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权变动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权变动研究
  • 肖厚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3682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物权变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物权变动的法律构成1

一、物权变动的意义与物权变动论1

二、物权变动的态样1

第二节 物权变动与公示制度8

一、公示制度与交易安全8

二、不动产物权之公示制度9

三、动产物权之公示制度9

四、公示之内容11

第三节 物权变动的公示与公信原则12

一、序论12

二、公示原则13

三、公信原则15

四、问题的检讨与总结17

第四节 消极的物权变动与公示21

一、序21

二、非依法律行为产生的物权变动及其公示22

一、序说31

第五节 林木、未分离果实的物权变动与公示31

二、林木的物权变动与公示32

三、未分离果实、稻秆、桑叶等物权变动之公示38

四、总结39

第六节 物权变动的时期40

一、序40

二、日本的判例理论43

三、日本的民法学说45

四、总结55

第二章 物权变动二元立法主义(一)58

第一节 序论58

一、近代法物权变动意思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对立58

二、意思主义59

三、形式主义60

四、英美法制61

五、小结62

一、罗马法上的物权变动63

第二节 物权变动之古代法律考察63

二、日耳曼法的所有权让与制度66

第三节 近代法上物权变动意思主义的确立69

一、法国法主义的成长历程69

二、法国民法典意思主义的确立86

第四节 日本民法对意思主义的继受98

一、实体法秩序的形成至准备期98

二、日本旧登记法与旧民法102

三、日本现行民法下的物权变动103

第三章 物权变动二元立法主义(二)117

第一节 总说:物权变动的形式主义117

一、序117

二、债权形式主义——登记、交付主义117

三、德国法主义——物权形式主义125

四、小结:物权变动中纯粹意思主义的失落与形式主义的兴起126

第二节 德国法主义——物权形式主义的典范128

一、德国法主义的特征:抽象物权契约原则128

二、物权契约的概念、构造与物权移转的法源解释论130

三、物权契约抽象性原则之考察153

四、我国学界对物权行为及其无因主义的态度181

第三节 物权变动二元立法主义的检讨198

一、立法的检讨198

二、物权合意主义的承认与否与民法其他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200

第四章 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一)206

第一节 总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登记206

一、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意义与功能206

二、不动产登记之原则210

三、各国的登记制度211

四、登记制度的构造223

五、登记的有效要件229

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的态样242

一、总论242

二、本登记242

三、预备登记245

四、对我国登记制度的启示264

一、总论265

第三节 登记请求权265

二、登记请求权的发生原因266

三、登记请求权的性质270

第五章 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二)272

第一节 序论272

第二节 公示的对抗力274

一、未登记物权的本质274

二、不登记不对抗的意义277

三、登记对抗力发生的时期280

四、登记对抗力发生的条件280

五、对抗机制的意义281

六、第一人的范围283

第三节 登记的推定力302

一、德国民法302

二、日本民法312

三、总结322

一、公信力——一种理想的信赖保护制度324

第四节 登记之公信力324

二、登记公信力作用的条件325

三、登记公信力的法律效果327

四、总结与检讨328

第六章 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330

第一节 占有与交付——动产物权公示的二元方法330

第二节 交付的公示意义331

一、序331

二、交付的态样332

三、交付的效力337

第三节 占有的公示效力340

一、推定力与公信力340

二、小结342

第七章 善意取得344

第一节 序论344

第二节 善意取得制度的历史演变345

一、古代法的渊源345

二、善意取得制度在近代法典上的生成354

一、交易安全与外观优越论359

第三节 善意取得制度生长的理论基础359

二、外观信赖的新构造370

三、总结375

第四节 占有改定与善意取得376

一、引言376

二、判例的趣旨377

三、学说及其批判379

四、问题的检讨383

二、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385

一、引言385

第五节 善意取得的制度构造385

三、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393

四、盗窃物、遗失物的特则396

第六节 附论399

一、不动产的善意取得399

二、善意取得制度与权利瑕疵担保制度402

第八章 时效取得406

第一节 取得时效的意义:时间治愈权利瑕疵406

一、罗马法408

第二节 各国民法取得时效的制度构造408

二、近代诸国法制415

第三节 取得时效的一般理论423

一、取得时效的一般构成要件423

二、取得时效的法律效果427

三、取得时效的中断430

四、取得时效的中止433

五、所有权以外的其他财产权的取得时效434

一、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并存的制度价值及其困境437

第四节 对我国民法时效制度的检讨437

二、困境之克服439

三、小结: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441

结束语443

一、物权变动的意思主义与形式主义443

二、公示制度446

三、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449

四、取得时效451

参考书目4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