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
  • 沈德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3842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044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10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刑事证据原理3

第一章 刑事证据制度的沿革3

引言3

第一节 中国证据制度史5

一、中国古代证据制度的特点与种类5

二、中国古代证据制度的形成20

第二节 两大法系证据制度沿革30

一、普通法系国家证据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32

二、大陆法系国家证据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44

第三节 普通法系证据法学理论的发展51

一、19世纪以前普通法系证据法学理论的萌芽51

二、19世纪普通法系证据法学理论的进步53

三、20世纪普通法系证据法学理论的发展60

第四节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法典化进程62

一、法典编纂的推动力62

二、通往联邦最高法院之路63

三、立法机关的反响65

四、联邦证据规则的未来66

五、联邦证据规则修正案68

相关文献索引69

第二章 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72

引言72

第一节 有关认识论地位的争论75

一、认识论是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75

二、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81

第二节 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99

一、诉讼活动与认识活动99

二、客观真实与证据规则的工具价值107

三、质疑所谓“形式理性”观念111

四、证据法学理论基础之我见114

相关文献索引131

第三章 刑事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133

第一节 无罪推定原则133

引言133

一、联合国公约与无罪推定135

二、论我国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146

三、我国台湾学者论无罪推定原则151

引言154

第二节 证据裁判原则154

一、证据裁判原则156

二、台湾学者论证据裁判主义160

三、日本学者论证据裁判主义163

第三节 直接言词原则168

引言168

一、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170

二、台湾学者论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182

引言188

第四节 自由心证原则188

一、自由心证词源考190

二、自由心证原则的历史由来192

三、自由心证的自由与不自由207

四、我国台湾学者论自由心证原则228

五、维辛斯基论自由心证238

六、德国学者论自由心证268

相关文献索引278

一、证据概念误区的表象289

第一节 证据概念辨析289

第四章 刑事证据概述289

第二编 刑事诉讼证据289

二、证据概念误区的症结293

三、证据概念的反思299

第二节 证据的性质及其过程305

一、收集过程:包括主张过程及立证过程308

二、采证过程:包括决定过程及调查过程309

三、断证过程:包括判断过程及认定过程310

第三节 法国学者论刑事证据310

一、查明事实真相的愿望313

二、对于合理性的担心320

相关文献索引326

第五章 刑事证据的属性329

引言329

第一节 证据能力332

一、证据能力(证据适格性)332

二、日本学者论证据的可采性344

第二节 证明力353

一、证据证明力判断方式之演进353

二、证明力之判断360

一、证据力和证据能力关系概述364

第三节 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关系364

二、证据能力对证明力的影响366

三、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辨析378

相关文献索引387

第六章 证据的种类与分类389

第一节 证据种类与分类389

引言389

一、证人证言之证据能力与证据力391

二、供述证据之真实性及其担保414

三、情况证据之比较研究428

引言443

第二节 科技证据443

一、DNA证据446

二、测谎证据457

三、监听证据464

相关文献索引476

第七章 证据规则484

引言484

第一节 证据规则概述486

一、外国证据规则的立法及发展486

二、我国构建证据规则的视角调整493

三、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建构510

第二节 相关性规则521

一、台湾学者论关联性法则521

二、美国学者论相关性523

第三节 传闻证据规则538

一、传闻证据之比较研究538

二、美国传闻证据规则552

第四节 自白规则572

一、英美证据法上的自白规则572

二、日本刑事自白法则577

三、日本学者论共犯人的供述588

第五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592

一、违法搜索扣押证据之排除592

二、违法搜索与证据禁止632

相关文献索引657

第三编 刑事诉讼证明667

第八章 刑事诉讼证明667

引言667

引言670

第一节 证明对象(要证事实)670

一、事实之假定674

二、要证事实677

三、证明之对象679

第二节 证明方法695

一、事实695

二、法规744

三、德国与英美证明原则之比较745

第三节 证明标准751

引言751

一、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755

二、诉讼客观真实769

三、法律真实780

四、司法证明的目的是客观真实,标准是法律真实791

第四节 证明责任800

引言800

一、举证责任论803

二、英美法刑事举证责任理论842

相关文献索引866

一、证据收集877

第九章 刑事诉讼证明的程序性问题877

第一节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877

二、证据保全886

第二节 证据开示程序890

引言890

一、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研究892

二、英美刑事证据展示制度之比较920

第三节 证人出庭作证程序942

引言942

一、中国作证制度之三大怪现状评析944

二、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程序设计与论证951

三、证人拒证权976

第四节 证据调查1023

一、证据调查的概念和基本方式1023

二、两大法系主要国家证据调查立法例1025

三、我国现有的证据调查方式1028

相关文献索引1032

后记10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