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通志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通志 上
  • 郑惠 张静如 梁志祥 著
  •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1111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11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通志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卷 政治志1

(一)总序1

(二)大事纪年18

1921年18

1922年19

1923年20

1924年21

1925年22

1926年23

1927年24

1928年25

1929年27

1930年28

1931年29

1932年30

1933年30

1934年32

1935年33

1936年35

1937年36

1938年38

1939年39

1940年41

1941年42

1942年43

1943年44

1944年45

1945年46

1946年48

1947年49

1948年50

1949年51

1950年54

1951年55

1952年57

1953年58

1954年59

1955年60

1956年61

1957年63

1958年64

1959年66

1960年68

1961年69

1962年70

1963年72

1964年73

1965年75

1966年76

1967年81

1968年84

1969年85

1970年86

1971年87

1972年88

1973年89

1974年90

1975年91

1976年92

1977年94

1978年96

(三)政治主张98

1920年11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宣言98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纲98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99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关于农民问题的观点99

1922年7月中共“二大”确定的议会行动方针99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制定的党纲99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关于农民问题的决议100

1923年11月中共三届一次执委会制定的国民运动进行计划100

1924年5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农村政纲100

1924年1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最低限度政治要求101

中国共产党关于促成“国民会议”运动的方针101

中国共产党对于段祺瑞“善后会议”的策略方针102

1925年6月中共广东区委提出的最小限度政治要求102

1925年7月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提出的中国民众的政治要求102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提出的党的主要任务103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制定的农运方针103

1925年10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农民最低要求103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制定的农民协会组织办法104

1925年12月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04

1926年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105

1926年4月中国共产党致第一次全国农民大会的信105

1926年7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制定的农民运动方针105

1926年7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提出的广东农民运动最低政纲106

1926年7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制定的商人运动方针106

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制定的农民政纲107

1926年12月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关于乡村自治问题的决议107

1926年12月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关于乡村自卫问题的决议108

1926年12月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关于地租和田赋问题的决议108

1926年12月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关于取消高利贷问题的决议108

1926年12月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关于农村合作社问题的决议109

1926年1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制定的湘鄂赣三省农运方针109

1927年2月中共上海市执委提出的最低限度共同政纲109

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出的农民运动方针110

1927年3月江西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农运方针110

中共“五大”前中央农委提出的农村政权建设方针111

中共“五大”以前中央农委提出的有关协作社的主张111

1927年5月中共“五大”关于解决土地问题的政治主张111

1927年5月中共“五大”制定的农民政纲112

1927年5月中共“五大”关于当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案112

192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确定的湖南工农运动方针112

1927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制止农民无组织行动的方针113

1927年6月全国农协对于农运之新规划114

1927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的农运策略114

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民革命的目前行动政纲草案115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性质和任务的探讨116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民运动方针117

大革命时期李大钊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讨118

大革命时期彭湃对农民运动的贡献118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与主张119

1927年7月中共中央对政局宣言中提出的政治主张120

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对武汉反动政府的策略120

1927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的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农民运动总策略121

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121

1927年8月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121

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22

城市中心论122

瞿秋白的“一次革命论”122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123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123

关于中国革命在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的理论124

1927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摈弃国民党旗帜的决定125

192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的工农政纲125

1927年12月中共中央确定的对国民党的工作方针125

1928年1月中国共产党宣布国民党为国民公敌宣言126

1928年6月中共中央给前委的信中提出的策略问题126

1928年7月中共“六大”提出的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与十大纲领126

1928年7月中共“六大”确定的农民运动方针127

1929年1月中共中央确定的争取群众的策略127

1929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反军阀战争中的工作方针128

1929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党在群众中的组织任务128

1929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制定的策略路线129

1929年7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宣言提出的十五项政治任务129

1929年七、八月间中共中央确定的对待中东路事件的方针129

192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斗争的主要任务与策略130

192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拥护苏联反对军阀战争的方针130

1929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武装保护苏联的策略130

1930年1月毛泽东给林彪的信中提出的中国革命道路131

1930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党的主要任务131

1930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对待国民党改组派的态度与方针132

1930年2月中共中央提出的中心策略132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的关于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132

1930年9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党的主要任务133

1930年9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关于群众工作的任务与方针133

中国共产党对于“九·一八事变”的政治方针133

1932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134

中国共产党对于上海事变的政治方针和斗争纲领134

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日战争宣言134

1932年9月中共临时中央确定的白区农民运动方针135

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三条件135

1933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满洲工作方针136

1934年4月中共中央拟定的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136

1934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136

1935年11月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的主张及十大纲领137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关于建立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主张137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的建立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的主张137

1936年5月中国共产党对两广事变的方针138

1936年2月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关于召集全国抗日救国代表大会的主张138

1936年8月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中提出的政治主张139

1936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139

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的方针139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的方针139

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提出的政治主张140

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对修改国民大会法规的主张140

1937年5月中共苏区代表会议确定的从苏维埃制度向民主共和制度转变的方向141

1937年5月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任务141

1937年5月刘少奇在党的白区代表会议上提出的白区党和群众工作的方针141

1937年7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申明的政治主张142

1937年7月中共中央宣言中提出的八大主张142

1937年7月毛泽东论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与前途143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全面调整143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144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抗战中地方工作的原则145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45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46

1937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党参加政府问题的决定146

1937年9月毛泽东提出的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147

1937年9月中共关于对待托陈派分子的原则147

1937年10月张闻天、毛泽东对没收汉奸政策的解释147

1937年10月刘少奇论述的抗日游击战争中的基本政策147

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全国救亡运动的方针148

1937年10月毛泽东同贝特兰谈话中对民主制度的论述149

1937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召集临时国民大会的提议149

1937年11月毛泽东论上海太原失陷后党的任务149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对时局宣言中提出的六项政治主张150

1938年3月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电提出的八项主张150

1938年4月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与纲领的立场与策略151

1938年6月陈绍禹等对于第三期抗战的政治问题的意见151

1938年6月陈绍禹等对于第三期抗战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生活问题的意见151

1938年6月陈绍禹等对于第三期抗战中解决人才问题的意见152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阐述的理论、政策与策略问题153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群众工作方针153

1938年10月毛泽东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论述153

1938年11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中华民族十五项紧急任务154

1938年11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国共长期合作的主张154

1938年11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对抗战胜利后中国政治前途的预想155

1939年4月中国共产党对待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方针155

1939年6月毛泽在《反投降提纲》中对抗战前途的分析155

中国共产党对于宪政运动的方针156

1939年10月毛泽东论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156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阐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57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的新民主主义政治157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157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158

1940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积极参加国民党区小学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指示158

1940年2月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对于国民大会组织法的修正案159

1940年2月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宪政159

1940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的目前政策160

1940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在敌后地区没收大汉奸土地财产问题的指示161

1941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时局的决定161

1941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对时局方针的指示162

1941年4月毛泽东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论述的党的政策162

1941年11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演说中论新民主主义政策162

1942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抗战胜利后的建国主张163

1943年初中国共产党对中英、中美间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态度163

1943年3月刘少奇论华北对敌斗争的经验164

1944年6月中共中央致国民政府意见书中关于改革政治制度的主张164

1944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方针164

1944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对中国大资产阶级及英美派资产阶级的政策问题165

1944年8月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基础的论述165

1944年9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65

1944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与赫尔利签署的延安协定草案165

1944年12月毛泽东提出的党在1945年的任务166

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66

1945年4月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167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阐述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67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党的一般纲领168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党的具体纲领168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169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的中国两个前途169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土地问题主张170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张170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外交政策170

1945年7月中国共产党关于停止国民大会从速召开政治会议的建议171

1945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日本投降后党的任务171

1945年8月毛泽东提出的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171

1945年8月中共中央对时局宣言中提出的六项紧急措施171

1945年8月中共中央确定的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方针172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172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关于争夺东北的战略方针172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双十协定》签定后党的任务与方针173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党在和平建设过渡阶段的任务173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对待在华美军的方针173

1945年12月毛泽东提出的1946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174

1945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174

1946年1月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174

1946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协商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建国纲领175

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和平建国纲领175

中国共产党在国共谈判中坚持的军队国家化的立场176

1946年2月中共中央对于和平民主新阶段的估计176

1946年2月中国共产党关于东北前途的四点主张176

1946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时局与对策176

1946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坚决反对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的方针177

1946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群众工作中的错误问题的指示177

1946年5月中共中央确定的解放区外交方针177

1946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的时局及对策的指示177

1946年6月中共代表团关于东北问题的四项和平建议178

1946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言向国内外各方提出的四项呼吁178

1946年7月周恩来关于反对扩大内战与政治暗杀的严正声明178

1946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对美宣传中的政策178

1946年11月周恩来关于国民党召开“国大”的声明179

1947年1月朱德提出的1947年十大任务179

1947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新收复区某些人员赏罚的指示179

1947年2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蒋管区的工作方针和斗争策略180

194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在蒋管区发动农民武装斗争的指示180

194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蒋管区工作方针的指示180

194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蒋管区群众斗争方针的指示181

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宣布的各项政策181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将革命进行到底反对刘航琛一类反动计划的指示181

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的党在1948年的任务182

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工委关于阶级分析问题的指示182

1948年1月毛泽东提出的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183

1948年1月西北人民解放军前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政策问题183

1948年2月中共中央确定的对在华外国人的政策183

1948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政策必须适时向群众公开的规定184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政策问题184

1948年7月新华社关于农业社会主义问题的问答184

1948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击破敌人假和平运动阴谋的方针185

1948年8月中共中央制定的目前蒋管区斗争策略185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新解放城市中组织各界代表会议的指示186

1948年12月中共中央拟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入城布告宣布的约法八章186

194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1949年的任务187

1949年1月毛泽东关于时局的声明188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188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制定的外交政策189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论述的经济政策189

1949年6月毛泽东阐述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190

1949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191

1949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组织工商业联合会的指示192

1949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处理旧人员的政策19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19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关于新中国政权机关的规定19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的新中国的外交政策194

建国初期中共中央关于各地召开人民代表会议的方针194

1949年9月、10月中共中央同意的“中间不动两头平”的土改政策195

1949年10月新华总社关于土改后农村阶级划分的政策性意见195

1949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新区实行土地改革的方针195

1949年11月中其中央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中国共产党党组的决定195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对待富农的政策195

1950年1月政务院关于处理老解放区市郊农业土地问题的政策196

1950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减租减息及征收公粮问题的提议196

1950年2月政务院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196

1950年2月政务院关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和征收公粮的指示197

195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97

1950年4月毛泽东在一组批语中提出的政策思想197

1950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停止向地主退押金问题的指示198

1950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的与西藏地方政府谈判的十项条件198

1950年6月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8

1950年6月政务院关于救济失业工人问题的指示198

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9

1950年7月颁布的农民协会组织通则199

1950年7月颁布的人民法庭组织通则199

1950年7月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99

1950年8月政务院关于农村划分阶级的决定200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划分中农与富农的指示200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200

1950年10月公安部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出的镇反方针200

1950年10月政务院关于救济失业知识分子的补充指示201

1950年11月颁布的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201

1950年11月政务院关于加强人民司法工作的指示202

195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划分小土地出租者的指示202

1950年12月政务院关于管制美国在华财产冻结美国在华存款的命令202

1950年12月新闻总署、新华总社关于旧式富农的政治权利问题的指示203

1950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划定富农成分的指示203

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要点203

1951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204

1951年4月政务院关于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工作的指示204

1951年5月中共中央对犯有死罪的反革命分子应大部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政策204

1951年5月中共中央对土地改革完成地区的地主参加劳动生产及就业问题的指示204

195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方针204

195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清理“中层”“内层”的指示205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205

1951年6月政务院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205

1951年6月中共中央批转华东局关于土地改革后管制和改造地主的规定206

1951年7月刘少奇论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和发展道路206

1951年7月中共中央对于工人阶级与半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的解释207

1951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土改后农村和城市的工作任务与干部配备的指示207

1951年8月周恩来关于美英对日和约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207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新区土改完成后应在经济上团结所有的人进行生产的指示208

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清理厂矿交通等企业中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208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208

1952年1月周恩来谈“三反”运动和资产阶级209

1952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三反”斗争中惩办犯法的私营工商业者和坚决打退资产阶级猖狂进攻的指示210

1952年1月薄一波谈“三反”运动的性质、方针与政策210

1952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宣传文教部门应无例外地进行“三反”运动的指示211

1952年1月毛泽东关于“三反”展开后将注意力引向搜寻“大老虎”的指示211

1952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211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工矿企业进行“三反”运动的指示211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五反”中几个策略问题的指示212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对半违法半守法及严重违法的工商业资本家处理的指示212

1952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五反”运动中对工商户分类处理的标准和办法212

1952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县区一律停止“三反”全力领导生产的决定213

1952年3月中节委关于处理贪污、浪费及克服官僚主义错误的若干规定213

1952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处理小贪污分子的五项决定214

1952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进行“三反”运动的指示214

1952年3月政务院关于在“五反”运动中成立人民法庭的规定214

1952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五反”斗争中及其以后必须达到的八项目的215

1952年3月中节委关于追缴贪污分子赃款赃物的规定215

1952年3月政务院关于在“三反”运动中成立人民法庭的规定215

1952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参加互助组的意见216

1952年4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宣部《关于<学习>杂志错误的检讨》216

1952年4月中共中央制定的西藏工作方针216

1952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肃清毒品流行的指示216

1952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对待富农的政策217

1952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干部交代和资产阶级的关系的指示217

195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218

1952年4月周恩来论我国的外交方针和任务218

1952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五反”定案、补退工作等的指示219

1952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争取“五反”斗争胜利结束中的几个问题219

1952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争取胜利结束“三反”运动中的若干问题219

1952年6月毛泽东关于国内主要矛盾问题的批示220

1952年7月颁布的管制反革命分子暂行办法220

1952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国内外矛盾和农村主要矛盾的意见220

1952年8月颁布的治安保卫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220

1952年8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关于处理资本家代理人的意见220

1952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行司法改革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21

1952年10月毛泽东接见西藏致敬团的谈话要点221

1952年10月刘少奇论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221

1952年10月中共中央批转廖鲁言关于结束“五反”运动和处理遗留问题的报告222

1952年10月中共中央批转安子文关于结束“三反”运动和处理遗留问题的报告222

1952年11月中央政府关于改变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机构与任务的决定223

1953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223

1953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缩减农业增产和互助合作发展的五年计划数字的指示223

1953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各部门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及加强中央对于政府工作领导的决定223

1953年3月中共中央同意中南局关于纠正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中的急躁倾向的报告224

1953年3月中共中央华北局关于纠正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中的盲目冒进偏向的指示224

1953年9月中共中央批转华东局关于当前财政收支问题及对资产阶级问题的方针224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收益分配问题的指示225

1953年10月11月毛泽东提出的农业互助合作方针225

1953年10月李维汉谈私营企业利润“四马分肥”的原则225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226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总路线宣传提纲中阐明的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和方针226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总路线宣传提纲中阐明的逐步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方针226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总路线宣传提纲中阐明的逐步实现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方针227

195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同意“依靠贫农和中农的巩固联盟”的口号227

1954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处理“五反”运动遗留问题的政策227

1954年3月中财委关于1953年度私营企业盈余分配问题的指示228

1954年3月中财委关于有步骤地将有10个工人以上的资本主义工业基本上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的意见228

1954年3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收缩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转入生产的指示228

1954年3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公私合营企业利润分配的意见229

1954年4月第二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农村工作任务和合作化方针229

1954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29

1954年6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若干政策问题230

1954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的决定230

1954年6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手工业改造的方式与原则230

1954年7月中财委关于扩展公私合营工作中的若干政策问题231

195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市场管理和改造私营商业的指示231

1954年8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如何逐渐社会主义化的意见231

1954年9月颁布的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232

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32

1954年12月第四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提出的建社任务和政策232

1955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233

1955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对私营工业生产安排的方针和措施233

1955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的1955年公私合营扩展计划及其具体措施233

1955年3月邓子恢阐述的党在农村的根本路线和团结中农的政策233

1955年3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巩固现有合作社的通知234

1955年3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对浙江省农业合作化工作的意见234

1955年4月中共中央批发北京市委关于手工业改造的两个文件的指示234

1955年4月邓子恢在全国第三次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政策235

1955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河北省委关于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几项政策235

1955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手工业生产和社会主义改造几个政策问题235

1955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展开斗争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236

1955年5月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的讲话236

1955年7月周恩来在全国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阐述的外交政策236

1955年7月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方针237

1955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彻底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237

1955年9月毛泽东阐述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阶级路线238

1955年9月、12月毛泽东写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和按语238

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238

1955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阐明的农业合作化理论239

195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肃反问题的指示239

1955年10月毛泽东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座谈会上的讲话240

1955年11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240

1955年11月中共中央确定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针、任务和方法240

1955年11月刘少奇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41

1955年11月周恩来论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几个问题241

1955年11月陈云提出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六点意见241

1955年11月李维汉论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242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应注意的问题242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私营工业实行公私合营时对于财产清理估价中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原则243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对公私合营企业私股推行定息办法的指示243

1956年1月陈云提出的私营工商业公私合营中的三个问题243

1956年2月中共中央批转江苏省委提出的办高级社应注意的事项244

1956年2月国务院关于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若干事项的决定244

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244

1956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合作社扩大合并和升级中生产资料等问题的处理办法244

1956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的解释及处理的政策界限245

1956年4月邓子恢谈整顿和巩固合作社的三个问题245

1956年4月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讲话245

1956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把肃反运动又好又快又省地进行到底的指示245

1956年4月中共中央转发商业部党组关于城市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几个问题246

1956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公私合营及私营企业1955年盈余分配的指示246

1956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深入改造农村私营商业做好供销业务的方针246

1956年5月、6月陈云在全国私营工商业改造汇报会议上阐述的对资本家的政策247

1956年6月周恩来关于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的谈话247

1956年6月陈云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谈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247

1956年6月颁布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248

1956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公私合营企业定息办法的若干指示248

1956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公私合营时安排原私方在职人员的指示249

1956年7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手工业合作化的方针与政策249

1956年7月国务院关于私营工商业、手工业、私营运输业改造中若干问题的指示250

1956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并社和并乡撤区问题的指示250

1956年8月中共中央转发的十人小组报告中提出的肃反工作任务250

1956年9月董必武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的加强人民民主法制工作的若干问题251

1956年9月陈云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后的新问题251

1956年9月中共“八大”确定的外交方针251

1956年11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谈社会主义民主问题252

1956年11月陈云论对资本主义企业的赎买政策252

1956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的《正确解决少数手工业合作社社员退社问题》的社论253

1956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广东省委报告时提出的对待退社问题的方针253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学说253

195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处理罢工、罢课问题的指示254

1957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255

195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继续组织党外人士对党政所犯错误缺点展开批评的指示255

195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报导党外人士对党政各方面工作的批评的指示256

1957年5月毛泽东《事情正在起变化》的文章256

195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对待当前党外人士批评的指示256

195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当前运动的领导的指示256

1957年6月中共中央批转江苏省委关于正确处理农村人民闹事问题的指示257

1957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加紧整风的指示257

1957年6月《人民日报》社论《这是为什么?》257

1957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257

1957年6月中共中央确定的反击右派分子斗争的步骤与策略257

1957年7月毛泽东在省、市委书记会议上论反右派斗争258

1957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继续深入反对右派分子的指示258

1957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258

1957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反对资产阶级右派斗争中应注意的事项的通知258

1957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严肃对待党内右派分子问题的指示259

1957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工人、农民中不划右派分子的通知259

1957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企业中进行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指示259

1957年9月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259

1957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扩大的八届三中全会上阐述的整风运动方针259

1957年10月中共中央制定的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260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的指示260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261

1958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整风问题的指示261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61

1958年8月毛泽东审改的碴砑山人民公社试行简章262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262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普遍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的指示262

195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布的告台湾同胞书262

195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再告台湾同胞书263

1958年12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264

1958年12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关于毛泽东不作下届国家主席候选人的决定264

1958年12月毛泽东对《清华大学物理教研组对待教师“宁左勿右”》一文的批示265

1959年1月中共中央对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馆陶县停伙、逃荒问题的检查报告的批语265

1959年2月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提出的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方针265

1959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上海会议提出的人民公社十八个问题266

1959年7月彭德怀的意见书266

1959年8月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对于阶级斗争的论述267

1959年8月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关于“以彭德怀为首的反党集团”问题的决议267

1959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右倾思想的指示268

195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摘掉确实改悔的右派分子的帽子的指示268

1959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进行整社试点即进行两条道路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269

1959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摘掉右派帽子人员的工作分配和生活待遇的规定269

1959年11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总政关于划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标准和处理办法269

196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城市人民公社问题的指示270

196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指示270

1960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中开展“三反”运动的指示271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同意的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关于右派分子工作的意见271

196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湖北省委和福建省委两个文件的重要指示271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272

1961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指示272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的指示273

1962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加速进行党员、干部甄别工作的通知273

1962年5月刘少奇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谈话273

1962年8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右派分子工作几个问题的复示中提出的政策274

1963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厉行增产节约和开展“五反”运动的指示274

1963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抓紧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批示274

1963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社教方针274

1963年6月中共中央批转甘肃省委、冶金工业部党组关于夺回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的领导权的报告275

1963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问题的规定275

1964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继续抓紧进行“五反”运动的指示275

1964年9月中共中央转发“桃园经验”的指示276

1964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正草案)276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转发李雪峰给刘少奇的信的批示276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认真讨论刘少奇答江渭清的信的指示277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夺权斗争问题的指示277

1964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问题严重的地区由贫协行使权力的批示277

1965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277

1966年2月中共中央确定的指导学术讨论的方针278

1966年5月毛泽东给林彪的信278

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279

1966年5月中共中央通知279

1966年7月毛泽东给江青的信280

1966年8月毛泽东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的信280

1966年8月毛泽东写的《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280

1966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280

1966年8月中共中央同意的公安部关于严禁出动警察镇压学生运动的规定281

196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铁路企业单位分期分批地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和整顿车站、列车秩序的通知281

1966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县以下农村“文化大革命”的规定282

1966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82

1966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北京市委重要通告282

1966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示283

1966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对大中学校师生进行短期军训的通知283

1967年1月中共中央等给上海各造反团体的贺电284

1967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反对经济主义的通知284

196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在“文化大革命”中加强公安工作的若干规定284

1967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不得把斗争锋芒指向军队的通知285

1967年1月中共中央等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285

1967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民用航空系统由军队接管的命令285

1967年1月中央军委命令286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校师生和红卫兵进行徒步串连的通知286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援内地和边疆建设的职工应就地参加“文化大革命”的紧急通告286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处理下乡上山知识青年外出串连、请愿、上访的通知286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对待工作组问题的通知287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夺权斗争宣传报导问题的通知287

1967年2月中共中央给全国贫下中农和各级干部的信287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军委八条的通知287

1967年2月关于上海市人民公社改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的决定288

1967年3月中共中央等关于劝阻红卫兵和群众自发赴越援越抗美的通知288

196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在春耕期间不要夺权的通知288

1967年3月中共中央转发对需要实行军事管制的厂矿的布告289

196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夺权问题的通知289

1967年3月中共中央转发的北京市公安局军事管制委员会的布告289

196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停止全国大串连的通知289

196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处理红卫兵抄家物资的几项规定290

196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修养>的要害是背叛无产阶级专政》一文的通知290

196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通令290

1967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抓叛徒”问题的通知290

1967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禁止挑动农民进城武斗的通知291

1967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建造毛主席塑像问题的指示291

1967年7月江青接见河南代表时关于“文攻武卫”的讲话291

1967年8月谢富治关于砸烂公检法的讲话291

1967年8月中共中央等关于派国防军维护铁路交通的命令292

1967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报刊上点名批判问题的通知292

1967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不准抢夺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和各种军用物资的命令292

1967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严禁抢夺国家物资商品,冲击仓库,确保国家财产安全的通知292

1967年9月中共中央等关于在外地串连学生和在京上访人员立即返回原单位的紧急通知293

1967年7至9月毛泽东视察华北、中南、华东地区的重要指示293

1967年10月中共中央批转的林彪“八·九”讲话293

1967年11月毛泽东批准的《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的文章294

1967年12月中共中央等关于正确对待犯错误的“老造反派”的通知294

1967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文化大革命”的指示295

1967年12月毛泽东关于绝对权威的批示和中共中央、中央文革的通知295

1968年2月中共中央等对黑龙江省革委关于深挖叛徒工作情况的报告的批示295

1968年5月中共中央等转发毛泽东对北京新华印刷厂军管会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的批示的通知295

1968年7月中共中央等关于解决广西问题的布告296

1968年7月中共中央等关于解决陕西问题的布告296

1968年7月毛泽东关于制止武斗的指示296

1968年9月中共中央等批发北京市革委关于选调和派遣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几条规定297

1968年12月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关于对敌斗争中应掌握政策的通知297

1969年4月林彪在中共“九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斗批改和“文化大革命”的政策297

1970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298

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的谈话298

1971年2月中共中央转发的毛泽东关于批陈整风的指示298

1971年8月至9月毛泽东在外地巡视期间同沿途各地负责同志的谈话299

1971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299

1972年3月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信的批示299

1972年3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征询对三支两军问题的意见的通知300

1974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批林批孔运动几个问题的通知300

1974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批林批孔运动几个政策问题的通知300

1975年1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00

1975年2月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300

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进行全面整顿的思想和方针301

1975年11月中共中央转发《打招呼的讲话要点》的通知302

1976年3月中共中央转发的华国锋在省、市、自治区和大军区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302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事件的通知302

1977年5月邓小平对于“两个凡是”的批评303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03

(四)重要会议304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04

广州党团负责干部会议304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305

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西湖会议305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305

中共三届一中全会305

中共三届二中全会306

中共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306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306

中共四届二中全会307

中共中央北京特别会议307

中共四届三中全会308

中共中央汉口特别会议308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309

1927年7月中共中央常委扩大会议309

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309

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310

1927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10

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广东省委联席会议310

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310

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310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311

中共六届一中全会311

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311

中共顺直省委扩大会议312

中共六届二中全会312

中共闽西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313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13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313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313

中央苏区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314

1932年3月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314

中共北方各省委代表联席会议314

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314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314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道会议315

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315

中共中央政治局猴场会议315

中共中央政治局遵义会议315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理会议316

中共中央政治局两河口会议316

中共中央政治局芦花会议316

中共中央政治局沙窝会议316

中共中央政治局毛儿盖扩大会议317

中共中央政治局巴西紧急会议317

中共中央政治局俄界扩大会议317

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镇会议318

中共中央政治局下寺湾会议318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18

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319

中共中央政治局晋西扩大会议319

1936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19

1936年9月中共西北局岷山会议320

1936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20

1936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20

中共中央政治局延安扩大会议321

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321

中国共产党白区代表会议321

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322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22

中共中央代表团与中共中央长江局第一次联席会议322

193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23

193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23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323

193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24

中共中央北方局黎城会议324

1940年9月中共中央华北局党的高级干部会议324

1941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25

中共中央南方局会议325

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325

1942年10月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326

194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26

1943年9月至12月中共中央三次政治局会议326

1944年4月延安高级干部会议327

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327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327

中共七届一中全会328

1945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28

1946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会议328

1947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28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29

全国土地会议329

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329

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330

1948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330

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330

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30

194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31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331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331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332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332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333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333

政务院第四十四次政务会议333

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33

第一次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334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34

第三次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335

中共七届四中全会335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35

第四次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336

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336

1955年7月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337

中共七届六中全会337

国务院第二十四次全体会议337

中共七届七中全会338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338

中共八届一中全会338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338

1957年1月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339

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339

1957年7月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339

中共八届三中全会340

1958年1月杭州会议340

1958年1月南宁会议340

中共中央成都工作会议341

中共中央汉口工作会议341

中共八届四中全会341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341

中共八届五中全会342

1958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42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342

中共中央第一次郑州工作会议343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343

中共中央政治局郑州扩大会议343

中共八届七中全会344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44

中共中央政治局庐山扩大会议344

中共八届八中全会344

1960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44

196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45

1960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345

1960年1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345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346

1961年3月中共中央广州工作会议346

1961年5月中共中央北京工作会议346

1961年8月中共中央庐山工作会议347

1962年1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347

1962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347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348

1962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工作会议348

1962年7月中共中央北戴河工作会议349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349

1963年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349

1963年5月毛泽东召集的讨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会议350

1963年9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350

全国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350

1964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350

1964年12月全国工作会议351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51

1965年9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352

196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352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53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353

1966年10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353

1967年2月怀仁堂碰头会354

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354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355

中共九届一中全会355

1970年3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355

中共九届二中全会356

1970年12月华北会议356

批陈整风汇报会356

1973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357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357

中共十届一中全会357

1974年1月批林批孔动员大会357

197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58

1974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58

中共十届二中全会358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58

1975年11月清华大学党委常委扩大会议358

1975年11月中共中央“打招呼会议”359

1976年2月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负责人会议359

197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59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59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的“打招呼会议”360

1977年3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360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36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61

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361

第十七次全国公安会议361

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361

第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362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62

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36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63

(五)事件与运动36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6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农民运动36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会365

国民会议运动365

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366

平定广州商团叛乱366

第一次东征367

平定刘、杨叛乱367

第二次东征367

广东省第一次农民大会的召开368

广东农民协会的成立368

五卅运动369

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369

广东省第二次农民大会的召开369

北伐战争370

湖北、湖南农民大革命370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371

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371

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372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372

“四·一二”政变372

“四·一五”政变373

“四·二八”大屠杀373

平定夏斗寅叛变374

马日事变374

“七·一五”政变374

土地革命战争375

反对托陈取消派376

反对罗章龙分裂主义376

“九·一八”事变377

上海抗战377

中共临时中央迁入苏区378

反“罗明路线”378

批判“邓、毛、谢、古”378

反“铁夫路线”379

华北事变379

“一二·九”运动380

反对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380

两广事变381

西安事变382

抗日战争382

“七·七”事变384

“八·一三”事变384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385

八路军政治委员制度的恢复385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385

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的建立386

高敬亭事件386

民主宪政运动387

赫尔利与中共领导人的延安会谈387

新疆三区革命387

关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国共两党谈判388

联合政府运动388

解放战争389

国共两党在受降问题上的斗争390

国共两党重庆谈判390

双十协定的签订391

国共两党停战谈判与停战协定391

美国调处国共军事冲突392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392

反奸清算运动393

全国内战爆发393

安平镇事件393

国共谈判完全破裂394

台湾“二·二八”起义394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394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395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成立395

1949年4月的国共和谈396

班禅宣布拥护中央政府3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397

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397

西藏和平解放397

土地改革运动398

抗美援朝运动398

镇压反革命运动399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399

“三反”、“五反”运动400

高、饶事件401

对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402

潘、扬事件402

肃反运动402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出版403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03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04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04

广西事件405

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的成立405

整风反右运动406

“八·二三”炮战406

“共产风”的出现407

大办公共食堂407

西藏平叛407

1959年反右倾机会主义408

信阳事件408

新疆伊犁暴乱事件408

《毛泽东选集》第1卷至第4卷出版409

1963年至1965年的新“五反”运动409

学习雷锋活动409

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410

毛泽东对“三自一包”和“三和一少”的批判410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411

白银厂事件411

桃园经验411

小站经验412

“文化大革命”前夕的政治批判运动412

批判“三家村”413

对《二月提纲》的批判413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414

批判彭、罗、陆、杨“反党集团”415

北京大学的第一张大字报415

红卫兵运动415

红卫兵大串连416

“破四旧”运动416

1966年11月北京工人体育场大会417

安亭事件417

上海康平路武斗事件417

“一月风暴”418

“二月逆流”418

三支两军419

围困中南海事件419

“上柴联司”事件419

“七·二○”事件420

文攻武卫与全国性武斗420

火烧英国驻华代办处421

外交部夺权事件421

毛泽东巡视华北、中南、华东422

“六厂二校”经验422

革命委员会的成立422

全国山河一片红423

“斗、批、改”运动423

清理阶级队伍424

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集团”424

“一打三反”运动424

干部下放劳动与“五·七”干校425

“文化大革命”中对党和国家领导骨干的迫害425

刘少奇、邓小平冤案426

陶铸冤案426

陆定一冤案427

“彭、黄、张、周反党集团”案427

杨、余、傅事件428

“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428

“抓叛徒”运动429

“新疆叛徒集团”案429

瞿秋白被诬陷案430

“总政阎王殿”案430

谭震林被诬陷案430

青铜峡“反革命叛乱”案431

冀东“红旗党”案431

青海“赵永夫反革命”案431

内蒙古“内人党”案431

“东北帮叛党投敌反革命集团”案432

遇罗克冤案432

张志新冤案432

李冬民假案事件433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433

批陈整风运动434

林彪“第一个号令”事件434

毛泽东视察南方435

“九·一三”事件与林彪集团灭亡435

批林整风运动435

对极左思潮的批判436

张铁生交白卷事件436

“批林批孔”运动437

“评法批儒”运动437

马振扶中学事件438

“一个小学生的信和日记”事件438

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438

1975年的全面整顿439

风庆轮事件440

评《水浒》440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440

“四·五”运动与天安门事件441

江青集团灭亡441

上海反革命武装叛乱事件442

建立毛泽东主席纪念堂442

揭批“四人帮”运动443

平反冤假错案443

为“右派分子”摘帽与平反4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