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信访制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9787515408866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信访工作-工作制度-政治制度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信访制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溯源:从“谤木”、“善旌”到人民信访的萌芽17
第一节 古代信访制度变迁与当代借鉴17
一、古代信访制度考辨17
二、古代信访制度的主要形式19
三、古代信访制度的原因分析26
四、古代信访制度的当代启鉴28
第二节 人民信访早期实践和制度孕育31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控告检举制度31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信访权利保障33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信访制度创设35
四、奠定当代人民信访的制度基础36
第二章 创建: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1949—1957年)38
第一节 “五一六”批示与信访工作的开展38
一、持续上升的来信来访39
二、信访工作的初步开展42
第二节 信访制度体系的创建45
一、信访工作的性质及职能定位46
二、信访机构的设置48
三、法规性文件的制定53
四、信访主要工作机制形成56
第三节 信访制度创建的原因与成效剖析64
一、信访制度创建的原因分析65
二、信访制度创建的历史成效71
第三章 探索:大规模建设中的信访制度(1957—1966年)77
第一节 信访活动的萎缩与制度调整(1957—1961年)77
一、信访活动的萎缩及原因分析77
二、信访制度的调整与变迁80
第二节 信访的活跃与制度探索(1961—1966年)87
一、信访数量的回升及内容的变化88
二、信访制度的发展与探索90
第四章 挫折:发挥特殊功能的信访制度(1966—1976年)99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信访活动99
第二节 信访制度的严重破坏和功能异化101
第三节 以特殊方式开展的信访工作与制度修复102
第五章 重塑:春风化雨中的信访制度(1976—1982年)107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中的信访形势及初步治理(1976—1978年)107
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信访高潮107
二、第二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召开108
第二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信访制度的拨乱反正(1978—1982年)110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信访形势110
二、新形势下信访制度的推进111
三、第三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暂行条例》的试行119
四、1979—1982年的信访治理状况120
第三节 卓有成效的信访制度建设与非制度化解决信访问题的隐忧121
第六章 法制:第一部《信访条例》制定和实施(1983—1995年)125
第一节 信访制度功能的重新定位125
第二节 信访工作体制新局面129
一、信访办理新形式、新问题130
二、开拓信访信息汇集新渠道136
三、各种形式的信访工作交流137
四、信访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和信访理论研究的开展139
第三节 信访条例制定的深入开展与1995年《信访条例》的颁布141
一、信访条例制定的推进141
二、1995年《信访条例》的制度创新142
第七章 争议:市场经济中的信访制度改革(1996—2005年)144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下的信访洪峰144
第二节 信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147
一、提升党政专职信访工作机构的规格,提高信访干部的职业素质148
二、废除收容遣送制度,接访制度浮现149
三、建立信访联席会议制度151
四、探索信访办理新模式152
第三节 信访制度存废的争议与2005年《信访条例》的颁布154
一、几种流行观点的分析154
二、2005年《信访条例》的新特征158
第四节 依法治访与制度创新161
第八章 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2006—2012年)165
第一节 新阶段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165
一、新阶段的信访形势与特点165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167
三、建立较为完备的信访工作法律制度体系169
第二节 创新工作体制,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170
一、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的路径选择170
二、构建大信访格局的逻辑与现实的考量选择174
三、大信访工作格局的实践创新177
第三节 建立健全信访长效工作机制180
一、信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180
二、信访问题排查化解机制183
三、信访信息汇集分析机制188
四、信访事项督查督办机制193
第四节 创新工作方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197
一、领导责任制198
二、拓宽信访渠道201
三、社会参与207
四、加快推进信访信息系统建设209
第九章 法治:新时代信访制度的改革和创新(2012年至今)212
第一节 新时代的信访形势和职能定位212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与信访形势212
二、信访制度的重新定位214
第二节 法治化:运用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做好信访工作216
一、依法分类,推进涉诉涉法信访改革217
二、取消信访排名,改革信访情况通报制度218
三、规范信访程序,引导依法逐级走访219
四、全面推行涉法涉诉案件律师代理制度220
五、信访立法取得突破,完成《信访法(草案)》221
第三节 信息化:推动信访工作效能水平和公信力全面提升222
一、阳光信访,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222
二、互联互通,构建国家信访信息系统224
三、探索规范信访信息化新模式225
第四节 专业化:统筹协调,形成信访工作合力226
一、加强信访工作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226
二、完善问责考核,打造责任信访227
三、重视新闻宣传,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228
四、信访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229
第五节 以人民为中心,创新群众工作方法230
一、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230
二、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232
三、加强初信初访办理,从源头化解矛盾232
四、启动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233
第十章 展望:开启深入推进信访制度改革的新征程235
第一节 信访制度历史发展脉络梳理235
一、信访形势随着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演变235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37
三、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历史演进238
第二节 现阶段信访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探讨240
一、信访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分析240
二、信访与人治、法治的辨别分析246
第三节 新时代完善信访制度的机遇和挑战249
第四节 全面深化信访制度改革的路径253
一、统揽全局,从根本上解决信访问题253
二、依法治访,完善信访制度体系255
三、协力合作,健全信访工作格局257
四、融合创新,推动信访治理现代化258
五、把握新时代特征,提高信访工作效能259
大事年表(1949—2019年)261
参考文献276
后记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