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杨式太极拳 小架及其技击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杨式太极拳 小架及其技击应用
  • 吴图南传授,于志钧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1505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杨式太极拳 小架及其技击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太极拳源流、经典著作及其古典哲学基础1

第一节 研究太极拳发展史的意义1

第二节 太极拳的源流3

一、太极拳创始于陈家沟说3

二、太极拳创始于陈家沟出现太极拳之前6

三、太极拳源流考证13

第三节 太极拳经典著作20

一、太极拳论(山右王宗岳)20

二、太极拳论(张三丰)21

三、十三势行功心解21

四、十三势歌22

五、打手歌23

六、三十七势心会论(许宣平)23

七、十六关要论(许宣平)23

一、太极拳的哲理是《易》对宇宙的认识论24

第四节 太极拳理论的古典哲学基础24

二、太极拳理论采用了《易》提出的对立变化规律25

三、《易》是太极拳方法论的理论基础27

第二章 杨式太极拳小架的基础功夫30

第一节 腰腿功31

一、踢腿31

二、下腰32

二、活肩揉指腕33

一、旋颈项33

第二节 活关节33

三、活腰34

四、活胯34

第三节 步型34

一、弓步34

二、侧弓步34

三、坐步(虚步)34

五、连枝步(丁虚步)35

四、仆步35

六、独立步36

第三章 杨式太极拳小架套路及其技击应用37

一、起势(太极势)38

二、揽雀尾38

三、单鞭40

四、提手上势41

五、白鹤亮翅41

六、搂膝拗步42

七、手挥琵琶44

八、进步搬拦捶45

九、如封似闭46

十、抱虎归山47

十一、揽雀尾(斜)48

十二、斜单鞭49

十三、肘底看捶50

十四、倒撵猴51

十五、斜飞势52

十六、提手上势53

十七、白鹤亮翅54

十八、搂膝拗步54

十九、海底针54

二○、山通背(扇通背)54

二一、撇身捶55

二二、退步搬拦捶56

二三、上势揽雀尾58

二四、单鞭58

二五、云手58

二六、单鞭60

二七、高探马60

二八、左右分脚61

二九、转身蹬脚64

三○、进步栽捶65

三一、翻身撇身捶66

三二、翻身二起脚67

三三、披身蹬脚68

三四、转身蹬脚69

三五、上步搬拦捶70

三六、如封似闭71

三七、抱虎归山71

三八、揽雀尾(斜)72

三九、斜单鞭72

四○、野马分鬃72

四一、玉女穿梭74

四六、下势78

四五、单鞭78

四四、云手78

四三、单鞭78

四二、上势揽雀尾78

四七、金鸡独立79

四八、倒撵猴80

四九、斜飞势80

五○、提手上势80

五一、白鹤亮翅80

五二、搂膝拗步80

五三、海底针81

五四、山通背(扇通背)81

五五、撇身捶81

五六、上步搬拦捶81

五七、上势揽雀尾81

六三、转身十字摆莲82

六二、穿掌82

六一、高探马82

六○、单鞭82

五九、云手82

五八、单鞭82

六四、搂膝指裆捶84

六五、上势揽雀尾84

六六、单鞭下势85

六七、上步七星85

六八、退步跨虎86

六九、转身扑面掌86

七○、转身双摆莲87

七一、弯弓射虎88

七二、十字手88

七三、合太极89

第四章 太极拳技击的科学原理90

第一节 太极拳内劲的科学原理91

一、内力的发生机制92

二、内力的传递93

三、打击力的作用94

第二节 太极拳技击之慢与快96

一、第一含义“拉长对方的攻击过程”96

二、第二含义“不思而得”98

三、第三含义“入道”99

第三节 以静制动100

一、为什么提出“以静制动”100

二、静为本,动为末101

第四节 太极拳的三步功夫101

一、松功101

二、技击功103

三、太极拳之气105

第五章 太极拳推手基本方法110

第一节 单推手法111

一、单推手方法111

二、单推手的攻防113

第二节 四正推手法115

第三节 四隅推手法117

第六章 太极拳推手发劲方法123

第一节 整体发劲法123

第二节 单人发劲方法125

一、前冲劲125

二、后捋劲126

三、侧旋前冲劲126

四、上旋前冲劲128

五、上旋劲128

第三节 双人推手发劲方法130

一、前冲劲131

二、上抛劲132

三、下放劲133

四、侧旋前冲劲134

五、上旋前冲劲135

六、侧旋劲136

七、上旋劲137

八、沾黏劲—采法139

九、沾黏劲—捋法140

十、沾黏劲—挒法142

十一、长劲143

第四节 发劲训练注意事项144

一、准备活动要充分144

二、诱导发劲145

三、逐步加大发劲强度145

四、发劲训练不能脱离盘架子145

五、灵活应用146

第七章 太极拳推手化劲方法147

第一节 化劲的原理147

第二节 化劲的基础训练148

一、化腕148

二、化肘151

三、化肩153

第三节 整体化劲法154

一、实接法155

二、虚接法156

三、折迭法157

第四节 化解沾黏劲158

第八章 太极拳推手听劲方法160

第一节 听劲的科学原理161

一、感觉与意识161

二、感觉与攻击前兆162

第二节 听劲方法163

一、视听164

二、触听166

第三节 听劲的高级阶段——微量信息的捕捉167

与辨识167

第一节 太极拳推手的技术处理169

第九章 太极拳推手实战169

一、所长和所短的暴露170

二、招法的成功或失败172

三、招法的转换之机172

第二节 太极拳推手的战术处理173

一、发挥招法的技术效果173

二、隐蔽技术目标175

三、诱敌入道179

四、周旋战术181

第三节 太极拳推手的战略182

一、推手战略决策因素183

二、推手战略决策186

第四节 进攻意识训练190

第十章 太极拳推手比赛的心理调整192

第一节 赛前心理准备192

一、轻敌心理的调整193

二、怯敌心理的调整194

三、厌战心理的调整196

第二节 比赛过程中的心理调整197

一、赛前心态的延续、发展及调整197

二、比赛中所发生的心态变化及调整198

第十一章 如何学好杨式太极拳小架201

第一节 杨式太极拳大架与小架的比较201

一、共同点202

二、特点204

第二节 如何学好杨式太极拳小架207

一、必须先学好大架子207

二、小架子不是大架子快练208

三、小架子不是少林快拳208

第三节 学过杨式太极拳大架的中老年人209

可以学习小架吗209

四、学习小架子要有很好的腰腿功夫209

一、中老年腰腿功问题210

二、分段练习210

三、姿势适当提高211

四、速度适当放慢211

第十二章 杨式太极拳小架拆招应用212

第一节 接手方法212

一、接腕(手腕)213

二、接小臂216

三、托肘217

四、接钻拳217

五、钻接217

六、双手接219

七、丢手221

第二节 接腿方法223

一、接正面踢223

二、接侧踢225

三、接摆腿226

第三节 拆招应用228

一、揽雀尾的应用方法229

二、单鞭的应用方法232

三、提手上势的应用方法237

四、白鹤亮翅的应用方法239

五、搂膝拗步的应用方法239

六、手挥琵琶的应用方法244

七、搬拦捶的应用方法248

八、如封似闭的应用方法251

九、抱虎归山的应用方法251

十、肘底看捶的应用方法255

十一、倒撵猴的应用方法258

十二、斜飞势的应用方法259

十四、山通背的应用方法262

十三、海底针的应用方法262

十五、撇身捶的应用方法265

十六、云手的应用方法265

十七、高探马的应用方法270

十八、分脚的应用方法270

十九、二起脚的应用方法273

二十、野马分鬃的应用方法276

二十二、下势接金鸡独立的应用方法279

二十一、玉女穿梭的应用方法279

二十三、穿掌的应用方法283

二十四、扑面掌的应用方法283

二十五、上步七星的应用方法287

二十六、跨虎势的应用方法287

二十七、双摆莲的应用方法290

二十八、弯弓射虎的应用方法293

附:杨式太极拳小架演练路线图298

参考文献3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