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设计](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2336454.jpg)
- 林晋祥译 著
- 出版社: 正言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67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 基本设计原则1
1 土壤、岩石及水2
1-1 土壤的组成3
1-2 孔隙比、含水量及单位重间之关系3
1-3 土壤之工程性质5
1-4 土壤的颗粒大小7
1-5 剪力强度8
1-6 透水系数9
1-7 粒性土之工程性质11
1-8 粘性土之工程性质13
1-9 粉土与黄土之工程性质19
1-10 有机土之工程特性20
1-11 岩石之工程性质21
1-12 火成岩与变质岩之代表性工程特性23
1-13 水成岩之工程特性23
1-14 地下水与其相关现象24
2 土壤勘探31
2-1 勘探的目的31
2-2 勘探计划的制定32
2-3 现成资料32
2-4 踏勘33
2-5 初步设计数据34
2-6 钻孔、取样与试验的通用方法34
2-7 标准贯入试验40
2-8 薄壁取土管采样43
2-9 十字剪力试验45
2-10 钻孔数目45
2-11 钻探深度45
2-12 量度地下水位46
2-13 地质剖面图:土壤剖面图48
2-14 一般土壤试验49
2-15 土壤勘探计划例52
3 载重、承载力与沈陷57
3-1 载重的种类57
3-2 载重计算59
3-3 承载力60
3-4 发生沈陷的原因63
3-5 压密63
3-6 不均匀沈陷66
3-7 沈陷分析中载重的计算68
3-8 沈陷造成的裂缝69
3-9 以压实方法改良承载力70
4 侧压力75
4-1 基本观念75
4-2 土压力理论78
4-3 Rankine理论78
4-4 楔形块理论80
4-5 Hansen理论86
4-6 土压力计算中所须土壤性质的求法87
4-7 过度压实87
4-8 渗透水压87
4-9 负荷载重89
4-10 冰推作用92
4-11 地震时之土压力93
4-12 波浪压力94
4-13 其他侧压力96
5 基础的排水与防水99
5-1 引言99
5-2 降低水位的方法99
5-3 开挖底部的稳定性104
5-4 基础排水105
5-5 选择滤层料的标准107
5-6 防水107
5-7 防湿109
5-8 阻水镶条110
第2部 基础工113
6 扩展基脚115
6-1 使用时机115
6-2 基脚的类型115
6-3 基脚的设计115
6-4 基脚深度117
6-5 基脚与筏形基础下的承载力118
6-6 基脚大小的尺度126
6-7 下层土所受的应力126
6-8 基脚沈陷130
6-9 偏心载重132
6-10 斜载重136
6-11 斜坡上基脚137
6-12 基脚的上拔力137
6-13 基脚的结构设计140
6-14 柱底对于基脚的固定性140
6-15 施工142
6-16 设计例145
7 连梁基脚、联合基脚、筏基础153
7-1 使用时机153
7-2 常见类型与配置方式154
7-3 连梁基脚的设计155
7-4 联合基脚与筏基础的设计方法161
7-5 联合基脚的设计163
7-6 筏基础之容许承载力178
7-7 筏基础之设计178
7-8 地基反力系数190
7-9 设计筏基础的通盘考虑194
7-10 筏基础的施工195
8 桩基础199
8-1 使用时机199
8-2 桩的类型199
8-3 木桩201
8-4 预铸混凝土桩203
8-5 场铸混凝土桩205
8-6 合成桩207
8-7 钢桩208
8-8 桩基的设计213
8-9 决定桩型与桩长214
8-10 桩的承载力215
8-11 桩距与群桩作用221
8-12 较深土层所受应力223
8-13 沈陷分析224
8-14 桩帽的设计227
8-15 上拔力229
8-16 侧向作用力230
8-17 斜桩232
8-18 桩面负摩擦力245
8-19 桩之试验246
8-20 桩基础的施工249
8-21 损坏、归位与打桩效应256
9 钻掘沈箱261
9-1 使用时机261
9-2 钻掘沈箱的类型263
9-3 钻掘沈箱的设计263
9-4 钻掘沈箱的承载力264
9-5 沈箱轴部的表面摩擦267
9-6 下层土壤所受应力268
9-7 钻掘沈箱的沈陷269
9-8 钻掘沈箱各部细部的设计269
9-9 弯矩与偏心矩275
9-10 钻掘沈箱所受水平推力277
9-11 钻掘沈箱的施工280
9-12 钻掘沈箱的施工问题286
9-13 设计例287
10 沈箱297
10-1 使用时机297
10-2 沈箱类型297
10-3 沈箱的形状与大小300
10-4 沈箱设计301
10-5 切土刃缘306
10-6 沈箱的施工307
10-7 砂岛法309
10-8 气压沈箱310
10-9 箱式沈箱313
第3部 挡土结构317
11 挡土墙319
11-1 使用时机319
11-2 挡土墙的主要类型319
11-3 挡土墙的设计321
11-4 挡土墙各部之比例322
11-5 土压力计算323
11-6 挡土墙的稳定分析327
11-7 各部的结构设计332
11-8 回填土之排水338
11-9 挡土墙的沈陷与倾斜341
11-10 挡土墙的施工342
11-11 设计例344
12 版桩墙357
12-1 使用时机357
12-2 版桩墙的一般类型357
12-3 版桩墙的一般类型361
12-4 钢版桩的耐久性362
12-5 版桩墙之设计364
12-6 作用于版桩墙上的侧压力365
12-7 悬臂式版桩墙之设计368
12-8 锚定式版桩墙之设计374
12-9 粘性土中版桩的稳定性378
12-10 Rowe氏弯矩折减理论379
12-11 拉杆与横梁381
12-12 减少侧压力的方法383
12-13 锚扣的类型383
12-14 锚墩的支承力384
12-15 锚墩位置387
12-16 版桩墙的施工388
12-17 设计例389
13 撑架围堰403
13-1 使用时机403
13-2 撑架围堰常见类型403
13-3 撑架围堰之设计405
13-4 作用于撑架围堰上之侧压力406
13-5 撑架围堰之各部409
13-6 撑架围堰的稳定性411
13-7 管涌414
13-8 设计例415
14 套圈式围堰425
14-1 常见的围堰类型425
14-2 套圈式围堰使用时机425
14-3 套圈式围堰常见类型427
14-4 套圈式围堰的各部429
14-5 套圈式围堰的设计430
14-6 填入土料的调查与试验431
14-7 围堰的平均宽度431
14-8 稳定分析—座于岩石上的围堰432
14-9 稳定分析—深土内之围堰435
14-10 Hansen氏套圈式围堰的稳定性理论437
14-11 互锁应力438
14-12 套圈式围堰的施工439
14-13 设计例441
附录447
A-1 土壤分类447
A-2 统一土壤分类法447
A-3 公路研究局(或AASHO)土壤分类法448
A-4 土壤学分类法448
A-5 依地质起源的土壤分类451
参考文献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