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造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造学
  • 崔义中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6818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造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单元 创造理念原理篇3

第一章 创造3

第一节 创造的词义考证4

一、中国“创造”一词的词义考证4

二、西方“创造”一词的词义与发展8

三、中、西方“创造”一词的比较12

第二节 创造的概念13

一、创造的内涵界定13

二、创造的特征与意义16

三、创造的定义20

第三节 创造的分类29

一、创造分类的标准与相对性29

二、以创造主体为依据的创造分类32

三、以创造产品为依据的创造分类36

第二章 创造力41

第一节 创造力的概念界定42

一、创造力的内涵与分类42

二、创造力与知识、智力46

三、创造力与创造性人格48

第二节 创造力开发57

一、创造力开发的概念57

二、创造力开发的基本原理59

三、创造力开发的主要对策59

第三节 创造力自我测评64

一、创造力测评概述64

二、创新意识与能力自我测评65

三、创造性人格自我测评69

第三章 创造学79

第一节 创造学的演变历程80

一、创造学的兴起与建立80

二、国内外创造学的发展状况85

三、创造学的发展趋向101

第二节 创造学的学科简介104

一、创造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体系104

二、创造学的基础、分支及相关学科110

三、创造学的研究方法112

第三节 创造学的基本原理115

一、人人都具有创造力115

二、创造力是可以通过培养获得的117

三、创造力是实践与应用的产物119

第二单元 创造技法实务篇123

第四章 多元组合法123

第一节 组合法简介124

一、组合法的内涵与特征124

二、组合法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128

三、组合法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方法130

第二节 典型组合法——许国泰信息交合法141

一、基本原理与特点141

二、执行程序及方法143

三、注意事项与应用范例144

第三节 引申组合法147

一、焦点法147

二、关联法149

三、系统合成法150

第五章 多向变换法152

第一节 变换法简介153

一、变换法的内涵与特征153

二、变换法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155

三、变换法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方法155

第二节 典型变换法——奥斯本检核表法161

一、基本原理与特点162

二、执行程序及方法169

三、注意事项与应用范例169

第三节 引申变换法175

一、5W2H法175

二、和田12法178

三、庄寿强系统提问法181

第六章 多面类比法185

第一节 类比法简介186

一、类比法的内涵与特征186

二、类比法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187

三、类比法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方法190

第二节 类型类比法——提喻法194

一、基本原理与特点195

二、执行程序及方法197

三、注意事项与应用范例202

第三节 引申类比法205

一、中山正和法206

二、中山—高桥法207

三、等价变换法209

第七章 多方列举法216

第一节 列举法简介217

一、列举法的内涵与特征218

二、列举法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219

三、列举法的基本思路221

第二节 典型列举法——缺点列举法223

一、基本原理与特点223

二、执行程序及方法226

三、注意事项与应用范例229

第三节 引申列举法233

一、特性列举法233

二、希望列举法237

三、刘仲林补美法241

第三单元 创造实践应用篇247

第八章 科学创造——科学研究与发现247

第一节 科学研究导论248

一、科学研究的概念248

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252

第二节 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256

一、知识经济与知识创新256

二、知识创新的基本理论260

三、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264

第三节 科学创造方略264

一、自然、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创造264

二、科学研究与发现的基本方法268

三、杰出科学家科学创造的成功方略271

第九章 技术创造(上)——技术发明277

第一节 发明创造导论277

一、创造发明的内涵277

二、专利发明概述279

第二节 创造发明的原则与原理284

一、创造发明的原则284

二、创造发明的原理288

第三节 专利发明的实践方法295

一、专利文献及其利用296

二、利用专利进行创造发明的方法303

三、专利发明应注意的事项307

第十章 技术创造(下)——技术创新320

第一节 技术创新导论321

一、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321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325

三、技术创新的作用327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模型与模式332

一、技术创新过程模型332

二、技术创新模式336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成功方略341

一、成功创新的一般特征341

二、创新成功的战略因素342

三、技术创新能力342

第十一章 艺术创造——艺术创作与表现358

第一节 艺术创造导论359

一、艺术概述359

二、艺术作品与艺术家365

三、艺术创造367

第二节 艺术创造过程371

一、准备阶段371

二、构思阶段380

三、传达阶段383

第三节 艺术创作的心理路程387

一、迷人的背后隐含着艰难与辛酸387

二、艺术创作的真正意义就是生命活着的意义388

三、艺术创作需要身心的全部投入389

四、艺术创作常与寂寞和孤独相约392

五、艺术创作贵在永不止步地探索393

附录一:世界科技史上100项重要发明394

附录二:20世纪100项创造成果406

附录三: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4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