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催眠实用教程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催眠实用教程 第4版
  • (美)亚普科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840229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509页
  • 主题词:催眠术-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催眠实用教程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概念框架3

第一章 什么是催眠?它有用吗?3

界定催眠的首次尝试(某种程度上来说)4

人们一般是如何看待催眠的6

催眠如何给临床实践工作带来启示7

临床工作者和来访者的关系是催眠的基础7

挑战——人们对于催眠的消极偏见8

是否有实证证据表明临床催眠治疗的确是有效的9

消费者请注意10

拓展对催眠的看法11

催眠的概念框架:沟通12

催眠和积极心理学:共同关注个人的优势15

催眠的第一课:你会放大你在意识中所聚焦的东西15

第二章 有关催眠的误解和真相19

为传播准确的临床催眠信息搭建舞台19

探索来访者的信念并处理误解20

回应误解25

让我们来看看控制议题的另一面26

常见的误解以及如何去更正它们27

关于误解的结语39

第三章 界定催眠41

催眠的当代理论视角42

结语52

第四章 催眠状态下的大脑55

概述55

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催眠状态下的大脑55

我们如何来研究大脑57

催眠下的注意过程59

催眠和降低冲突:去自动化过程61

镜像神经元和催眠62

催眠:来自神经科学的一些重要证据64

对于使用催眠的临床工作者来说,有关大脑的研究意义何在74

第五章 何谓心灵77

信息加工是一个多维度的现象77

新的潜意识概念:我们到底能觉察到多少79

意识和潜意识的特征81

结语89

第六章 可使用催眠的情境91

舞台催眠92

医学催眠92

牙科催眠94

司法领域中的催眠95

教育领域中的催眠100

商业领域中的催眠100

体育催眠101

心理治疗中的催眠101

第七章 行为医学中的催眠:放大心身关系105

医学中的安慰剂效应和反安慰剂效应106

表观遗传学:心身问题的前沿108

心境和医学114

运用临床催眠给患有躯体疾病的病人赋权115

何种医疗健康问题可以用催眠来进行治疗117

结论119

第八章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待催眠易感性121

关于临床工作者可以隐形的错觉122

广告的影响力123

寻求清晰和确定感的需要有助于产生治疗同盟124

临床工作者的力量125

接纳的需要127

预期129

对内在和谐的需要:认知失调135

结论138

第九章 催眠的反应性141

人具有不同的催眠能力141

人格因素和催眠易感性142

性别和催眠易感性145

年龄和催眠易感性145

自尊和催眠易感性148

精神状态和催眠易感性148

催眠反应性是可变的还是不变的150

结论152

第十章 催眠的现象学155

从欣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开始155

催眠的现象学是如何研究的156

催眠的心理特征157

催眠的物理特征164

结论166

第十一章 实施催眠会谈的环境和物理条件169

环境变量169

安静的环境170

物理变量171

结论172

第十二章 催眠和积极心理学175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176

结论185

第十三章 催眠的危害、法律考量和伦理原则187

催眠本身是否就具有危害187

谁可以实践催眠?催眠中的培训和认证188

和催眠有关的潜在危害189

移除暗示失败197

法律方面的考量,尤其是知情同意的问题198

伦理方面的指导原则200

结论201

第二部分 实践框架205

第十四章 评估催眠的反应性205

临床派与实验派的分歧205

提倡标准化的催眠易感性测验的观点206

反对标准化的催眠易感性测验的观点208

我在测评议题上的个人偏见213

催眠易感性测验具有的一般功能213

用来对催眠反应性进行正式测评的标准化工具214

催眠反应性的非正式测评方法217

非言语层面的变化220

在实施催眠反应性测评上的一些最后的小建议221

结论221

第十五章 如何组织暗示223

暗示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能保证它们会被吸收223

暗示的结构和风格:催眠共同的特点223

正性暗示224

选择一种风格:直接暗示好还是间接暗示好231

特定的暗示236

结论239

第十六章 有关实施临床催眠会谈的忠告241

让你的暗示保持简单且容易跟随241

尽可能多地明智地使用来访者的语言242

让来访者用自己的体验去界定术语246

使用现在时态和正性的结构246

鼓励并赞美积极的反应247

确定问题和问题解决资源的主人248

有选择性地使用感官通道249

为了获得成功,在合适和必要的情况下让来访者有知情权250

给你的来访者他们所需要的时间去做反应251

请有选择性地触碰来访者,并且一定要获得他们的许可252

使用预期信号来宣告你的意图252

使用和你的意图相符合的嗓音和举止253

以结构化的方式链接暗示254

使用过程暗示来鼓励投射的产生255

逐渐建立反应定势255

在适当的情况下,最好用其他词来代替催眠256

结论257

第十七章 催眠导入的正式策略259

正式的、结构式的导入260

开始催眠过程262

加强(加深)技术270

总结273

第十八章 催眠导入的非正式策略和谈话策略275

推行催眠vs.引发催眠275

从谈话到谈话式的导入277

谈话式(自然主义的)导入278

结语293

第十九章 催眠现象:激发和使用催眠资源295

催眠现象296

结束催眠会谈330

结语331

第二十章 在治疗中设计和实施催眠干预333

做催眠vs.具有催眠的态度333

临床工作者所需的技能334

有策略地设计临床催眠会谈335

催眠和治疗的目标336

设计干预:首先应该聚焦在哪里340

设计干预341

实施干预:在第一次会谈中就使用催眠341

实施干预:将催眠介绍给来访者341

实施干预:选择你的催眠风格342

设计干预:一次临床催眠会谈的一般结构343

实施干预:对会谈的随访348

设计和实施临床催眠会谈的艺术349

第二十一章 心理治疗中的临床催眠治疗351

重复出现的问题主题351

症状结构和催眠现象352

催眠干预的模式354

总结363

使用催眠来处理常见的临床困扰363

自尊问题367

结语371

第二十二章 治疗动力和针对常见问题的催眠会谈示例373

在界定治疗目标时强调的是内容还是过程373

在催眠中使用治疗隐喻374

治疗会谈的示例文本375

结语394

第二十三章 如果来访者没有做出足够理想的反应397

催眠中的阻抗398

对阻抗的反应403

关键在于接纳和灵活性405

结语405

第二十四章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治疗407

对于年轻人来说,童年不易407

为什么要在儿童身上使用催眠408

年龄是否影响催眠的反应性409

基于对于儿童发展的知识来组织和其年龄相适应的暗示411

和儿童来访者建立关系以及治疗情境的建立413

针对儿童的催眠不同于成年人416

可以用催眠治疗的儿童问题421

结语423

第二十五章 临床催眠治疗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425

疼痛的复杂性425

催眠和疼痛:历史426

催眠和疼痛管理:目前的证据和实践427

让我们开始吧:对处于疼痛中的个体进行访谈429

在路上:在疼痛个体身上利用催眠432

用于促进疼痛缓解的催眠策略432

审视维姬的案例:对一位癌症晚期病人所做的催眠439

结语以及未来的可能性440

第二十六章 跨越流派的催眠:平行过程443

催眠的“圣杯”443

再议实施催眠vs.具有催眠的态度444

治疗中的体验式学习445

引导性的体验过程和催眠446

正念和催眠:对觉知乃至开悟进行暗示446

在体验式取向中的催眠互动的阶段449

一则引导性的正念冥想的文本:指出嵌入其中的典型暗示结构450

让暗示成为你的向导453

非言语的体验式过程是否以催眠为基础453

结语456

跋459

结语461

附录A:催眠机构和催眠专业期刊463

美国心理学会,第三十分会,心理催眠学会463

美国临床催眠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Hypnosis)463

国际临床催眠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linical Hypnosis)464

临床和实验催眠协会(Society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464

米尔顿·艾瑞克森基金会(The Milton H.Erickson Foundation)464

全美儿科催眠培训学院(National Pediatric Hypnosis Training Institute)465

附录B:补充材料467

和催眠先驱及改革者的访谈467

附录C:前三版的序言和导读469

第三版序言469

第三版导读471

第二版序言474

第二版导读475

第一版序言477

第一版导读4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