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著作权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著作权法
  • 冯晓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1159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著作权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著作权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著作权、著作权法的概念1

一、著作权的概念1

二、著作权法的概念3

第二节 著作权的法律性质与特征3

一、著作权的法律性质3

二、著作权的特征7

第三节 著作权制度的理论基础与社会价值12

一、著作权制度的理论基础12

二、著作权制度的社会价值15

第四节 著作权制度的沿革16

一、印刷技术的出现与著作权制度的产生17

二、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及其影响18

三、国际著作权保护的形成与发展19

四、新技术革命对著作权法的冲击及著作权法的应对20

第五节 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沿革21

一、我国古代的著作权保护21

二、我国近现代的著作权保护22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著作权保护23

第六节 我国著作权法的制定与完善25

一、1990年《著作权法》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25

二、2001年《著作权法》的修订背景与主要内容26

三、2010年《著作权法》的修订背景与内容28

第七节 我国著作权法基本原则、调整对象与适用范围28

一、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28

二、著作权法的调整对象与适用范围30

第二章 著作权的主体35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概述35

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35

二、著作权主体的分类35

第二节 几种不同类型的著作权主体37

一、作者37

二、作者以外的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其他公民41

三、依法享有著作权的法人和其他组织41

四、特殊著作权主体——国家42

第三章 著作权的客体43

第一节 著作权客体概述43

一、作品的概念与分类43

二、作品与相关对象的关系45

第二节 著作权客体的构成要件48

一、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48

二、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表现形式52

三、作品必须具有可复制性52

四、必须属于法律规定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创作53

第三节 我国著作权法上的著作权客体53

一、文字作品54

二、口述作品54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56

四、美术、建筑作品59

五、摄影作品62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63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64

八、计算机软件66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66

第四节 几种特殊类型的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67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67

二、实用艺术作品70

三、数据库71

第五节 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72

一、官方文件及其正式译文73

二、时事新闻74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74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76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77

一、著作人身权概述77

二、发表权82

三、署名权85

四、修改权与收回权88

五、保护作品完整权89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91

一、著作财产权概述91

二、复制权94

三、发行权101

四、出租权103

五、表演权104

六、放映权107

七、广播权107

八、展览权109

九、信息网络传播权110

十、演绎权111

十一、收益权115

第三节 其他权利115

一、注释权116

二、整理权116

三、延续权117

四、公共借阅权117

第五章 著作权的归属119

第一节 著作权的原始归属119

一、一般情况下的著作权归属119

二、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20

三、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24

四、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27

五、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30

六、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31

七、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35

八、作者身份不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38

第二节 著作权的后继归属138

一、著作权转让139

二、著作权继承141

三、著作权继受及因执法而转移143

第六章 著作权的取得形式与保护期144

第一节 著作权的取得形式144

一、自动取得著作权144

二、经注册登记取得著作权144

三、经加注著作权标记取得著作权145

第二节 著作权保护期146

一、著作权保护期的概念与特点146

二、著作权保护期的正当性147

三、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148

四、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149

第三节 著作权的特殊保护期限150

一、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150

二、遗作150

三、摄影作品与实用艺术作品151

四、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151

五、合作作品152

第七章 著作权的限制154

第一节 著作权限制的合理性与特征154

一、著作权限制的合理性154

二、著作权限制的特征155

第二节 合理使用156

一、合理使用的概念、性质与特征156

二、合理使用之正当性158

三、合理使用的判断原则与标准159

四、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的具体类型及适用条件160

五、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169

六、合理使用的发展与变化170

第三节 法定许可170

一、法定许可概述170

二、我国《著作权法》关于法定许可的规定172

第四节 强制许可177

一、强制许可的概念177

二、强制许可的适用范围177

第五节 权利穷竭178

一、权利穷竭的概念与正当性178

二、权利穷竭的法律适用179

三、权利穷竭的限制179

第六节 公共秩序保留与国家收购180

一、公共秩序保留180

二、国家收购181

第七节 关于精神权利的限制181

一、发表权的限制182

二、署名权的限制182

三、修改权的限制183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的限制183

第八章 著作权的利用185

第一节 著作权许可使用185

一、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与意义185

二、著作权许可使用的类型186

三、著作权许可使用与著作权转让的关系187

第二节 著作权质押188

一、著作权质押的概念与意义188

二、著作权质押的特点189

三、著作权质押的限制190

四、著作权质押的履行与终止190

第三节 著作权利用的法律形式——著作权合同190

一、著作权合同概述190

二、著作权转让合同192

三、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193

四、著作权质押合同204

第九章 邻接权206

第一节 邻接权概述206

一、邻接权的概念与类型206

二、邻接权的特征及与著作权的关系207

三、建立邻接权制度的重要意义208

四、邻接权保护的不同立法例209

五、邻接权制度的沿革209

第二节 书刊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211

一、版式设计权的概念与保护期限211

二、版式设计权与“制版权”的区别212

第三节 表演者权212

一、表演者权的客体与主体212

二、表演者权的内容214

三、表演者权的行使219

四、表演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219

第四节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220

一、音像制作者权的客体与主体220

二、音像制作者权的内容221

三、音像制作者与著作权人、表演者的关系223

第五节 广播电视组织权224

一、广播电视组织权的客体与主体224

二、广播电视组织权的内容224

三、广播电视组织与其他权利主体的关系226

四、广播组织权的发展动向227

第六节 邻接权的限制228

一、邻接权限制的立法依据228

二、邻接权限制的表现228

第十章 著作权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230

第一节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念、构成要件与类型230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念与构成要件230

二、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类型235

第二节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237

一、仅承担民事责任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237

二、既应承担民事责任,也可以承担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246

第十一章 著作权诉讼261

第一节 著作权民事案件诉讼261

一、著作权民事诉讼案件类型261

二、著作权侵权民事诉讼主体资格261

三、诉讼管辖264

四、举证责任265

五、诉前临时禁令与保全措施268

六、诉讼时效269

第二节 著作权行政案件诉讼270

一、著作权行政案件诉讼的概念与意义270

二、著作权行政案件诉讼的适用程序270

第三节 著作权刑事案件诉讼270

一、著作权刑事案件诉讼概述270

二、我国著作权刑事案件诉讼271

第十二章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73

第一节 软件及其法律保护概述273

一、软件的概念与特征273

二、软件法律保护的必要性274

三、软件的著作权保护274

第二节 软件著作权主体与权利归属275

一、软件著作权主体275

二、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归属275

第三节 软件著作权的内容277

一、软件著作人身权277

二、软件著作财产权278

第四节 软件著作权的获得、保护期限与权利限制280

一、软件著作权的获得280

二、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281

三、软件著作权的限制282

第五节 软件著作权的许可使用与转让283

一、软件著作权的许可使用283

二、软件著作权转让283

三、软件著作权许可使用或转让合同的登记284

第六节 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法律责任284

一、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284

二、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法律责任288

三、典型案例研讨291

第十三章 著作权集体管理299

第一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概述299

一、国外著作权集体管理概况299

二、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300

第二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301

一、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设立条件301

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申请设立程序302

三、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职责302

四、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性质303

第三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活动304

一、著作权集体管理授权与合同的签订304

二、权利人与著作权集体管理合同的终止304

三、对外国人著作权的集体管理问题305

四、授权他人使用权利人的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305

五、信息查询系统的建立306

六、收取与转付使用费306

第四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监管307

一、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权力机构的建立与运转308

二、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308

三、权利人的监督措施308

四、使用者及其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监督309

五、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管理活动的规范309

第五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相关法律责任310

一、未履行著作权备案手续等的处理310

二、拒绝与权利人订立著作权集体管理合同等行为的处理310

三、不及时开展活动的处理310

四、从事营利性活动的处理310

五、其他法律责任形式311

第十四章 著作权的国际保护312

第一节 著作权国际保护的产生背景、主要方式和基本原则312

一、著作权国际保护的产生背景312

二、著作权国际保护的主要方式312

三、著作权国际保护的基本原则313

第二节 《伯尔尼公约》314

一、《伯尔尼公约》的缔结经过314

二、《伯尔尼公约》的基本原则314

三、《伯尔尼公约》的主要内容316

第三节 《世界著作权公约》321

一、《世界著作权公约》的缔结经过321

二、《世界著作权公约》的基本原则322

三、《世界著作权公约》的主要内容322

第四节 TRIPs324

一、总则和基本原则324

二、著作权及相关权利326

三、知识产权执法328

第五节 《版权公约》331

一、概述331

二、与《伯尔尼公约》的关系332

三、著作权保护范围与客体332

四、受保护的权利333

五、著作权的限制与例外334

六、技术措施保护334

七、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334

八、其他规定334

第六节 《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335

一、概述335

二、表演者的权利337

三、录音制品制作者的权利338

四、共同规定339

五、其他规定340

第七节 保护邻接权的国际公约341

一、《罗马公约》341

二、《录音制品公约》342

三、《卫星公约》344

主要参考文献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