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文化问题与社会和谐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文化问题与社会和谐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2416538.jpg)
- 周正刚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83083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文化研究-中国-现代;社会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文化问题与社会和谐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当代转型期文化问题与社会和谐的总体性研究3
第一章 文化问题与社会和谐关系概说3
一、文化问题、社会和谐及其相互关系3
(一)文化、文化问题与社会和谐3
(二)文化问题对社会和谐的影响7
(三)社会和谐对文化发展的作用11
二、解决文化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13
(一)从现实需要看解决文化问题的意义13
(二)从作用机制看解决文化问题的意义15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与文化问题的破解18
(一)和谐文化与文化和谐18
(二)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20
(三)和谐文化对文化问题的破解25
第二章 文化问题与社会和谐的理论考察29
一、中国传统“和”文化与社会和谐29
(一)“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29
(二)“和”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色31
(三)“和”文化对促进社会和谐的启示34
二、现代西方文化理论与社会和谐36
(一)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后果37
(二)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影响39
(三)文化矛盾理论及其发展41
(四)文化领导权论及其启示43
(五)文明冲突论及其问题45
(六)软实力理论及其意义46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社会和谐48
(一)文化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48
(二)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51
(三)文化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行53
(四)重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55
第三章 文化问题与社会和谐的国内外经验与教训57
一、文化问题是苏联分裂解体的内在诱因57
(一)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历程57
(二)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文化问题60
(三)苏联解体文化上的教训与启示64
二、文化和谐是新加坡崛起的重要经验68
(一)新加坡多元文化的概况68
(二)新加坡以文促和的方略与举措69
(三)新加坡以文促和的经验与启示73
三、我国新时期以文促和的实践探索76
(一)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成就76
(二)社会主义文化对社会和谐的推动作用82
(三)我国新时期以文促和的主要经验85
第四章 转型期文化建设新形势及对社会和谐的影响89
一、新情况、新态势89
(一)国际背景:“四个更加”的新情况89
(二)战略地位:“四个越来越”的新态势95
二、新问题、新特点9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虽张力增强,但有待深化98
(二)公民道德建设:虽不断加强,但滑坡犹现99
(三)公共文化服务:虽全面推进,但依旧滞后100
(四)文化产业发展:虽迅速勃兴,但乱象凸显101
(五)宣传舆论阵地:虽传播力增强,但不够强大102
(六)传统文化资源:虽保护利用,但损毁严重103
(七)文化软实力建设:虽逐步提升,但依旧偏软105
(八)新时期文化问题的新特点106
三、新矛盾、新影响108
(一)从文化主体看,矛盾多层面立体呈现108
(二)从文化转型看,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构成主轴110
(三)从文化交流看,西强我弱的格局没有改变112
(四)从文化生活看,多样化趋势明显增强114
(五)文化问题和文化矛盾对社会和谐的影响116
第五章 以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方略121
一、以文促和的基本思路121
(一)“一个目标”贯穿121
(二)“两个方面”结合124
(三)“三个坚持”协同126
(四)“四大功能”发挥128
二、以文促和的重要原则131
(一)以人为本原则131
(二)重在引领原则133
(三)重在建设原则134
(四)重在化解原则135
三、以文促和的主要方式137
(一)文化濡化137
(二)文化调适139
(三)文化控制141
(四)文化治理143
四、以文促和的创建模式144
(一)机关文化建设144
(二)企业文化建设146
(三)校园文化建设148
(四)社区文化建设149
第六章 以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举措152
一、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52
(一)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促和意义152
(二)提高文化自觉,学会用文化思维处理问题155
(三)坚定文化自信,善于汲取深沉精神力量158
二、优化文化生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160
(一)发展先进文化161
(二)创新传统文化162
(三)扶持通俗文化163
(四)引导流行文化165
(五)改造落后文化167
(六)抵制有害文化168
三、深化文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170
(一)改革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170
(二)深化经营性文化与公益性文化改革172
(三)完善法律政策保障机制174
(四)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新175
四、强化文化治理,形成以文促和齐抓共管合力177
(一)文化治理及其对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性177
(二)充分发挥文化治理的社会功能179
(三)提高以文促和的文化治理能力182
下篇 当代转型期主要文化问题与社会和谐的专题性研究187
第七章 社会核心价值观问题与社会和谐18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及建设实践187
(一)文化定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87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促和作用197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200
二、和谐视域下社会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204
(一)缺失问题204
(二)混杂问题208
(三)认同问题210
(四)践行问题213
三、积极培育践行,抓好铸魂工程215
(一)广泛宣传教育,做到内化于心216
(二)注重示范引领,做到细化于形217
(三)抓好实践养成,做到外化于行219
(四)强化制度保障,做到固化于制222
第八章 哲学社会科学问题与社会和谐225
一、哲学社会科学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225
(一)哲学社会科学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25
(二)哲学社会科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228
(三)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与和谐社会构建230
二、和谐视域下几种主要社会思潮及其影响234
(一)普世价值观问题234
(二)新自由主义问题237
(三)民粹主义问题239
(四)历史虚无主义问题240
(五)僵化保守主义问题242
三、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推动和谐发展245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245
(二)让科学的思想理论走进和普及大众248
(三)为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智库支持250
第九章 文化事业问题与社会和谐255
一、文化事业及其对社会和谐的重要影响255
(一)文化事业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事业255
(二)文化事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258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260
二、和谐视域下文化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63
(一)文艺领域中的问题264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270
(三)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问题277
三、繁荣文化事业,促进社会和谐283
(一)抓创作促和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283
(二)抓传承促和谐: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87
(三)抓服务促和谐: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290
第十章 文化产业问题与社会和谐295
一、文化产业及其与社会和谐的关联295
(一)文化事业与产业“两区分”及其重大意义295
(二)文化产业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驱动306
(三)文化产业发力与和谐社会构建309
二、和谐视域下文化产业的主要问题313
(一)认识片面问题313
(二)生产粗放问题314
(三)产品低俗问题316
(四)市场混乱问题318
(五)发展盲目问题320
三、坚持正确导向,推动产业升级321
(一)树立核心理念322
(二)把握基本原则324
(三)统筹几大关系327
第十一章 对外文化交流问题与社会和谐332
一、对外文化交流与国家文化安全332
(一)国家文化安全及对社会和谐的影响332
(二)对外文化交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37
(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对比分析342
二、和谐视域下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问题347
(一)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347
(二)民族与宗教文化安全问题352
(三)网络文化安全问题356
三、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360
(一)构筑国家文化安全墙360
(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362
(三)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365
(四)建立国际文化交流机制368
建议与结语372
参考文献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