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2412985.jpg)
- 郭艳艳,贾鹤萍,李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94419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传感器-检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0章 绪论1
0.1 传感器的作用与发展1
0.2 传感器的定义与组成2
0.2.1 传感器的定义2
0.2.2 传感器的组成2
0.3 传感器的命名与分类4
0.3.1 传感器的命名4
0.3.2 传感器的分类5
0.4 检测技术6
习题7
第1章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8
1.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8
1.1.1 传感器的静态数学模型8
1.1.2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8
1.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13
1.2.1 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13
1.2.2 传感器的传递函数15
1.2.3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指标16
1.2.4 传感器的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18
习题22
第2章 电阻式传感器24
2.1 电位器式传感器24
2.1.1 线性电位器24
2.1.2 非线性电位器28
2.1.3 负载特性与负载误差29
2.1.4 电位器的结构与材料31
2.1.5 电位器式传感器应用举例33
2.2 应变式传感器35
2.2.1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35
2.2.2 电阻应变片的类型、结构及主要特性37
2.2.3 应变片的温度误差及温度补偿44
2.2.4 电阻应变片测量电路47
2.2.5 应变式传感器应用53
习题55
第3章 电感式传感器57
3.1 自感式传感器57
3.1.1 变磁路气隙型自感传感器57
3.1.2 螺管型传感器60
3.1.3 测量电路61
3.1.4 零位误差65
3.1.5 自感式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66
3.2 变压器式传感器67
3.2.1 工作原理67
3.2.2 等效电路及输出特性68
3.2.3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71
3.2.4 零位残余电压的补偿76
3.2.5 变压器式传感器应用77
3.3 电涡流式传感器79
3.3.1 工作原理79
3.3.2 转换电路81
3.3.3 电涡流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82
3.4 压磁式传感器85
3.4.1 压磁效应85
3.4.2 压磁元件工作原理85
3.4.3 压磁式传感器结构组成86
3.4.4 压磁式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86
习题86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88
4.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类型88
4.1.1 工作原理88
4.1.2 电容式传感器的类型89
4.2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及转换电路92
4.2.1 等效电路92
4.2.2 调制型转换电路93
4.2.3 脉冲型转换电路96
4.3 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及设计要点100
4.3.1 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100
4.3.2 设计要点101
4.4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103
4.4.1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103
4.4.2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104
4.4.3 电容式力和压力传感器105
4.4.4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105
习题107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108
5.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108
5.1.1 工作原理及类型108
5.1.2 动态特性分析111
5.1.3 测量电路115
5.1.4 线圈的磁场效应121
5.1.5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的应用121
5.2 霍尔式传感器123
5.2.1 工作原理123
5.2.2 霍尔元件及测量电路125
5.2.3 基本特性及补偿电路126
5.2.4 霍尔式传感器的应用130
习题132
第6章 压电式传感器133
6.1 压电效应133
6.1.1 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133
6.1.2 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135
6.1.3 压电方程与压电常数136
6.1.4 压电元件的基本变形138
6.2 压电材料139
6.2.1 压电晶体140
6.2.2 陶瓷压电材料140
6.2.3 高分子材料141
6.3 压电元件的结构形式和等效电路142
6.3.1 压电元件的结构形式142
6.3.2 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143
6.4 测量电路144
6.4.1 电压放大电路144
6.4.2 电荷放大器146
6.5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148
6.5.1 压电式测力传感器149
6.5.2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150
6.6 影响压电式传感器精度的因素分析152
6.6.1 横向灵敏度152
6.6.2 环境温度的影响153
6.6.3 安装差异及基座应变154
6.6.4 电缆噪声154
6.6.5 接地回路噪声154
习题154
第7章 光电式传感器156
7.1 光电效应156
7.1.1 外光电效应156
7.1.2 内光电效应157
7.2 光电式传感器157
7.2.1 光电式传感器的组成157
7.2.2 光电式传感器的分类158
7.2.3 光源159
7.2.4 光电器件160
7.2.5 测量电路171
7.2.6 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174
7.3 光纤传感器176
7.3.1 光导纤维176
7.3.2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178
7.3.3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179
7.4 CCD图像传感器182
7.4.1 CCD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82
7.4.2 CCD图像传感器的分类185
7.4.3 CCD图像传感器的应用186
习题187
第8章 热电式传感器188
8.1 热电偶式传感器188
8.1.1 热电效应188
8.1.2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192
8.1.3 热电偶的结构、材料及分类196
8.1.4 热电偶的测温电路200
8.1.5 热电偶参考端温度的处理与补偿201
8.2 金属热电阻式传感器204
8.2.1 金属热电阻的结构和材料204
8.2.2 测量电路208
8.3 热敏电阻式传感器210
8.3.1 热敏电阻的种类210
8.3.2 热敏电阻的主要参数211
8.3.3 热敏电阻的主要特性211
8.3.4 热敏电阻的非线性修正213
8.4 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214
8.4.1 炉温控制装置214
8.4.2 流体流速测量装置214
8.4.3 过热报警装置215
习题216
第9章 新型传感器217
9.1 核辐射传感器217
9.1.1 核辐射的物理基础217
9.1.2 核辐射传感器218
9.1.3 核辐射传感器的应用221
9.2 超声波传感器225
9.2.1 超声波及其物理性质225
9.2.2 超声波传感器结构原理227
9.2.3 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228
9.3 气敏传感器231
9.3.1 电阻式半导体气敏传感器232
9.3.2 非电阻式半导体气敏传感器236
9.4 湿敏传感器238
9.4.1 湿度的基本概念238
9.4.2 湿敏传感器的基本构成及特性239
9.4.3 湿敏传感器的分类239
9.5 生物传感器242
9.5.1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242
9.5.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243
9.5.3 酶传感器243
9.5.4 免疫传感器245
9.5.5 微生物传感器246
9.5.6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与应用247
9.6 机器人传感器248
9.6.1 机器人传感器的分类248
9.6.2 外部传感器248
9.6.3 内部传感器253
习题256
第10章 智能传感器257
10.1 智能传感器介绍257
10.1.1 智能传感器的概念257
10.1.2 智能传感器的功能257
10.1.3 智能传感器的特点258
10.1.4 智能传感器的发展及方向259
10.2 智能传感器的组成与实现261
10.2.1 智能传感器的组成261
10.2.2 智能传感器的实现261
10.3 智能传感器的应用263
10.3.1 智能传感器的应用领域263
10.3.2 智能传感器典型应用举例264
习题266
第11章 检测技术基础267
11.1 检测技术概述267
11.2 测量方法267
11.2.1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与组合测量268
11.2.2 偏差式测量、零位式测量与微差式测量269
11.3 测量系统271
11.3.1 测量系统的组成271
11.3.2 开环测量系统与闭环测量系统272
11.4 测量误差及处理方法273
11.4.1 误差的基本概念274
11.4.2 误差的表示方法275
11.4.3 测量误差的分类277
11.4.4 随机误差的处理与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278
11.4.5 系统误差及处理283
11.4.6 粗大误差的处理290
习题293
第12章 传感器的标定295
12.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标定295
12.1.1 静态标准条件295
12.1.2 标定仪器设备精度等级的确定295
12.1.3 静态特性标定的方法296
12.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标定297
12.2.1 一阶传感器297
12.2.2 二阶传感器298
习题301
第13章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303
13.1 概述303
13.1.1 多传感器间题的引入303
13.1.2 数据融合的基本原理304
13.1.3 应用领域304
13.2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模型304
13.2.1 数据融合处理的一般过程304
13.2.2 数据融合结构306
13.2.3 数据融合的级别307
13.3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310
13.3.1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基本类型310
13.3.2 贝叶斯估计理论311
13.3.3 神经网络方法313
13.4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实例315
13.4.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315
13.4.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316
13.4.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无人驾驶汽车上的应用317
习题318
第14章 传感器网络技术319
14.1 概述319
14.1.1 背景319
14.1.2 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320
14.2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322
14.2.1 网络体系结构322
14.2.2 传感器节点组成323
14.2.3 无线传感器网络层次324
14.2.4 IEEE 802.15.4介绍326
14.2.5 ZigBee技术简介328
习题331
参考文献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