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南屯昌闽语语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海南屯昌闽语语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2319381.jpg)
- 钱奠香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8476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海南屯昌闽语语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概况及本文研究对象和方法1
1.1.1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概况1
第一章 概述1
1.1.2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
1.1.3 语料来源及体例说明2
1.2 屯昌方言人文概况及音系3
1.2.1 人文概况3
1.2.2 屯昌方言的声韵调3
1.2.2.1 声母,16个,包括零声母3
1.2.2.2 韵母,46个4
1.2.2.3 声调,共有8个单字调5
1.2.2.4 连读变调6
2.1 名词的语法特点及分类9
第二章 名词9
2.2 名词的语法功能11
2.3 指称性别的名词12
2.3.1 雄性性别词12
2.3.2 雌性性别词13
2.4 名词语缀13
2.4.1 前缀14
2.4.2 后缀14
2.5 名词的特殊构成16
2.5.1 逆序词17
2.5.2 兼类词17
2.5.3 外来词19
2.5.4 名词的并举遍称20
3.1 指示代词22
3.1.1 指别人、事物的代词23
3.1.1.1 “(这/许)(+数)(+量)(+名)”的省略23
3.1.1.2 屯昌方言的“妚”字25
3.1.1.3 这?、(许)?27
3.1.2 其他指示代词29
3.1.2.1 时间指示代词29
3.1.2.2 方位处所指示代词30
3.1.2.3 方式指示代词32
3.1.2.4 程度指示代词32
第三章 代词33
3.2 人称代词33
3.2.1 三身代词34
3.2.2 其他人称代词35
3.3 疑问代词36
3.3.1 底37
3.3.2 乜38
3.3.3 “怎”和“夥”39
3.4 馀论40
第四章 数量词42
4.1 数词42
4.1.1 数字的训读和文白异读42
4.1.2 数词的省略以及“一”和“十”的省略性音变44
4.1.3 “几”“外”和“零”的用法区别46
4.2 量词47
4.2.1 与共同语基本相同的量词47
4.2.2 与共同语词形相同但配搭有别的量词48
4.2.3 屯昌方言特有的量词49
4.3 屯昌方言数量词的使用特点51
4.3.1 数量词的省略52
4.3.2 非常量表达法53
4.3.3 周遍表达法55
4.3.4 量词“枚”的特殊用法56
4.3.5 量词作为语素与其他词类组合57
第五章 动词59
5.1 助动词59
5.2 动词重叠的形式63
5.2.1 基本的重叠形式——VV式64
5.2.2 其他重叠形式64
5.2.3.1 状态动词、助动词的特殊变调66
5.2.3 几个特殊动词的重叠形式66
5.2.3.2 否定词“无”的重叠形式67
5.3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69
5.3.1 一般动作动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69
5.3.2 状态动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71
5.3.3 修饰名词时动词不重叠的情况72
第六章 形容词74
6.1 形容词的构成74
6.1.1 单纯词74
6.1.2 复合词75
6.1.3 附缀词76
6.1.4 屯昌方言形容词三音节和四音节的重叠式76
6.2.1 “谓+名”式形容词的分类78
6.2 “谓+名”式形容词及其语法功能分布78
6.2.2 “谓+名”式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分布79
6.3 形容词重叠式修饰语的特殊格式及其特殊位置82
6.3.1 形容词重叠式修饰语的三种特殊格式83
6.3.2 修饰语出现的两种位置以及两种后置修饰语84
6.3.2.1 修饰语出现的两种位置84
6.3.2.2 两种后置修饰语85
6.3.2.3 描述性后置修饰语和描述性谓语的判别87
第七章 象声词90
7.1 象声词出现的格式及其语法功能90
7.2 象声词修饰名词时的使用情况92
8.1 范围副词95
8.1.1 表示单独95
第八章 副词95
8.1.2 表示共同96
8.1.3 表示追加98
8.2 程度副词99
8.2.1 表示极度99
8.2.2 表示高度100
8.2.3 表示比较度101
8.2.4 表示弱度102
8.3 时间副词103
8.3.1 表示过去103
8.3.2 表示同时104
8.3.3 表示将来105
8.3.4 表示重复106
8.4.2 表示巧合107
8.4.1 表示侥幸107
8.4 情态副词107
8.4.3 表示沿袭108
8.4.4 表示故作109
8.4.5 表示缓慢109
8.4.6 表示快疾110
8.4.7 表示顺便110
8.4.8 表示归结110
8.5 判断副词111
8.5.1 表示肯定111
8.5.2 表示否定111
8.5.3 表示必然113
8.5.4 表示或然114
第九章 介词115
9.1 屯昌方言的介词系统115
9.2 屯昌方言介词的用法117
9.2.1 时间处所介词的用法117
9.2.1.1 住117
9.2.1.2 趁118
9.2.1.3 去119
9.2.1.4 遘120
9.2.2 施受工具介词的用法121
9.2.2.1 要、听121
9.2.2.2 揿、牵122
9.2.2.3 要、使、担、衔123
9.2.3.1 凑、共124
9.2.3 异同相关介词的用法124
9.2.3.2 过125
9.2.3.3 在、任、任在126
9.2.3.4 其他表异同相关的介词126
9.3 小结127
第十章 连词及复句表达128
10.1 联合关系130
10.1.1 并列关系130
10.1.2 承接关系132
10.1.3 递进关系132
10.1.4 选择关系133
10.2 偏正关系133
10.2.1 因果关系134
10.2.2 转折关系135
10.2.3 条件关系136
10.2.4 假设关系137
10.2.5 让步关系138
10.2.6 取舍关系139
10.2.7 目的关系140
10.2.8 时间关系140
10.2.9 连锁关系140
10.3 小结141
第十一章 助词142
11.1 结构助词142
11.1.1 状语中的结构助词142
11.1.2 定语中的结构助词144
11.1.2.1 状态词标志144
11.1.2.2 转指标记146
11.1.2.3 定中结构标记148
11.1.3 补语中的结构助词148
11.1.3.1 可能补语标记148
11.1.3.2 状态补语150
11.1.3.3 程度补语152
11.1.4 小结153
11.2 动态助词154
11.3 语气助词157
第十二章 特殊句式166
12.1 处置式166
12.1.1 简单主谓句166
12.1.2 兼语句168
12.1.3 重动句170
12.1.4 连动句171
12.1.5 “揿/牵”字句172
12.1.6 五种处置式的相互差别175
12.2 疑问句178
12.2.1 是非问178
12.2.2 选择问180
12.2.3 正反问180
12.3 比较句181
12.3.1 等比句182
12.3.2 差比句183
12.4 句末特殊语法成分185
12.4.1 “凑”字句185
12.4.2 “惊”字句187
12.4.3 “讲”字句188
12.4.4 “是”字句189
第十三章 综合讨论191
13.1 关于动词重叠191
13.2 关于定语后置194
13.3 关于处置式的表达196
13.4 关于是非问句的表达200
13.5 几点结论201
附录 试析汉语方言动词重叠表义差异的深层原因203
引言203
1.两种量和五个可能的关注时点204
2.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关注的时点及其表义特征208
3.1.1 VV式(或者V—V式)211
3.1 动词重叠表短时、尝试211
3.汉语方言动词重叠表义差异的原因初探211
3.1.2 VV子/VV儿212
3.1.3 V一下/V下212
3.2 动词重叠表反复214
3.2.1 VV/VVV/VVVV214
3.2.2 V倒V倒/V哒V哒/V下V下/VV下/V下V216
3.2.3 其他表反复持续的动词重叠格式217
3.3 方言动词重叠特殊用法的语义分析218
3.3.1 动词重叠表状态描述219
3.3.2 动词重叠表接连发生221
4.结语223
附图屯昌县简图224
主要参考文献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