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研究
  • 刘文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9757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农民-城市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中国城市化的特殊性19

第一节 近现代城市化的一般规律19

一、城市与城市化19

二、城市化的本质28

三、城市化演进的一般规律32

第二节 中国城市化的曲折历程35

一、中国城市化的阶段划分36

二、对中国城市化的反思41

三、对中国城市化的总体评价51

第三节 制约城市化的制度因素62

一、户籍制度62

二、粮食统购统销制度66

三、土地制度69

第四节 探寻切实可行的中国城市化道路74

一、遵循城市化的一般规律74

二、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75

三、曲折的城市化道路积累的矛盾、问题和包含的风险81

第二章 中国农民的城市化84

第一节 农民是城市化的主体84

一、农民依然是中国人口的主体84

二、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的城市化87

第二节 农村工业化对农民城市化的促进90

一、农村工业化与农民城市化的特殊形式90

二、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民工增速减缓的悖论95

三、在维持城乡分离格局的基础上推进城市化102

四、农村工业化没有全面实现农民城市化107

五、乡镇企业不能有效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110

第三节 农民进城城市化112

一、农民进城是其城市化的一条途径112

二、农民工身份的特殊性对生活方式转变的阻抑114

三、农民工是农民城市化的过渡形式117

第四节 农民进城城市化模式存在潜在风险119

一、农民进城城市化偏向119

二、潜在的“城市病”将减缓城市化速度120

三、不容忽视的“农村病”加剧农民问题的严峻性124

四、避免陷入城市发展停滞、农村出现衰落的双重困境132

第三章 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进入新的阶段134

第一节 农民就地城市化是中国农民城市化的重要渠道134

一、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基本内容135

二、农民就地城市化缓解农民进城城市化的压力143

第二节 中国的特殊国情要求农民就地城市化148

一、农民问题的紧迫性148

二、改变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紧迫性167

三、农民问题的解决在于农民自身的转化174

第三节 农业与农民就地城市化178

一、农业仍然是基础产业178

二、农业积累用于农业自身发展187

第四节 农民就地城市化的现实性193

一、农民向农村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193

二、制度变迁和政策倾斜对农民就地城市化的促进196

三、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197

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化的带动199

五、为农民就地城市化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提高201

六、生活方式的渐变对农民就地城市化的促进204

第四章 农民就地城市化的途径209

第一节 发展现代农业209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209

二、现代农业的指标体系212

三、农业现代转型的理论214

四、中国农业现状和面临的挑战218

第二节 发展农业企业219

一、再造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219

二、农业企业与农业企业化223

三、发达国家的农业企业227

四、几个必须澄清的概念228

五、农业企业发展的条件、限制及合作制的必然239

六、农业企业化与农民就地城市化244

七、农业企业化实践例证245

第三节 发展农业企业集聚247

一、企业集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47

二、农业企业集聚是农业微观组织的再次创新249

三、企业集聚带动农民就地城市化251

第四节 小城镇建设254

一、小城镇对农民就地城市化的拉动255

二、小城镇的发展259

三、发展镇域经济260

四、相关制度改革263

五、小城镇建设中的政府职能264

第五章 建立完善适合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制度269

第一节 改革户籍制度269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现状270

二、户籍制度改革的实际效应低于政策预期273

三、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和实质275

四、户籍制度改革的前提276

五、户籍改革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277

六、小城镇户籍改革遇到的新问题279

七、户籍制度的渐进性改革与农民就地城市化281

第二节 改革土地制度283

一、农村家庭土地承包制的局限284

二、改革宅基地制度286

三、土地改革中政府的作用290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292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292

二、农村社会保障的内容293

三、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294

四、建立适应农民就地城市化的社会保障制度296

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运行机制299

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协调改革300

第四节 改革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301

一、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302

二、村民自治制度要适应农民就地城市化的要求303

三、保证村民自治的实施307

参考文献309

后记316

表1-1 中国与世界城市化起步时间比较53

表1-2 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57

表1-3 1949年主要工业产品与美国、印度比较76

表1-4 2007年世界平均、欧洲、北美、美国、英国、中国人口比较77

表1-5 “九五”以来全国就业情况78

表1-6 “十五”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80

表1-7 资源情况和世界平均水平的对比80

表1-8 部分国家城市化率从20%~40%时间比较82

表2-1 户籍农民数量变化情况85

表2-2 乡镇企业(1989-1991年)发展情况98

表2-3 全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100

表2-4 “十五”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比较126

表3-1 对中国未来人口的预测145

表3-2 农业发达国家农业经济活动人口与耕地面积150

表3-3 2006年各国谷物收获面积、总产量与单产情况对比151

表3-4 2006年农民收入组成152

表3-5 2008年农村、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及构成160

表3-6 2005年西部各省区市剩余劳动力分布表163

表3-7 2000年西部各省区市剩余劳动力分布表164

表3-8 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流向165

表3-9 农民人均纯收入、文化程度、城市化水平比较166

表3-10 钱纳里关于增长阶段的划分168

表3-11 “十五”以来三次产业对比情况169

表3-12 中国各地区工业化阶段比较(2005年)170

表3-13 2006年农村从业人员总量及构成174

表3-14 2000年以来中国财政收入和支农支出情况175

表3-15 2005年以来粮食产量与财政支农比较176

表3-16 农户数量变化情况177

表3-17 2005年美国等国人均谷物拥有量比较184

表3-18 农村劳动力本地非农转移情况194

表3-19 农民非农业收入情况195

表3-20 1小时内可达主要交通设施的小城镇比例201

表3-21 1小时内可达主要交通城市的小城镇比例201

表4-1 农业现代化的参考指标体系和标准214

表4-2 农业企业发展情况230

表4-3 农业企业与工业企业、建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的总产值231

表4-4 农业企业与工业企业、建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等产值对比233

表5-1 分城市类型福利提供与户籍改革进度282

表5-2 农村户籍人口就业和居住地点的分布288

图1-1 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34

图1-2 全国城市化水平变化情况37

图1-3 1950—1978年全国城镇人口增幅变化38

图1-4 改革开放后全国城市化水平变化情况39

图1-5 1800—2050年中国和世界城市化水平变化比较54

图1-6 1950—2050年世界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城市、农村人口增长情况55

图1-7 中国城市化与英国、美国、日本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比较55

图1-8 外国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1965年)58

图1-9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对比59

图2-1 1949—2008年全国总人口、乡村人口数和乡村人口比例变化86

图2-2 1978—1988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化104

图2-3 1978—1999年全国小城镇数量变化情况106

图2-4 农民工是农民城市化的过渡形式117

图2-5 “十五”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127

图2-6 1990—2008年全国农业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128

图2-7 1982—2008年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和占全国人口比例131

图3-1 1952—2008年全国农业产值比重与农业劳动力比重对比149

图3-2 1978—2008年全国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农村居民=1)变化153

图3-3 1990—2008年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化158

图3-4 2006年农村劳动力教育程度构成161

图3-5 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162

图3-6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业情况163

图3-7 “十五”以来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总量和比例变化图172

图3-8 2002—2008年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比例降幅变化图172

图3-9 2001—2008年全国农村总人口和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变化图173

图3-10 2002—2008年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降幅变化图1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