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5G承载关键技术与规划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5G承载关键技术与规划设计
  • 罗成,程思远,江巧捷,谢维信,张钦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516008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211页
  • 主题词: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通信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5G承载关键技术与规划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与技术3

第1章 5G承载网络概述3

1.1 5G网络概述4

1.2 5G RAN的演进9

1.3 5G网络设备部署方式12

1.4 5G承载网整体架构15

1.5 5G承载转发面概述17

第2章 5G承载的标准化与进展21

2.1 5G承载的标准化进展22

2.2 ITU-T SG15进展24

2.3 SPN方案推进26

2.3.1 G.ctn5g 5G传送架构标准26

2.3.2 G.mtn城域传送网接口标准27

2.4 M-OTN方案推进27

2.4.1 G.sup.5 gotn增补文件28

2.4.2 G.70 9.25 -50标准建议28

2.5 G.metro方案29

2.6 2019—2020年5G传送标准的推进工作计划29

第3章 5G承载的需求31

3.1 大带宽增长需求32

3.1.1 单基站承载10GE/25GE接口32

3.1.2 前传带宽需求33

3.1.3 中/回传带宽需求34

3.2 超低时延39

3.3 高精度时间同步40

3.4 灵活化连接调度41

3.5 层次化网络切片42

3.6 智能化协同管控43

3.7 4G/5G混合承载45

3.8 低成本高速组网45

第4章 5G承载关键技术47

4.1 5G承载前传技术48

4.1.1 方案一:光纤直连49

4.1.2 方案二:无源WDM/OTN50

4.1.3 方案三:WDM-PON51

4.1.4 方案四:IP&光传输52

4.1.5 前传方案对比53

4.2 5G中/回传技术方案54

4.2.1 5G中/回传分层技术54

4.2.2 SPN55

4.2.3 M-OTN56

4.2.4 IP RAN&光层技术方案57

4.3 5G承载网络转发面发展演进建议60

4.4 5G承载协同管控架构和关键技术61

4.4.1 5G承载网络管控架构61

4.4.2 5G承载网络管控关键技术62

4.4.3 5G承载网络管控发展演进建议65

4.5 5G同步网架构和关键技术65

4.5.1 5G同步网的组网架构65

4.5.2 5G同步网的关键技术66

4.5.3 5G同步网发展演进建议68

第5章 5G承载方案:切片分组网(SPN)69

5.1 SPN的技术特征与组网架构70

5.1.1 SPN的技术特征70

5.1.2 SPN的技术架构71

5.1.3 SPN的组网架构72

5.2 SPN的关键技术74

5.2.1 切片以太网技术74

5.2.2 大带宽技术76

5.2.3 确定性低时延技术78

5.2.4 灵活可靠连接技术80

5.2.5 超高精度同步技术83

5.2.6 SDN集中管控技术85

5.3 SPN其他应用场景87

第6章 5G承载方案:面向移动承载优化的OTN91

6.1 分组增强型OTN关键技术92

6.1.1 交叉技术92

6.1.2 多业务承载技术95

6.1.3 多层次OAM管理技术97

6.1.4 光层与电层协同保护技术100

6.1.5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技术101

6.1.6 关键技术小结103

6.2 M-OTN主要技术特征103

6.2.1 M-OTN架构及优化思路105

6.2.2 25G/50G OTN接口105

6.3 M-OTN小结108

第二部分 规划与建设113

第7章 基于C-RAN的5G承载规划与设计113

7.1 总体概述114

7.1.1 背景介绍114

7.1.2 适用范围116

7.2 C-RAN规划总体介绍116

7.2.1 组网架构116

7.2.2 规划要求116

7.2.3 规划原则117

7.3 C-RAN组网配置要求123

7.3.1 光模块配置原则123

7.3.2 前传彩光配置124

7.3.3 传输设备配置建议126

7.3.4 传输线路设置要求126

7.3.5 电源及动环建议126

7.4 C-RAN组网设计要求127

7.4.1 系统组网连接规范127

7.4.2 设计图纸基本要求128

7.4.3 机房侧设备安装要求128

7.5 C-RAN运维管理要求和建议129

7.5.1 资源管理与运维建议129

7.5.2 传输资源管理与运维建议130

7.5.3 电源配套及机房管理运维建议130

7.6 其他相关建议130

7.6.1 资源使用建议130

7.6.2 影响C-RAN开通的主要因素及建议131

第8章 基于SPN的5G承载网规划与建设133

8.1 对基础资源的要求134

8.1.1 汇聚机房134

8.1.2 管道135

8.1.3 综合业务接入区和微网格135

8.2 规划建设的策略与原则136

8.2.1 规划建设策略136

8.2.2 规划建设原则136

8.3 建设方案137

8.3.1 网络结构137

8.3.2 各功能部分的基本要求138

8.3.3 5G回传建设方案139

8.3.4 网管143

第9章 基于IP RAN升级的5G承载网规划145

9.1 IP RAN设备升级规划146

9.1.1 IPRAN升级演进策略与架构146

9.1.2 业务需求分析及计算模型147

9.1.3 承载网规划原则148

9.1.4 规划方案初步分析149

9.2 配套光缆规划150

9.2.1 规划思路150

9.2.2 配置原则151

9.2.3 建设方案152

第10章 基于SDN的固移融合承载规划设计155

10.1 5G时代融合承载需求156

10.2 SDN概述158

10.3 固移融合承载网络整体规划159

10.3.1 融合承载网络规划原则159

10.3.2 融合承载网络参考体系161

10.3.3 融合承载网络技术特征162

10.4 管理及应用面规划与设计166

10.4.1 编排器规划原则166

10.4.2 编排器接口设计168

10.5 控制面规划与设计169

10.5.1 拓扑管理169

10.5.2 配置管理170

10.5.3 控制器南向接口设计171

10.5.4 控制器北向接口设计171

10.6 转发面接口规划与设计171

10.6.1 转发面接口概述171

10.6.2 固定网络转发面接口设计172

10.6.3 无线网络转发面接口设计173

10.7 融合承载网络系统的演进173

10.7.1 与传统网络兼容173

10.7.2 可长期演进174

10.7.3 网络演进路线175

第三部分 总结179

第11章 5G承载发展趋势179

11.1 我国5G承载产业发展趋势180

11.1.1 光纤光缆基础设施180

11.1.2 5G光模块和芯片182

11.1.3 5G承载网络设备184

11.2 国际5G承载行业趋势185

11.3 小结186

缩略语187

参考文献1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