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修辞格论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修辞格论析
  • 吴士文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150·3651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修辞格论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次1

一 修辞格和它的使用价值问题1

(一)修辞格是什么1

1.修辞格是修辞学的一个方面1

2.修辞格是一种长期形成的特定模式4

(二)修辞格的使用价值13

1.有助于加强说、写的效果13

2.有助于增强说、写的自信心15

3.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水平21

二 修辞格的系统性问题28

(一)范围上的全异性29

1.“精细”的问题29

2.“形容”的问题32

(二)标准上的同一性32

1.“移情”的问题33

2.“幽默”、“讽刺”的问题34

(三)命名上的一贯性36

1.“婉曲”的问题36

2.“借义(扩义)”的问题38

(四)层次上的平面性39

1.“通感”的问题40

2.“警策”的问题42

三 新辞格的产生与增建的问题44

(一)新辞格的产生44

1.社会的发展促进新辞格的产生44

2.思想和表达的矛盾促进新辞格的产生46

3.利用语言文字的可能性促进新辞格的产生47

4.语言的生成性促进新辞格的产生48

(二)新辞格的增建49

1.较物50

2.异语52

3.互文53

4.断取56

5.歧疑58

6.旁逸59

7.别解61

8.序换62

9.移时63

10.换算65

11.疑离66

12.易色68

13.伸缩70

14.增动72

15.奇问73

16.象征74

(一)充实的原则78

1.大同归并78

四 修辞格内部的充实问题78

2.大异分立80

(二)例证的充实80

1.“主体做喻体的定语”充实了“比喻”81

2.“人拟植物”充实了“比拟”81

3.“特称代泛称”充实了“借代”82

4.“成语翻新”充实了“引用”83

5.“凝字统括”丰富了“节缩”84

(三)类别的充实84

1.“统括”充实了“节缩”85

2.“特选”充实了“衬托”86

3.“迭现”充实了“排比”87

4.“转换”充实了“跳脱”88

5.“起、抑、扬”充实了“撇语”89

6.“潜喻转借”充实了“比拟”91

7.“同字”充实了“同语”92

8.“拆词”充实了“镶嵌”94

五 修辞格的特定结构问题97

(一)修辞格应该有它的特定结构97

(二)个体辞格结构的研究98

1.用二分法表示的98

2.用代码或公式表示的99

(三)同类辞格的结构研究108

1.同类辞格的结构分析108

2.分析辞格的同类结构有什么意义118

(四)如何对待辞格的结构119

六 修辞格的分类问题123

(一)各辞格内部的分类123

1.比喻内部的分类124

2.夸张内部的分类125

3.双关内部的分类126

1.以“作用”或“效果”分129

(二)整体辞格的分类129

2.以语言因素和表现手法的关联性分132

3.大体依据组织,间或依据作用分133

4.以语音形式、结构形式、语义因素的有效运用方式分134

5.以语言三要素分135

6.以形式和内容的本质特点或显著特征分135

7.以辞格的特定结构分137

8.以美学标准分138

(三)分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39

七 修辞格与非辞格的关系问题142

(一)辞格与辞规142

1.辞规及其与辞格的关系142

2.辞格可以转化为辞规145

3.辞格与辞规同等重要145

4.辞规之一:列举分承150

5.辞规之二:称谓合体151

6.辞规之三:事象升华153

7.辞规之四:正面释言156

(二)辞格与辞趣157

1.辞趣与辞格的分工157

2.辞趣的具体内容158

(三)“辞风”问题165

(四)辞格和“炼字”167

1.辞格与炼字不属于同一层次167

2.“炼字”从来源上说不是修辞方式169

3.“炼字”从内容上说飘忽不定170

4.炼字问题的处理172

(五)辞格与表现方法174

八 修辞格的运用与分析问题177

(一)辞格的运用177

1.辞格运用的先决条件177

2.辞格运用的规律179

3.辞格运用的方法188

(二)辞格的分析196

1.辞格的分析原则197

2.辞格的分析方法198

九 修辞格的基础问题207

(一)修辞格的客观基础207

(二)修辞格的美学基础210

(三)修辞格的心理基础214

(四)修辞格的语言文字基础217

十修辞格研究史的问题220

(一)修辞格研究史的分期220

1.修辞格尚未成“学”时期220

2.修辞格成“学”时期234

(二)“辞格史”给予人们的启示247

跋 张寿康252

后记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