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煤化学产品工艺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肖瑞华,白金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43187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煤化工-化工产品-生产工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煤化学产品工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煤高温干馏化学产品3
1.1 高温干馏化学产品的生成和产率3
1.1.1 化学产品的生成3
1.1.2 化学产品的产率4
1.1.3 影响化学产品产率和组成的因素5
1.2 高温干馏煤气的处理系统7
1.2.1 在正压下操作的焦炉煤气处理系统7
1.2.2 在负压下操作的焦炉煤气处理系统8
2 煤气的初冷、输送及初步净化10
2.1 煤气的初冷和焦油氨水的分离10
2.1.1 煤气在集气管内的冷却10
2.1.2 煤气在初冷器内的冷却13
2.1.3 焦油氨水的分离23
2.2 煤气的输送及鼓风机26
2.2.1 煤气输送系统26
2.2.2 鼓风机28
2.3 煤气中焦油雾的清除33
2.3.1 电捕焦油器的工作原理33
2.3.2 电捕焦油器的构造34
2.4 煤气中萘的清除35
2.4.1 煤气初冷过程的除萘36
2.4.2 初冷与终冷过程中间的油洗萘36
2.4.3 洗苯过程的煤气脱萘39
3 炼焦煤气中氨和粗轻吡啶的回收41
3.1 硫酸吸氨法42
3.1.1 生产工艺原理42
3.1.2 硫酸铵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44
3.1.3 硫酸铵生产工艺流程47
3.1.4 饱和器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50
3.1.5 酸洗塔的物料平衡56
3.1.6 硫酸铵生产的主要设备58
3.2 磷酸吸氨法67
3.2.1 生产工艺原理67
3.2.2 无水氨生产工艺流程68
3.2.3 主要设备及操作要点70
3.2.4 无水氨生产的物料平衡71
3.3 粗轻吡啶的制取73
3.3.1 粗轻吡啶的组成和性质73
3.3.2 从硫酸铵母液中制取粗轻吡啶的原理74
3.3.3 制取粗轻吡啶的工艺流程74
3.3.4 粗轻吡啶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76
3.3.5 中和器的物料平衡78
3.3.6 粗轻吡啶生产的主要设备79
3.4 剩余氨水的处理80
3.4.1 剩余氨水除油81
3.4.2 剩余氨水脱酚81
3.4.3 剩余氨水蒸氨84
3.4.4 含氰氨气制取黄血盐钠85
3.4.5 处理剩余氨水的主要设备86
4 煤气中硫化氢和氰化氢的脱除93
4.1 脱硫脱氰概述93
4.1.1 煤气中的硫化氢和氰化氢93
4.1.2 脱硫脱氰方法94
4.2 改良蒽醌法94
4.2.1 生产工艺原理95
4.2.2 生产工艺流程96
4.2.3 影响因素及其控制98
4.3 萘醌法99
4.3.1 生产工艺原理100
4.3.2 生产工艺流程101
4.3.3 影响因素及其控制103
4.4 苦味酸法104
4.4.1 生产工艺原理105
4.4.2 生产工艺流程106
4.4.3 影响因素及其控制107
4.5 氨水法108
4.5.1 AS循环洗涤法108
4.5.2 代亚毛克斯法111
4.5.3 影响因素及其控制111
4.5.4 酸性气体的处理工艺112
4.6.2 生产工艺流程115
4.6.1 生产工艺原理115
4.6 对苯二酚法115
4.7 单乙醇胺法116
4.7.1 生产工艺原理116
4.7.2 生产工艺流程117
4.8 脱硫脱氰的主要设备117
4.8.1 脱硫塔117
4.8.2 再生塔118
4.8.3 解吸塔119
4.8.4 反应塔119
5 粗苯的回收与制取121
5.1 粗苯的组成、性质和质量121
5.2.1 吸收苯族烃的工艺流程123
5.2 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123
5.2.2 吸收苯族烃的基本原理124
5.2.3 影响苯族烃吸收的因素126
5.2.4 洗油的质量要求130
5.2.5 洗苯塔132
5.3 富油脱苯134
5.3.1 富油脱苯工艺流程135
5.3.2 脱苯工艺要点137
5.3.3 粗苯回收与制取的主要设备139
6 粗苯的精制150
6.1 粗苯的组成及精制产品150
6.1.1 粗苯的组成及其主要组分的性质150
6.1.2 粗苯精制产品的质量和用途154
6.2.1 轻苯的初步精馏157
6.2 酸洗精制157
6.2.2 酸洗净化法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工艺158
6.2.3 已洗混合馏分的精馏163
6.2.4 酸洗精制的主要设备167
6.3 催化加氢精制172
6.3.1 催化加氢方法及加氢催化剂172
6.3.2 催化加氢的主要化学反应173
6.3.3 莱托法高温加氢工艺流程175
6.3.4 转化法制取加氢用氢气178
6.3.5 催化加氢精制的主要设备180
6.4.2 热聚合法生产二聚环戊二烯181
6.4 初馏分的加工181
6.4.1 初馏分的组成及性质181
6.5 古马隆-茚树脂的制取183
6.5.1 古马隆-茚树脂的生成原理184
6.5.2 古马隆-茚树脂的生产工艺步骤185
6.5.3 制取古马隆-茚树脂的工艺流程187
6.6 苯渣树脂的制取192
7 煤焦油的加工193
7.1 煤焦油的种类193
7.2 煤焦油组成及特性195
7.2.1 煤焦油组成195
7.2.2 煤焦油的物理化学特性198
7.2.3 煤焦油的质量200
7.3 煤焦油的初步蒸馏201
7.3.1 煤焦油蒸馏前的准备201
7.3.2 连续式焦油蒸馏202
7.3.3 焦油蒸馏的主要设备213
7.4 煤焦油馏分的加工225
7.4.1 轻油馏分225
7.4.2 酚油馏分226
7.4.3 萘油馏分228
7.4.4 洗油馏分231
7.4.5 一蒽油馏分233
7.4.6 二蒽油馏分235
7.5 煤焦油沥青236
7.5.1 沥青的组成236
7.5.2 沥青的软化点和密度241
7.5.3 黏结剂用改质沥青的生产241
8 煤气化气的加工和利用245
8.1 煤气化气体245
8.2 一氧化碳变换246
8.2.1 一氧化碳变换基本原理246
8.2.2 一氧化碳变换工艺流程248
8.2.3 一氧化碳变换的影响因素250
8.3 脱碳252
8.3.1 水洗法脱碳252
8.3.2 碳酸丙烯酯法脱碳253
8.4 煤气化气的脱硫与脱氧255
8.4.1 氧化铁法256
8.4.2 醇胺法257
8.4.3 氧化锌法257
8.4.4 低温甲醇洗涤法257
8.4.5 常温甲醇洗涤法258
8.4.6 脱氧259
8.4.7 合成用煤气化气的脱硫脱氧流程259
8.5 合成甲醇260
8.5.1 合成甲醇的原理261
8.5.2 合成甲醇工艺流程263
8.5.3 合成甲醇的影响因素265
8.5.4 合成甲醇反应器266
8.6 液体燃料的合成267
8.6.1 F-T法合成反应268
8.6.2 合成液体燃料反应器269
8.6.3 F-T法合成液体燃料的工艺流程270
8.6.4 MFT法合成液体燃料的工艺流程272
8.6.5 合成液体燃料的影响因素274
8.7 甲烷化275
8.7.1 甲烷化基本原理275
8.7.2 甲烷化工艺流程276
8.7.3 甲烷化的影响因素278
9.2 煤直接液化基本原理280
9 煤直接液化工艺280
9.1 煤直接液化技术发展概况280
9.3 煤直接液化的一般工艺过程281
9.4 煤液化产物的处理方法和液化产品产率的计算283
9.5 煤直接液化工艺284
9.5.1 溶剂精制煤(SRC-Ⅰ、SRC-Ⅱ)工艺284
9.5.2 埃克森供氢溶剂(EDS)工艺291
9.5.3 美国氢-煤工艺(H-Coal)295
9.5.4 日本NEDOL煤液化工艺299
9.5.5 德国IGOR煤液化工艺303
9.5.6 美国HRI催化两段液化(CTSL)工艺306
9.5.7 煤共处理工艺310
9.6 典型煤液化工艺生产的煤液化产物性质315
9.7 影响煤液化产率的因素317
9.7.1 原料煤317
9.7.2 氢气、供氢溶剂和溶煤比319
9.7.3 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停留时间321
9.7.4 催化剂的作用323
附录326
附表1 各种温度下焦炉煤气中水蒸气的体积、焓和含量326
附表2 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焦炉煤气中萘饱和蒸气含量329
附表3 氨在水溶液内及液面上蒸汽内的质量浓度330
附表4 粗苯主要组分的蒸气压330
参考文献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