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商标法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商标法原理
  • 曾陈明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4511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商标法(学科: 研究) 商标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商标法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1

第一章 商标制度之演进3

第一节 前言3

第二节 商标制度之起源与中国立法4

第三节 两岸商标制度之起源与发展5

第四节 商标之国际立法6

第二章 商标保护之立论基础9

第一节 前言9

第二节 商标之财产权性质及原始功能10

第三节 商标之经济功能10

第三章 商标权之特性12

第一节 商标权之意义12

第一项 名称12

第二项 商标权之性质与位阶13

第二节 商标权之属地主义与独立原则15

第四章 商标与经济发展之关系16

第一节 商标之经济价值16

第二节 商标权之经济利用17

第三节 商标与连锁经营契约18

第二编 商标法释义19

第五章 商标制度之基本理念21

第一节 商标制度之目的21

第二节 商标法上之标章及其意义22

第六章 商标之构成24

第一节 商标构成之要素24

第二节 商标之显著性26

第三节 欠缺显著性之商标27

第一节 商标权取得之方式29

第七章 商标权之取得29

第二节 商标注册之申请32

第一项 申请人之资格32

第二项 申请文件34

第三项 申请日35

第四项 优先权日36

第五项 主管机关37

第六项 商标代理人38

第三节 期日及期间40

第四节 送达及公报41

第五节 商标注册之审查43

第一项 审查程序43

第二项 商标注册之要件44

第六节 商标近似之认定53

第一项 概说54

第二项 商标近似认定之重要性54

第三项 商标近似之态样55

第四项 商标近似之认定原则56

第七节 联合商标与防护商标之注册57

第八节 审定公告及异议程序61

第八章 商标注册之效力65

第一节 一般效力65

第一项 商标专用权之取得65

第二项 商标专用权之范围66

第二节 衍生之权利70

第一项 申请权70

第二项 财产权70

第三节 商标专用权之限制76

第一项 合理使用77

第二项 先使用权77

第三项 商标权用尽原则78

第四项 授权使用契约78

第五项 真正商品平行输入80

第九章 商标权之消灭82

第一节 商标权之当然消灭82

第二节 商标权之撤销84

第三节 商标评定之意义与效力87

第一项 评定事项及评定原因88

第二项 评定之程序90

第三项 参加评定90

第四项 评定之限制91

第五项 商标审议委员会92

第十章 商标权之保护94

第一节 商标权侵害之救济95

第一项 商标权侵害之意义95

第二项 商标权侵害之态样95

第二节 商标权侵害之民事救济96

第一项 侵害除去请求权96

第二项 侵害防止请求权96

第三项 损害赔偿请求权96

第四项 销毁请求权97

第五项 信誉回复请求权97

第六项 著名商标之扩大保护及不正竞争之取缔97

第三节 损害赔偿额之确定98

第一项 使用仿冒注册商标罪100

第四节 刑事救济100

第二项 阵列或散布相同或近似于注册商标商品之文书罪101

第三项 贩卖仿冒商标商品罪101

第四项 虚伪标示注册商标罪102

第五项 恶意使用他人商标罪102

第五节 “台湾地区刑法”有关商标侵害之罪刑规定103

第一项 伪造仿造商标商号罪103

第二项 贩运伪造仿造商标商号之货物罪103

第三项 虚伪标记商品之原产国或品质罪103

第四项 贩卖虚伪标记原产国或品质之商品罪104

第六节 “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中之刑事救济104

第七节 商标保护之其他规定105

第八节 边境问题106

第十一章 结语107

第三编 商标法重要专题109

第十二章 商标显著性(识别性)之研究111

第一节 前言111

第二节 商标显著性之意义112

第三节 商标特别显著之性质114

第四节 显著性商标之构成115

第五节 欠缺显著性之商标120

第六节 商标显著性欠缺之认定123

第七节 商标显著性之消长127

第八节 冲淡理论127

第九节 商标次要意义之原则129

第十节 结语131

第十三章 商标之实际使用与继续使用134

第一节 前言134

第二节 商标使用之义务135

第三节 商标使用之意义及方法136

第四节 商标使用之特性138

第五节 其他态样之商标使用140

第六节 商标无使用之制裁142

第七节 结语145

第十四章 商标不正竞争之研究147

第一节 前言147

第二节 竞争法与不正竞争法之观念148

第三节 不正竞争与商标之保护151

第四节 不正竞争之意义与法源152

第五节 不正竞争行为与其他近似行为之比较157

第六节 不正竞争观念之立论基础159

第七节 不正竞争行为之要件160

第八节 不正竞争之诉166

第九节 不正竞争与国际私法问题170

第十节 结语176

第十五章 著名标章之保护178

第一节 前言178

第二节 著名商标之命名与含义179

第三节 学说与立法例之比较180

第四节 商标相同或近似之判断191

第五节 同类商品之认定196

第六节 无谓竞争之理论197

第七节 结语200

第四编 商标之国际保护205

第十六章 巴黎工业财产权保护同盟公约之研究207

第一节 前言207

第二节 巴黎公约缔结之时代背景、目的与特性210

第三节 巴黎公约之发展及与其他条约之关系211

第四节 巴黎同盟之行政体系213

第五节 巴黎公约之基本原则214

第六节 巴黎公约所规定之共通原则217

第七节 结语——台湾地区应否加入巴黎公约及其可行性225

第十七章 智慧财产权之国际保护——兼论外国人智财权之地位227

第一节 前言227

第二节 智慧财产权之意义与范围228

第三节 外国人智财权在内国法上之地位230

第四节 外国人智财权在国际条约上之地位236

第五节 工业财产权属地主义与多国注册或超国家注册238

第六节 关系贸易层面之智慧财产权协定241

第七节 结语242

第一节 前言244

第十八章 论欧共体商标制度244

第二节 欧共体商标制度发展之背景245

第三节 欧共体商标之单一注册与超国家性247

第四节 申请人之适格248

第五节 欧共体商标注册之要件249

第六节 调查、公告与异议程序251

第七节 转换为国内商标注册之申请252

第八节 欧共体商标权之效力253

第九节 欧共体商标权之维护与撤销255

第十节 欧共体商标权之无效255

第十一节 欧共体商标权侵害之救济及其国际私法问题256

第十二节 结语——兼论台湾地区因应之道257

第五编 美国商标制度之研究259

第十九章 绪论261

第一节 美国商标制度之演进261

第二节 美国商标法上之标章264

第三节 商标保护之立论基础265

第四节 美国商标保护之法律根据269

第二十章 商标之构成271

第一节 商标之显著性271

第二节 欠缺显著性之商标274

第三节 商标次要意义之原则278

第四节 商标之设计与选择281

第二十一章 商标权之取得284

第一节 概说284

第二节 商标之实际使用286

第三节 使用之优先权288

第四节 商标之联邦注册290

第五节 异议、撤销与并行使用292

第六节 商标注册之法定障碍事由296

第二十二章 商标之近似298

第一节 概说298

第二节 商标近似之态样299

第三节 判断商标近似之准则301

第四节 商品间之关系305

第二十三章 商标权之转移与授权使用309

第一节 商标权之转移309

第二节 商标之授权使用311

第一项 概说311

第二项 适当之品质控制312

第三项 授权契约314

第二十四章 商标权之侵害与救济317

第一节 商标权侵害之意义317

第二节 商标权侵害之侦查319

第三节 管辖法院与适用法律320

第四节 商标权侵害之救济323

第一项 禁止命令323

第二项 损害赔偿325

第三项 不正竞争之取缔328

第二十五章 美国与商标之国际保护330

第一节 兰哈姆法之属地主义330

第二节 美国与国际性条约332

第二十六章 结语334

第二十七章 增订篇——论美国商标制度之变动与变革336

第一节 绪言336

第二节 1982年联邦法院改革法对商标救济之影响338

第一项 概说339

第三节 1984年商标仿冒法评释339

第二项 商标仿冒法之立法目的341

第三项 商标仿冒之民事救济要件341

第四项 商标仿冒法之救济与程序344

第四节 1988年商标修正法之分析346

第一项 概说346

第二项 商标修正法制定之经过347

第三项 商标修正法之主要内容348

第四项 商标修正法之其他小修正352

第五节 1995年联邦商标冲淡法353

第六节 结语355

附录一 1999年“台湾地区商标法修正草案”重点356

附录二 WIPO关于著名商标之认定358

附录三 著名商标或标章认定要点(2000年修正版)360

法外追梦——作者随笔3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