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计划与交通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计划与交通网](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2314399.jpg)
- 张烈编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
- ISBN:
- 出版时间:1955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计划与交通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本概念1
1-1 城市计划与交通网概念1
1-2 苏联城市建设的成就与特点3
1-3 我国一般旧城市的建立基础4
1-4 我国在租界时代城市的建立基础5
1-5 我国今後城市建设展望与计划工作要点7
第二章 资本主义城市建设的矛盾和缺点8
2-1 乱堆杂凑的发展8
2-2 形式主义与狭隘实用主义9
2-3 改良计划的碰壁11
2-4 纯防空观点的虚幻12
2-5 城乡对立的现实模型13
2-6 阶级划分与种族歧视14
2-7 地区生硬地割裂14
2-8 市内运输的巨大浪费15
2-9 车祸与阻塞束手无策16
2-10 道路功能的突出矛盾17
2-11 贫民窟的蔓延与颓废区的破烂19
2-12 只重工业企业不重人21
2-13 人与自然隔离建筑文物亦遭毁坏21
第三章 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方法23
3-1 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23
3-2 充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26
3-3 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区域整个国家)在统一的部署下计划27
3-4 将无形态的城市改建为有机联系体28
3-5 经济核算提高为城市建设中富有创造性的问题29
3-6 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艺术建设综合体来处理32
3-7 构图设计具有明确的中心思想34
第四章 工业中心的区域计划36
4-1 工业中心区域的形成36
4-2 工业中心的区域计划示例37
4-3 区域计划中的基本前提——配合与协作40
第五章 城市计划的准备工作与工作阶段43
5-1 城市计划工作的任务与要求43
5-2 调查研究勘察与测量44
5-3 人口计算与城市分类45
5-4 城市计划的阶段与内容50
第六章 城市用地的区划与选择56
6-1 城市的成长因素56
6-2 城市的职能区划分56
6-3 工业区的用地选择58
6-4 工厂建筑基地的位置比较63
6-5 大企业对於城市用地的特殊要求65
6-6 居住区的用地选择67
第七章 城市中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布置71
7-1 布置的基本前提71
7-2 工业区与居住区布置上的协调性71
7-3 工业区与居住区位置上的配合性74
7-4 工业居住布置与整个城市发展的紧凑性75
7-5 工业区与居住区各种不同的布置方式77
7-6 工业区与居住区的相互位置与交通联系81
7-7 城市中工业区与居住区的综合布置86
7-8 城市改建扩建或重建的综合性计划实例91
7-9 结语97
第八章 对外运输枢纽站与运输线路的敷设98
8-1 铁路枢纽站的布置98
8-2 工业企业厂地的运输系统100
8-3 内河与海港的港口布置103
8-4 航空站场的布置105
8-5 汽车站场的布置107
8-6 联接城外各主要点的急行道路107
8-7 各种运输线在大城市中的配合113
第九章 城市建设定额与居住区用地的计算116
9-1 城市建设的几项主要定额116
9-2 城市居住区用地的各项计算117
9-3 新城市居住区用地面积的计算方法举例121
9-4 五十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用地平衡值123
第十章 现有城市改建的潜在可能性分析125
10-1 城市现状图的应用125
10-2 人口密度与居住用地各因素间的关系125
10-3 街坊面积以及街道面积与公用事业设备间的关系126
10-4 街坊的建筑方式与规划方式的分析128
10-5 居住面积密度与居住面积价值的分析130
10-6 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密度与人口密度的分析132
10-7 城市全部用地上建筑改建措施的确定135
第十一章 城市扩建新建的发展用地研究136
11-1 城市现有条件对发展的影响136
11-2 城市现有物质基础的利用138
11-3 工厂散布有毒气体地区的提防140
12-1 城市组织的各种形式145
12-2 环状城市的构体图145
第十二章 城市建筑结构的平面与立面145
12-3 卫星状城市的构体图148
12-4 带状城市的构体图150
12-5 带状城市设计的特异点154
12-6 城市建筑立面规划的基本方法156
12-7 城市建筑立面规划的艺术处理157
12-8 临时性建筑与永久性建筑的规划160
13-1 城市地区的编组方法162
第十三章 城市地区编组及街坊与中心点的规划162
13-2 旧城市改建的地区编组计划166
13-3 街坊的面积及坊内道路网与建筑布置167
13-4 独院建筑街坊与大型地界街坊173
13-5 工人村与别墅村176
13-6 城市中心点的地址选择178
13-7 城市中心点的构造核与构造轴180
13-8 城市中绿地系统的配置182
14-1 城市道路的性质与任务185
第十四章 道路系统与干道网设计185
14-2 城市道路的种类及其特徵187
14-3 主要人流方向与干道的初步定线192
14-4 城市干道网的设计原理195
14-5 新城市与旧城市的干道网设计207
14-6 街道网的各种规划方式217
14-7 城市道路的形势设计222
第十五章 城市运输与运输网设计226
15-1 城市居民的流动旅程226
15-2 城市客流的数量与流动方向229
15-3 城市运输网的密度231
15-4 运输网上的运输工作量234
15-5 运输网上的客运车辆需要量235
15-6 运输网各路段上的客流量及客流分布238
15-7 城市运输网上各种客运路线的敷设243
16-1 城市广场的系统与一般面积248
第十六章 广场系统与广场设计248
16-2 城市中央广场与区中心广场249
16-3 集会广场与休息广场252
16-4 交通广场设计255
16-5 交通广场的变化式样259
16-6 配合街道网改造与适应各种车流的交通广场260
16-7 站前广场设计263
16-8 市场广场展览广场与厂前广场266
16-9 桥头广场设计267
第十七章 城郊地区与乡村集体农庄的规划270
17-1 郊区的特点与规划要素270
17-2 郊区建筑的规划组织272
17-3 郊区农业用地的组织276
17-4 乡村集体农庄与农庄中心的规划276
17-5 乡村集体农庄与农庄中心规划的范例279
17-6 集体农庄组合的农业城市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