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志,耿凡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1162230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现代农业-关系-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现代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体1
第一节 现代农业的特征和内在要求1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与特征1
二、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8
三、现代农业的常见类型13
第二节 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性16
一、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需要16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综合发展能力的需要18
三、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20
第三节 现代农业发展的紧迫性22
一、农村土地经营分散影响农业效益,必须发展现代农业22
二、职业农民尚未形成影响农业水平,必须发展现代农业23
三、农业污染现状堪忧影响农业发展,必须发展现代农业25
第四节 现代农业经营主体27
一、新型职业农民28
二、专业大户38
三、家庭农场39
第二章 现代农业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43
第一节 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概述43
一、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43
二、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44
三、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发展目标45
第二节 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任务45
一、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45
二、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支撑46
三、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设备条件48
四、增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50
五、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50
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水平51
七、加强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52
八、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53
第三节 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54
一、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54
二、努力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55
三、逐步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57
四、深化农业农村经营体制改革58
五、强化农业经营管理法制保障58
六、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组织领导58
第三章 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和现状60
第一节 美丽乡村的含义60
一、科学规划是基础61
二、百姓富是内在要求61
三、和谐人居环境62
四、优美的生态环境62
五、浓郁的乡村文化62
六、美丽乡村的特征63
第二节 美丽乡村建设目标64
一、生态文明建设目标64
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65
第三节 国外美丽乡村发展计划的建设内容66
第四节 我国美丽乡村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67
第四章 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发展68
第一节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68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68
二、生态/循环农业设计70
第二节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化生产72
一、节水72
二、节肥节药72
三、节约集约用地73
四、节能73
五、废弃物利用74
第三节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和产业布局74
第四节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75
一、加强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75
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76
三、保护和合理开发乡村生态景观资源76
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77
第五节 大力营造生态和谐人居77
一、做好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和定位77
二、开展美丽城镇建设78
三、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79
第六节 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79
一、树立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79
二、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80
三、增强生态文化传承融合80
四、倡导生态绿色生活方式80
第七节 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机制81
一、完善生态资源管理制度81
二、健全目标责任利用制度81
三、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81
四、构建生态文明考评机制82
五、加强基础能力和保障机制建设82
第五章 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84
第一节 美丽乡村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方法84
一、生态规划与美丽乡村84
二、景观生态学与美丽乡村规划85
三、产业生态学与美丽乡村规划87
四、生态经济学与美丽乡村规划88
第二节 美丽乡村模式设计的原则91
第三节 美丽乡村发展模式的要素设计93
一、生态人居的设计93
二、生态产业设计99
三、生态环境设计103
第四节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模式104
一、城中村104
二、城边村105
三、典型村108
四、边缘村110
第五节 居民点环境小品的规划112
一、居民点环境小品的分类112
二、居民点环境小品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113
三、居民点环境小品的规划布置113
第六章 美丽乡村建设与居民建筑规划115
第一节 美丽乡村居民点住宅用地的规划115
一、住宅用地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115
二、平面规划布置的基本形式121
三、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122
四、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123
第二节 美丽乡村居民点共建筑的规划126
一、公共建筑的分类和内容126
二、居民点公共建筑的规划布置128
第七章 美丽乡村建设与绿地道路规划132
第一节 美丽乡村居民点绿地的规划132
一、居民点绿地系统的组成和绿化标准132
二、居民点绿地的规划布置133
三、居民点绿化的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136
第二节 美丽乡村居民点道路的规划137
一、居民点道路分级及功能137
二、居民点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138
三、居民点道路系统的布置方式138
第八章 美丽乡村与排水规划141
第一节 资料收集与处理模式的选择141
一、资料收集141
二、排水范围界定141
三、排水量与规模预测141
四、污水排放量和水质特点分析143
五、处理模式的选择143
六、排水体制规划144
第二节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145
一、村庄污水受纳体的选择145
二、污水处理站的选择145
第三节 污水处理工艺146
一、污水处理与利用规划146
二、污水处理工艺技术选择146
第九章 美丽乡村建设及供电规划148
第一节 村庄电力负荷预测分析148
一、村庄电力负荷预测概念148
二、村庄电力负荷预测内容148
三、电力负荷预测方法149
第二节 电源规划150
一、小型水电站150
二、太阳能电源151
三、风能电源151
第三节 电网规划152
一、电网电压等级和供电半径152
二、供电可靠性152
三、供电设施153
第十章 美丽乡村建设与新能源规划155
第一节 资料收集及选择能源155
一、资料收集155
二、村庄能源种类与选择原则155
三、能源用量预测156
第二节 新能源开发158
一、新能源基本性能规划要求158
二、能源质量159
三、能源生产厂站160
四、沼气工程161
五、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163
六、太阳能利用163
七、省柴节煤工程164
第十一章 美丽乡村及景观建设166
第一节 建筑景观规划166
第二节 公共空间景观规划171
第三节 水体景观规划172
第四节 绿色空间景观规划176
第五节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180
一、历史文化村镇概述180
二、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183
第十二章 美丽乡村建设与防灾规划185
第一节 减灾防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大意义185
一、减灾防灾是美丽乡村建设强有力的安全保障185
二、减灾防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86
三、减灾防灾是农民生存环境改善的迫切需求187
第二节 加强美丽乡村消防建设187
一、美丽乡村消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87
二、加强美丽乡村消防建设的对策188
第三节 农村防灾减灾的目标及原则190
一、农村防灾减灾的工作目标190
二、消防规划的原则191
第四节 村内消防车通道、消防站的设计191
第五节 村内各建筑的消防192
第六节 村庄选址需要考虑防地质灾害194
参考文献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