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斯氏体系在中国 修订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斯氏体系在中国 修订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2485113.jpg)
- 姜涛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41148811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442页
- 主题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斯氏体系在中国 修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早期译介、实践和理论研究3
第一章 对斯氏体系及俄苏新演剧的早期译介3
第一节 许家庆、余上沅对俄苏新演剧的介绍4
许家庆编著《西洋演剧史》4
余上沅介绍斯氏体系及其演剧艺术7
第二节 郑君里、章泯、贺孟斧、瞿白音、焦菊隐的翻译11
郑君里、章泯译《演员自我修养》11
贺孟斧、瞿白音译《我的艺术生活》15
焦菊隐译《文艺·戏剧·生活》17
第三节 曹葆华、天蓝、田禽、舒非、赵如琳、贺孟斧的译介21
曹葆华、天蓝译《演剧教程》21
舒非译《苏联演剧体系》23
田禽译《新演技手册》、赵如琳译《苏俄的新剧场》26
贺孟斧译《苏联演剧方法论》30
第二章 对斯氏体系原理的早期实践与理论研究35
第一节 对斯氏体系原理的初步学习与研讨36
华实、徐夜等人对“体系”原理的研讨37
黄舞莺和存疑斋主的探索与商榷41
史东山等人的理论探索及其成果45
第二节 章泯、金韵之、郑君里等人的创造、教学与理论研究51
章泯等人运用“体系”原理的舞台实践51
金韵之等人运用“体系”原理的表演教学58
表演理论与实践的成果——《角色的诞生》62
第二部分 苏联来华戏剧专家的教学与创作73
第三章 普拉东·乌拉基米尔罗维奇·列斯里的表演、导演课73
第一节 对“现实主义戏剧”精髓的把握76
第二节 以“学生本人的身份”完成练习的重要意义82
第三节 对演员进行工作的导演实例95
引导学生把握角色性格的核心:《没有陪嫁的女人》片段排演96
引导学生为对手“命名”:《雷雨》片段排演101
将表演艺术诸多课题探索,统一于“舞台动作”的创造与组织108
第四章 鲍·格·库里涅夫的表演基础课119
第一节 表演元素的课堂(即兴)练习120
“注意力集中”的练习120
从“注意力集中”到“松弛”128
从“注意力集中”过渡到“想象”130
“形体动作记忆练习”及其发展方向134
小结143
第二节 表演元素的小品训练144
在以往练习的基础上形成“单人小品”145
从“交流练习”到“交流小品”150
“有言交流小品”及“尖锐冲突小品”155
在“练习”与“小品”中贯串着“影响生活的要求”165
小结168
第三节 从“我演我”迈向“我演人物”的理念、方法与训练169
库里涅夫“从自我出发”的教学理念169
库里涅夫所要求的“小说片段”的几个特点174
库里涅夫的“小品工作方法”179
小结192
第五章 格·尼·古里叶夫的演剧理论课193
第一节 对斯氏体系的产生、发展阶段及基本原理的讲授195
对斯氏体系前两个发展阶段的概述195
斯氏体系基本原理与新的发展阶段201
第二节 对斯氏体系演剧艺术观念的讲授206
戏剧艺术的特性及主要表现手段206
斯氏体系学派对“演员艺术的天性”的认识211
斯氏体系学派对“舞台动作”的几点基本认识218
小结224
第三节 “根之导演”的创作基本课题226
导演艺术特性与导演职能226
导演如何进行剧本分析228
导演创作思维特性与导演构思253
第三部分 我国戏剧家对民族演剧道路的探寻277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斯氏体系的学习与实践277
第一节 孙维世等戏剧家的理论与实践278
前往苏联学习斯氏体系的第一人:孙维世278
践行斯氏体系的杰出表演艺术家:金山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杰出戏剧家的其他代表:舒强、欧阳山尊290
第二节 对焦菊隐“心象”说的比较认识292
第七章 斯氏体系对我国戏剧发展的意义315
第一节 黄佐临的“写意戏剧观”316
第二节 徐晓钟的“结合论”与“诗化意象”及其意义334
“中国的托甫斯托诺戈夫”: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335
对导演艺术基本特性及创作规律的深入阐述342
成就杰出的新时期导演艺术创作与教学350
小结359
结论 兼论斯氏体系对创作与教学的价值361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379
附录二 “斯氏体系在中国”课题研究资料索引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