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东通史 秦汉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山东通史 秦汉卷
  • 安作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478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2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568页
  • 主题词:山东省-地方史-秦汉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山东通史 秦汉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通纪11

一 秦朝统治下的山东11

(一)秦朝统治山东的措施11

(二)秦始皇帝的五次东巡14

二 秦末山东境内的农民起义与田氏复国运动17

(一)山东境内的农民起义17

(二)田氏起兵与田齐复国20

三 汉初曹参治齐与诸侯王国的变迁24

(一)韩信东征和盘踞齐国24

(二)刘肥封王和曹参治齐28

(三)继起的山东诸侯王国32

(四)三齐之乱及其平定35

四 武帝封禅泰山与山东方士38

(一)武帝九巡山东和六封泰山38

(二)山东方士的求仙活动42

五 西汉中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山东吏治45

(一)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昌邑王立废之争45

(二)昭宣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与山东吏治49

(三)西汉末年农民生活的困苦与农民起义53

六 王莽改制与赤眉军起义61

(一)王莽改制前后的山东社会矛盾61

(二)赤眉军起义及其西征64

七 东汉初年的山东政局69

(一)割据势力的兴起和灭亡69

(二)东汉初年的山东社会状况72

(三)封土狭小的诸侯王国74

八 豪族地主势力的发展78

(一)度田失败所透露的信息78

(二)山东世家豪族的形成80

(三)豪族地主的田庄经济82

九 东汉后期的山东农民起义85

(一)此起彼伏的农民武装斗争85

(二)独树一帜的青州黄巾军88

一○ 汉末山东的割据混战93

典志98

一 政区98

(一)郡县98

(二)封国117

(三)州域沿革133

二 职官135

(一)山东地方行政职官135

(二)山东封国职官153

三 食货161

(一)农业162

(二)手工业165

(三)商业172

四 河渠178

(一)黄河178

(二)水利182

五 教育183

(一)教育圣地——曲阜183

(二)官学与私学教育187

(三)齐学与鲁学192

六 学术207

(一)百家学派208

(二)儒家传经209

(三)五经博士212

(四)经学成就214

(五)学术特征216

七 文学219

(一)诗歌219

(二)散文223

(三)辞赋227

(四)小说230

八 艺术233

(一)秦汉碑刻233

(二)汉画像石235

(三)帛画壁画241

(四)乐舞百戏243

(五)建筑艺术246

九 风俗250

(一)齐俗252

(二)鲁俗261

一○ 文献264

(一)经264

(二)史268

(三)子272

(四)集274

列传275

一 徐福275

二 孔甲、叔孙通276

(一)孔甲276

(二)叔孙通280

三 伏胜(湛、隆、恭、无忌)283

四 娄敬289

五 周仁、尹齐292

(一)周仁292

(二)尹齐293

六 公孙弘294

七 兒宽299

八 主父偃302

九 终军305

一○ 东方朔308

一一 车千秋、王313

(一)车千秋313

(二)王316

一二 龚遂317

一三 王吉(附王骏、王崇)320

一四 贡禹322

一五 韦贤、韦玄成326

(一)韦贤326

(二)韦玄成326

一六 魏相329

一七 丙吉332

一八 于定国336

一九 萧望之337

二○ 匡衡343

二一 陈汤349

二二 朱云354

二三 诸葛丰、王章357

(一)诸葛丰357

(二)王章359

二四 疏广、郑弘、郑崇、毋将隆362

(一)疏广362

(二)郑弘363

(三)郑崇364

(四)毋将隆364

二五 薛宣366

二六 孔光、马宫369

(一)孔光369

(二)马宫372

二七 师丹373

二八 李忠、王良、牟融375

(一)李忠375

(二)王良376

(三)牟融378

二九 吴良、承宫、寒朗378

(一)吴良378

(二)承宫380

(三)寒朗381

三○ 王望、郑均、魏霸383

(一)王望383

(二)郑均383

(三)魏霸384

三一 郎?、襄楷385

(一)郎?385

(二)襄楷387

三二 滕抚、度尚389

(一)滕抚389

(二)度尚390

三三 王龚、王畅393

(一)王龚393

(二)王畅394

三四 羊陟、羊续395

(一)羊陟395

(二)羊续396

三五 张俭、刘梁、谢弼398

(一)张俭398

(二)刘梁400

(三)谢弼401

三六 贾琮、刘宠402

(一)贾琮402

(二)刘宠403

三七 郑玄405

三八 孔融、祢衡409

(一)孔融409

(二)祢衡414

三九 仲长统416

四○ 儒林一 《诗》家420

(一)浮丘伯421

(二)申培422

(三)王式424

(四)高诩426

(五)魏应426

(六)辕固427

(七)张匡428

(八)卫宏428

四一 儒林二 《书》家430

(一)欧阳和伯(高、地馀、歙)430

(二)林尊432

(三)牟长432

(四)夏侯始昌432

(五)夏侯胜433

(六)周堪435

(七)张驯437

(八)夏侯建437

(九)孔安国438

(一○)孔僖(季彦)439

四二 儒林三 《礼》家441

(一)高堂生、徐生441

(二)后仓442

(三)曹充443

(四)曹褒443

四三 儒林四 《易》家446

(一)田何446

(二)孟喜447

(三)梁丘贺448

(四)费直、王璜450

(五)孙期451

四四 儒林五 《春秋》家452

(一)瑕丘江公(江生)452

(二)房凤455

(三)胡母生455

(四)眭弘456

(五)颜安乐457

(六)丁恭458

(七)甄宇459

(八)周泽459

(九)何休460

四五 科技462

(一)仓公462

(二)汜胜之466

(三)刘洪469

四六 方术470

(一)公沙穆470

(二)赵彦472

(三)单飏472

(四)蓟子训473

(五)王和平474

四七 辩士474

(一)公孙玃474

(二)邹阳475

(三)田生479

(四)东郭先生480

四八 高士481

(一)逢萌481

(二)戴封482

(三)刘毅484

四九 侠义485

(一)朱家485

(二)范式487

五○ 孝悌488

(一)淳于恭488

(二)江革489

(三)魏谭490

(四)兒萌491

(五)董永491

五一 后妃492

(一)吕后492

(二)戚夫人500

(三)宣帝许后502

(四)成帝许后504

(五)丁姬506

五二 外戚507

(一)许广汉507

(二)史丹508

五三 宦官510

(一)石显510

(二)侯览516

主要参考文献520

初版后记526

增订本后记5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