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交通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交通社会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2311466.jpg)
- 谷中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5428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公共交通社会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交通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交通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
一、交通社会学的涵义2
二、交通社会学的学科特征3
三、交通社会学的研究对象5
第二节 交通社会学的研究任务与功能5
一、交通社会学的研究内容6
二、交通社会学的研究任务7
三、交通社会学的主要功能10
一、交通本能行为原理12
第三节 交通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观点12
二、交通空间转换原理13
三、交通系统生成原理14
四、交通因人分布原理15
五、交通双重效益原理16
第四节 交通社会学与相关学科17
一、交通社会学与哲学17
二、交通社会学与社会学18
三、交通社会学与交通科学20
四、交通社会学与自然科学20
一、交通的涵义22
第二章 交通的社会功能与发展动力22
第一节 交通的涵义和社会特征22
二、交通的社会特征25
第二节 交通的社会功能29
一、文化交流功能29
二、发展经济功能30
三、政权巩固功能32
四、社会运行功能36
第三节 交通发展的动力系统40
一、交通发展的人文条件40
二、交通发展的经济条件42
三、交通发展的科技条件47
四、交通发展的政治条件48
五、交通发展的地理因素49
第三章 交通的类型与系统要素51
第一节 交通的基本类型51
一、交通的历史类型51
二、交通的主体类型53
三、交通的客体类型55
四、交通的线路类型57
第二节 交通系统的内在要素59
一、交通工具60
二、交通主客体71
三、交通线路与设施74
第四章 交通系统的社会学分析79
第一节 交通方式的内在关系79
一、交通方式的互补共生关系80
二、交通方式的运行共性关系81
三、交通方式的运量分配关系82
四、交通方式的协作联运关系83
一、交通结构和稳定性85
第二节 交通系统的结构特征85
二、交通结构的层次性86
三、交通结构的发展性87
第三节 交通方式的系统功能88
一、铁路交通方式的系统功能88
二、公路交通方式的系统功能93
三、水路交通方式的系统功能96
四、航空交通方式的系统功能98
五、管道运输方式的系统功能99
六、通讯传输方式的系统功能100
一、交通市场的含义102
第五章 交通市场102
第一节 交通市场概述102
二、交通市场的特征与类型104
三、交通服务的供求分析105
第二节 交通市场的切分108
一、交通方式的价格竞争108
二、交通方式的服务质量竞争110
三、交通方式的服务创新竞争111
四、交通方式的推销竞争111
第三节 交通服务目标市场的确定114
二、交通服务目标市场的调查115
一、确立交通服务目标市场的重要性115
三、交通服务市场细分116
四、交通服务目标市场的选择119
五、交通服务市场定位120
第六章 交通文化123
第一节 交通系统的物质文化123
一、园艺社会的交通系统的物质文化124
二、前农业社会的交通系统的物质文化126
三、后农业社会的交通系统的物质文化128
四、工业社会的交通系统的物质文化129
一、交通的强制性规范文化131
第二节 交通规范文化131
二、交通的非强制性规范文化134
三、交通符号文化146
第三节 交通认知文化149
一、交通的概念体系150
二、交通价值观151
三、交通常识152
第七章 交通与人的协和运行154
第一节 交通的社会公众形象154
一、民众对交通的认识154
二、民众对交通方式的出行选择156
三、领导人物对交通的认识及其交通决策157
第二节 交通与人的发展158
一、交通是实现个人社会化的物质工具159
二、交通为人生需求的满足提供条件159
三、交通是提高个人生存技能的支持系统162
第三节 人的交通权问题164
一、农业社会的交通权问题164
二、工业社会的交通权问题166
三、现代社会的交通权问题167
第一节 交通对政府的社会价值175
第八章 交通与政府的价值关系175
一、成为政府的职能部门176
二、充任政府的治国手段178
三、政府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途径180
四、政府发展经济的先行官183
第二节 政府对交通的社会价值187
一、促进交通社会化188
二、促进交通现代化192
第三节 政府介入交通系统的方式198
一、对交通企业的经管方式198
二、对交通部门的行政管理方式200
第九章 交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202
第一节 交通与社区发展203
一、交通状况对社区发展速度的影响203
二、交通状况对社区文化的影响206
三、交通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208
第二节 交通与社会全球化趋势211
一、交通与经济全球化211
二、交通与文化全球化215
第三节 交通与网络社会218
一、网络社会的交通特性218
二、电子网络的社会作用219
三、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222
第十章 交通问题225
第一节 交通落后225
一、交通落后的表征226
二、交通落后的致因230
三、交通落后问题的治理措施232
第二节 交通公害问题235
一、交通公害概述235
二、交通公害的表现及其致因236
三、交通公害的治理238
第三节 交通事故241
一、交通事故概述241
二、交通事故的表现245
三、交通事故的预防248
第十一章 交通社会学的调查研究及其方法252
第一节 交通社会学研究的思维方法252
一、因果分析法252
二、必然与偶然统一分析法253
三、系统分析法254
四、主体性分析法255
一、交通现象的探索性调研256
第二节 交通社会学的调研类型256
二、交通现象的描述性调研258
三、交通现象的解释性调研258
第三节 交通现象的主要调查方法259
一、抽样调查259
二、重点调查266
三、典型调查267
四、个案调查269
第四节 交通现象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269
一、OD调查269
二、交通流调查271
三、交通安全管理状况调查273
四、交通运输市场调查274
第五节 交通社会学的研究程序275
一、选题275
二、计划276
三、实施277
四、总结278
主要参考文献281
附录一 随机数字表284
附录二 交通大事记287
后记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