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诉讼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宋英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4227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法-法的理论-中国-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诉讼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研究的对象与内容1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5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8
四、研究的基本路径12
第二章 刑事诉讼理念14
一、实体正义理念15
(一)位阶排序16
(二)关于保障无辜21
(三)关于惩罚犯罪26
(四)关于罪刑相适应33
二、程序正义理念35
(一)程序正义问题的产生35
(二)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40
第三章 刑事诉讼原则56
一、刑事诉讼原则的价值56
(一)刑事诉讼原则释义56
(二)刑事诉讼原则的地位和价值61
二、刑事诉讼原则体系64
(一)研究视角与方法64
(二)刑事诉讼原则体系的层次性68
三、程序法定71
(一)程序法定原则的要求71
(二)外国关于程序法定原则的立法与适用72
(三)程序法定原则的理念基础75
(四)程序法定原则与我国刑事诉讼77
四、司法独立78
(一)司法独立原则的立法、适用及基本要求78
(二)司法独立原则的理念基础与制度价值80
(三)司法独立原则与我国刑事诉讼82
五、国家追诉86
(一)实行国家追诉的历史必然性87
(二)国家追诉原则与我国刑事诉讼89
六、无罪推定90
(一)无罪推定原则的形成及其理念基础90
(二)无罪推定原则与我国刑事诉讼96
七、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97
(一)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释义97
(二)关于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的立法与适用99
(三)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的价值与制度基础102
(四)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与我国刑事诉讼105
(一)程序参与原则的基本要求107
八、程序参与107
(二)外国关于程序参与原则的产法与适用108
(三)程序参与原则的功能评析115
(四)程序参与原则与我国刑事诉讼117
九、有效辩护117
(一)有效辩护原则释义118
(二)外国关于有效辩护的立法118
(三)有效辩护原则的理念基础120
(四)有效辩护原则与我国刑事诉讼121
十、强制性措施限制适用与适度125
(一)强制性措施限制适用与适度原则的理念基础125
(二)强制性措施限制适用与适度原则与我国刑事诉讼128
十一、程序公开129
(一)程序公开原则释义129
(二)外国关于程序公开原则的立法130
(三)程序公开原则产生的理念基础及其制度价值133
(四)程序公开原则与我国刑事诉讼136
十二、社会参与137
(一)社会参与原则释义137
(二)社会参与原则的价值基础141
(三)社会参与原则与我国刑事诉讼143
十三、诉讼及时144
(一)诉讼及时原则释义144
(二)诉讼及时原则的表现146
(三)诉讼及时原则的理念基础149
(四)诉讼及时原则与我国刑事诉讼152
十四、一事不再理与禁止双重危险152
(一)一事不再理与禁止双重危险释义152
(二)一事不再理与禁止双重危险的适用159
(三)一事不再理与禁止双重危险的例外162
(四)一事不再理(禁止双重危险)与我国刑事诉讼169
第四章 刑事诉讼基本要素173
一、刑事诉讼主体173
(一)刑事诉讼主体的范围173
(二)刑事诉讼主体之确定180
二、刑事诉讼客体186
三、刑事诉讼行为195
(一)刑事诉讼行为含义之界定196
(二)刑事诉讼行为分类198
(三)刑事诉讼行为的效力202
四、刑事诉讼条件213
(一)刑事诉讼条件的分类214
(二)刑事诉讼条件的效果216
(三)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217
第五章 刑事诉讼构造222
一、刑事诉讼构造概述223
(一)刑事诉讼构造释义223
(二)刑事诉讼构造的构成要素224
二、外国关于刑事诉讼构造的理论228
(一)帕卡的犯罪控制模式与正当程序模式230
(二)格里费斯的争斗模式与家庭模式233
(三)达马斯卡的刑事诉讼构造理论234
(四)戈德斯坦的弹劾模式与纠问模式237
三、外国刑事诉讼构造237
(一)纵向构造238
(二)横向构造247
四、诉讼构造理念与我国刑事诉讼构造252
(一)调整诉讼构造的基本理念与原则252
(二)我国刑事诉讼构造之完善258
第六章 刑事诉讼程序269
一、审前程序的理念与原则269
(一)司法权保障原则270
(二)令状原则272
(三)任意侦查原则与强制侦查法定主义275
(四)起诉法定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281
二、审判程序的理念与原则285
(一)直接、言词审理与传闻证据法则286
(二)集中审理295
(三)证据裁判301
(四)自由心证310
(五)不利益变更之禁止321
主要参考文献331
后记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