16.24 抵押权的行使期间有没有限制197
第二节 最高额抵押权198
16.25 什么是最高额抵押198
16.26 最高额抵押的债权确定前,可不可以转让部分债权201
16.27 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当事人可不可以协议变更债权的相关事项202
16.28 抵押权人的债权在什么情况下确定203
16.29 最高额抵押权适不适用一般抵押权的规定207
第十七章 质权209
第一节 动产质权209
17.1 什么是质权209
17.2 哪些动产不得进行质押210
17.3 质押合同一般包括哪些内容211
17.4 质权人和出质人可不可以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213
17.5 质权什么时候设立214
17.6 质权人可不可以收取质押财产的孳息215
17.7 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可不可以使用、处分质押财产215
17.8 质权人对质押财产负有哪些义务216
17.9 质押财产毁损或者价值减少的怎么办217
17.10 质权人造成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怎么办219
17.11 质权人放弃质权的产生什么效力220
17.12 质权在什么情况下消灭221
17.13 质权人怎样实现质权222
17.14 质押财产超出债权价值的怎么办223
17.15 可不可以设立最高额质权224
第二节 权利质权225
17.16 哪些权利可以作为质押物225
17.17 哪些质权应当订立书面合同231
17.18 质物先于债权到期的,应当怎么办233
17.19 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有哪些特殊规定234
17.20 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有哪些特殊规定236
17.21 以应收账款出质的,有哪些特殊规定237
17.22 权利质权可不可以适用动产质权的规定238
第十八章 留置权239
18.1 什么是留置权239
18.2 债权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留置债务人的财产242
18.3 哪些财产不得留置243
18.4 留置财产为可分物的,其价值应是多少244
18.5 留置权保管人的义务是什么245
18.6 留置权人有权获取孳息吗246
18.7 留置权实现的条件和方法是什么246
18.8 债务人什么情况下可以行使留置权247
18.9 留置财产变现后其价款是否全归债权人248
18.10 留置权人是否有比抵押权人、质权人更优先的受偿权利250
18.11 留置权何时消灭251
第五编 占有253
第十九章 占有253
19.1 基于合同关系等产生的占有,占有人享有哪些权利253
19.2 占有人占有的财产受到损害的,占有人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254
19.3 财产被占有人占有的,权利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55
19.4 财产遭受损害的,权利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56
19.5 占有的财产被他人侵害的,占有人可以怎么办258
附则260
地方性法规是否可以对不动产登记作出登记的规定260
物权法自什么时候开始实施260
附录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