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气相色谱及其分析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体清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15475·33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气相色谱及其分析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气相色谱分析法1
第一节气相气谱概述1
一色谱分析分类2
二气相色谱法的特点2
三气相色谱的发展动向3
第二节气相色谱法及其分离原理4
一气相色谱法的一般流程4
二气—固色谱法和气—液色谱法的基本原理5
三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术语6
第二章气相色谱仪的结构及其作用原理9
第一节 100型、102G型色谱仪的总体结构9
第二节气路流程及各主要部件在气路系统中的作用11
第三节关键气路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2
第四节载气柱后流速,平均流速的测定和计算。18
第五节仪器的安装与操作步骤20
一检测器的主要技术指标21
第六节检测器21
二灵敏度(应答值)的测定及计算方法23
三检测器的敏感度,最少检测量及最小检测浓度的计算26
四计算实例26
五热导池检测器27
六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37
七电子捕获检测器50
八火焰光度检测器54
九氢焰热离子化检测器54
第三章气相色谱固定相56
第一节气相色谱用的吸附剂56
一炭质吸附剂57
二氧化铝吸附剂57
三硅胶吸附剂58
四分子筛吸附剂58
二载体的分类59
一载体的要求59
第二节气相色谱用的载体(担体)59
三载体的性质或惰化处理62
四载体的选择64
第三节气相色谱固定液64
一气液平衡的物理化学原理64
二分配系数K68
三固定液和样品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71
四对固定液的要求79
五固定液的分类及选择80
第四章气相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法97
第一节气相色谱定性分析法97
一利用纯物质对照的定性分析法97
二利用保留值的经验规律定性法98
三利用文献保留数据的定性法99
四利用与其他物理方法结合定性100
五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原理定性100
一峰面积测量方法102
六利用检测器选择性定性102
第二节气相色谱定量方法102
二绝对校正因子及相对校正因子104
三几种常用的定量方法105
四影响定量准确度的各种因素110
第五章操作条件选择113
第一节塔板理论113
一二项式分配114
二塔板理论方程116
三塔板理论方程式的讨论117
四理论塔板数(n)的计算方法118
五有效理论塔板数n有效和有效理论塔板高度H有效的计算119
六评价色谱柱的二个指标120
第二节速率理论122
第三节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125
二毛细管柱的操作条件132
一毛细管柱速率方程132
第六章毛细管色谱法132
第一节毛细管色谱的基本原理132
第二节毛细管柱的制备134
一毛细管柱的拉制134
二毛细管柱的涂渍134
三经典壁涂毛细管柱135
四新型壁处理毛细管柱136
五填充毛细管柱138
六微型填充柱138
第三节仪器装置139
一入口分流器139
二柱后和检测系统139
第四节应用140
一反应色谱的特点144
二柱前反应144
第七章反应色谱144
第一节反应色谱法基本原理144
三柱后反应151
第二节反应色谱在元素分析上的应用153
一有机元素中碳、氢或氮的测定153
二用气相色谱技术进行氮的测定154
三用气相色谱技术进行氧的测定154
四其他元素的测定154
二羟基155
三氨基155
一活泼氢155
第三节反应色谱在功能团分析上的应用155
四烷氧基(-OR)、烷氮基(—H—N—R)、烷硫基(-SR)和烷硅基156
(-SiR)156
五羧酸基156
六?基(-SH)157
七不饱和键157
八水分158
一裂解色谱的特点159
第一节裂解色谱基本原理和裂解器159
第八章裂解色谱及其在高聚物分析上的应用、159
二高分子的热裂解160
三影响裂解反应的因素162
四裂解器164
第二节应用169
一实验条件的确定169
二高聚物的鉴定169
三均聚共混物与共聚物的鉴别171
四共聚物组成定量分析172
五高聚物微观结构的研究175
六其他方面的应用179
附录三热导池检测器的校正因子201
附录四氢焰离子化检测的校正因子209
附录五国内外载体和吸附剂216
附录六气相色谱固定液233
第九章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282
第一节概述282
一保留温度及其他保留值284
第二节程序升温的基本理论284
二保留温度与碳数关系285
三保留温度与沸点关系285
四保留温度与其他操作条件的关系287
第三节程序升温操作条件的选择287
一柱效率的评价288
二操作条件的选择289
一程序升温色谱流程290
第四节程序升温色谱仪系统290
二载气纯化及控制291
四色谱炉291
三气化室、检测室要单独加热291
五程序升温控制器292
六高温固定液292
习题294
附录一不同温度下水蒸气的压力(毫米汞柱)298
附录二气体和有机蒸气的热传导率(105千卡/厘米.度.秒)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