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自动化仪表手册 第三册 产品部分(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工业自动化仪表手册》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1116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11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业自动化仪表手册 第三册 产品部分(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44篇 工业自动化仪表盘2
第1章 概论2
1 用途、特点2
2 设计原则2
3 分类2
3.1 仪表盘2
2 软件的分类与功能3
1 集散系统的产生及发展概况3
第1章 概论3
第40篇 集散型综合控制系统3
3 软件的建立过程3
2 集散系统的总体设计3
1 软件的定义与地位3
第1章 概论3
第39篇 工业控制计算机软件3
第32篇 组装式电子综合控制装置3
1 工业控制计算机的系统结构3
第1章 概论3
第1章 概论3
第1章 概论3
第43篇 电动执行器3
2 气动调节阀的组成、分类和特点3
1 气动执行器3
第1章 概论3
第42篇 气动执行器3
第30篇 气动单元组合仪表3
2.1 总体构成3
1 气动单元组合仪表的基本特点及技术指标3
1.1 气动单元组合仪表的特点3
1.2 仪表的工作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3
2.1 自由射流3
2 流体控制的一些基本概念3
1 流控技术概述3
第1章 概论3
第41篇 流体控制元件及装置3
1 电动执行器的用途和分类3
第35篇 遥测、遥讯、遥控、遥调装置3
1 组装式电子综合控制装置的发展背景和特点3
2 组装式电子综合控制装置的设计概要3
2.1 设计思路3
第33篇 程序控制装置3
第1章 概论3
1 程序控制装置的特点和用途3
2 程序控制装置的分类3
第34篇 巡回检测装置3
第1章 概论3
1 用途3
2 原理与组成3
2.1 输入量3
2.2 巡回采样3
第37篇 工业控制计算机3
第1章 概论3
1 远动装置与远动系统3
2 远动装置的发展概况3
2.1 概况3
第28篇 气动基地式调节仪表3
第36篇 安全联锁报警装置3
第1章 概论3
1 工业自动化对安全联锁报警装置的要求3
1.1 对信号监视报警部分的要求3
1.2 对联锁保护部分的要求3
1.3 对抗干扰性和可靠性要求3
2 安全联锁报警装置的分类与组成3
2.1 分类3
第1章 概论3
3 总体结构3
第2章 施工图设计3
4 结构特征3
3.3 附属装置3
3.2 操纵台3
2 电动执行器的组成和特点3
2.1 盘、台组合视图3
第29篇 简易电动调节仪表3
第1章 概论3
2 盘、台的组合3
1 主要特点和用途3
2 系列的组成3
1 盘、台的选择3
2 总体设计原则3
第1章 概论3
1 用途、特点3
3 盘上装置的有效布置尺寸4
2.3 测量与处理4
2.2 设计要点4
2.1 组合编程控制装置4
2 工业控制计算机的特点4
3.1 盘正面的有效布置尺寸4
6 主要技术性能4
2 气动单元组合仪表的构成与分类4
5 参比工作条件4
4 使用环境条件4
3 接线端子4
2 结构型式4
1 仪表分类与系统组合4
2.2 总体设计要点4
2.2 组成4
第1章 概论4
第31篇 电动单元组合仪表4
3 设计选用原则和使用注意事项4
第2章 DDZ-Ⅱ系列仪表4
第2章 气动执行机构4
1 薄膜执行机构4
1.1 正作用式薄膜执行机构4
3.1 容量5
3 主要技术指标5
3 组装式电子综合控制装置的基本型式和分类5
3.1 系统组成和基本型式5
3.2 采样速度5
4 过程控制软件5
4.1 特点5
4.2 结构5
第2章 电动执行机构5
3 电动执行器与调节仪表信号的连接5
3 集散系统的功能及特点5
第38篇 工业控制计算机外部设备5
3.3 测量精确度5
1 概述5
第2章 输入/输出设备5
第1章 概论5
3 计算机控制系统5
2.2 分类5
第2章 装置介绍5
1 总体介绍及设计原则5
1.1 无触点安全联锁报警装置的特点5
1.2 功能插卡的分类5
2.4 输出5
2.2 比例动作活塞执行机构5
2.2 可编程序控制装置5
2.3 其他类型的程序控制装置5
2.2 附壁射流5
2.1 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5
2 工作原理5
1 分类与应用5
1.2 反作用式薄膜执行机构5
2 活塞执行机构5
2.1 两位动作活塞执行机构5
4 技术性能规范5
2.2 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6
3 远动装置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6
1 测量部件6
1 控制站的功能和主要技术要求6
第2章 数字逻辑基础6
1 数制与码制6
1.1 数制6
第2章 过程控制站6
4 远动系统的构成6
1.1 反馈控制功能6
4.1 远方监视系统构成6
2.3 射流互作用6
2 纸带机6
3.2 分类方法6
3 电源部分要求6
2 技术特性6
第2章 结构原理6
2 模拟定值器原理6
1.1 压力测量部件6
5 软件的发展动向6
3.3 功能组件、组件箱及其布置方式6
2.4 组合编程控制装置与可编程序控制装置的比较6
第2章 定值器6
1 概述6
3.5 抗干扰性能6
3 主要技术指标6
3.1 TA系列简易电子调节器主要技术指标6
3.2 精密温度调节器主要技术指标6
3.4 分辨率6
第2章 远动装置的主要技术性能及其特性分析7
4.3 信号确认回路7
4.2 限幅器和滤波器7
2.3 多转式电动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7
3.2 一位数字定值器原理7
4.1 信号接收回路7
3.1 气动长行程执行机构7
1 远动装置类型及其控制方式7
3 长行程执行机构7
4 基本回路7
1.2 各种进位制数的换算方法7
1.1 采样概念和采样器7
1.1 程序设计语言7
1 程序设计系统7
第2章 系统软件7
3.1 程序控制装置的发展过程7
3 程序控制装置的发展7
3 数字定值器原理7
3.1 数字定值器的数制和编码方式7
第2章 部件7
1 采样器7
2.1 纸带输入机7
2.4 涡流和旋动射流7
3.2 盘、台及箱内装置的有效布置尺寸7
3.4 系统机柜7
1.3 码制7
4 施工图绘制方法7
4.1 盘面布置原则7
4.5 延时电路8
1.2 差压测量部件8
3.2 程序控制装置的发展动向8
3.2 电信号气动长行程执行机构8
2.4 积分式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8
1 射流技术的特点8
3.5 操作站8
2.2 纸带穿孔机8
4 供电电源8
3.6 系统布线8
第2章 射流元件及装置8
1.2 干簧继电器采样器8
4.4 末级功率输出电路8
3.2 数值信息的表示9
3 信息的表示方法9
2 远动装置操作功能9
3.1 “开”“关”命令与状态的表示9
4 远动信息的传送方式9
4.2 盘内装置布置的一般要求9
1.3 温度测量部件9
1 概述9
第2章 组件组装式综合控制装置9
6 系统功能9
5 总体技术性能9
3.1 卡片输入机9
3.1 元件分类、结构、性能特点和主要用途9
2 元件设计要点9
1.2 语言处理程序9
2.5 比例式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9
3 卡片机9
1 力-气转换部件9
2.1 逻辑代数9
2 数字集成电路9
1.4 数的表示法及传送方式9
第2章 气动变送单元9
2.1 凑试法9
3.3 二位数字定值器原理9
2.2 正交实验法9
2.3 计算机辅助设计法9
3 射流逻辑元件9
1.2 顺序控制功能9
5.2 安全性要求9
5.1 可靠性要求9
5 提高安全可靠性措施的设计方法9
3.3 大功率长行程执行机构9
4 流动膜片执行机构9
5.1 奇偶校核方式10
3.2 卡片穿孔机10
4 打印机10
1.1 双杠杆力-气转换部件10
2.7 电动调速泵10
2.6 数字控制执行机构10
5 信息传送的差错控制方式10
3 静态与动态特性10
7.1 输入部分10
5 盘面图的绘制10
5.1 盘正面布置图的绘制方法10
5.2 盘背面接线、接管图的绘制方法10
1.2 矢量式力-气转换部件10
2 功能组件的基本电路10
7 输入、输出方式10
4.2 交流正弦调制信号传送10
4.1 直流脉冲信号传送10
2.2 逻辑门电路10
1.3 高速无触点采样器10
第2章 组合编程控制装置10
1 概述10
1 阀的工作原理10
3.1 静态特性10
第3章 阀10
2.1 单端输入比例运算电路10
2 基本功能块10
6 防爆措施10
3.2 元件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10
2.1 控制站的构成11
2 控制站的构成及工作原理11
1.3 迁移机构11
3.4 四位数字定值器11
2 阀的类型11
2.1 直通双座阀11
5.3 总数校核方式11
2 操作系统11
1.3 其他功能11
5.4 返送校核方式11
5.5 连送校核方式11
5.6 组合校核方式11
7.2 输出部分11
第3章 功能插卡介绍11
1 信号监视报警单元11
1.1 本安型信号监视报警单元11
5.2 定比码校核方式11
3.2 动态特性11
3 基本功能板11
4.1 击打式打印机11
2.1 概述11
2.2 处理机管理11
6.1 同步工作循环传送方式12
2 发生器单元和延时器单元12
2.4 波纹管密封阀12
2.3 低温阀12
2.2 直通单座阀12
2.2 数字控制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12
3.1 输入单元12
6 远动装置的工作方式12
2.4 比较电路12
4.1 饱和电抗器12
2.3 触发器12
1.2 双路信号监视报警单元12
2.1 闪频发生器单元12
2.2 中心转换单元12
4 电动率调整器12
2.2 差动输入比例运算电路12
2.3 电压跟随电路12
参考文献12
4 数字定值器应用12
2.1 测量部件12
7 各类仪表简述12
4.2 热电偶输入信号的数字定值器12
4.1 直流电压和电流信号数字定值器12
2 差压变送器12
3.5 五位数字定值器12
4.1 算法种类13
4 DDC算法13
3 简易操作台13
4.3 热电阻输入信号的数字定值器13
4.2 感应调压器13
2.3 声响单元13
2.4 延时单元13
3 放大器单元13
3.1 双路本安型隔离单元13
2.5 积分运算电路13
2.4 逻辑功能器件13
4.3 可控硅调压器13
2.5 套筒阀13
2.6 低噪声阀13
1.4 外浮筒式液位测量部件13
3.3 步进单元13
3.2 矩阵单元13
2.1 显示部件13
2 测量电路13
2.1 输入转换器13
2 显示调节部件13
6.2 异步工作问答传送方式13
2.2 特性及误差分析14
4.4 可控硅调功器14
4.2 “或”门驱动器14
4.1 失效安全型“与”门14
2.3 存储管理14
4 逻辑单元14
4.2 非击打式印刷机14
7 远动装置的同步方法14
3.2 双路失效安全型输入单元14
2.7 微分运算电路15
7.1 电机控制单元15
2.6 保持电路15
2.8 角形阀15
2.9 高压阀15
2.7 三通阀15
1.2 直行程执行机构主要参数计算15
1.1 角行程执行机构主要参数计算15
1 电动执行机构主要参数计算15
第3章 电动执行机构设计与计算15
5.3 多转式电动执行机构主要技术参数15
5.2 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主要技术参数15
5.1 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主要技术参数15
5 主要技术参数15
4.2 主要算法及附加功能15
5.1 双路存贮器15
4 使用环境条件15
8 远动装置的主要性能分析15
8.1 精确度15
5.2 数字式比率定值器原理15
5.1 什么是比率定值器15
5 数字式比率定值器15
第3章 DDZ-Ⅲ系列仪表总体说明15
1 仪表分类与系统组合15
2 结构型式15
3 接线端子15
7 指令、程序和监视单元15
2.4 外部设备管理15
5 存贮器和计数器单元15
6 测量和试验单元15
6.1 电机耦合器15
3.4 输出单元16
2.10 超高压阀16
2.5 使用须知16
3 靶式流量变送器16
1.1 可区别第一事故的信号监视系统16
6 数字式时间程序定值器16
8.3 可靠性16
8.2 响应时间16
1 一般场合的应用16
第4章 应用举例16
2.8 单向电路16
1.3 多转式执行机构主要参数计算16
1.2 操作站的特点16
1.1 人-机接口的发展16
1 人-机接口的发展及操作站的特点16
第3章 操作站16
2.2 比例调节器16
2.1 减速器的设计要求16
2 减速器设计与计算16
7 常用测试仪器与设备17
3.2 测量力的计算17
6 主要技术性能17
5 参比工作条件17
3.3 典型线路及装置17
8.4 抗干扰度17
2.2 主要技术要求17
2.9 三角波发生电路17
3.1 特点17
2.1 操作站的功能17
3.3 靶式流量变送器17
2.2 各种传动形式的基本特性17
2.5 信息管理17
2.1 运算器的组成17
2.13 小流量阀17
2.12 阀体分离阀17
2.11 隔膜阀17
2 运算器17
1 概述17
2 操作站的功能和主要技术要求17
第3章 中央处理机17
1 线性集成电路直流偏差放大器18
1.2 储罐液位自动控制18
第3章 放大器18
2.15 蝶阀18
2 调制型直流偏差放大器18
2.3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设计18
3.1 信号转换组件18
3 模拟量功能组件18
2.14 偏心旋转阀18
2.2 加法器19
4.2 测量力的计算19
3.5 延时单元19
4 浮筒液位变送器19
2.2 模数转换器19
4.1 结构型式19
5 绘图仪19
2 在有可燃性气体、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合的应用19
2.2 油库卸油自动化控制19
2.16 球阀19
2.1 危险易爆场所信号监视系统19
5.1 数控绘图仪概述19
3 诊断系统20
1.1 时序分配器20
1 同步及时序分配器20
第3章 远动装置的主要部件20
2.3 带即时切换比例积分微分三作用调节器20
3.6 时标单元20
1 作用与特点20
3.2 计算组件20
1.2 同步检出电路20
第4章 自力式调节阀20
2.1 带重锤的自力式压力调节阀20
2 自力式压力调节阀20
5.1 压力式温度变送器20
5 温度变送器20
4.1 概述20
4 数据库系统20
2.4 圆弧齿圆柱蜗杆减速器设计21
4.2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21
5.2 电气温度变送器21
5.2 插补器21
3.9 记忆单元21
4.3 数据库数据的存取过程21
2.2 带指挥器的自力式压力调节阀21
3.8 单稳单元21
3.7 计时计数单元21
3.10 辅助功能单元21
3.1 操作站的构成22
2.3 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特性22
2.5 滚珠丝杆传动机构的设计22
3 失效安全型控制回路的实例--反应罐的启动和过压、过温保护22
3 操作站的构成及画面显示原理22
2 遥测、遥信的编码发送部件22
2.1 遥测模拟量22
5.2 微型机软件的开发22
5.1 微型机软件的发展动向22
2.3 算逻运算部件22
3 PID运算放大器22
5 微型机软件22
1.1 数据处理23
1 常用控制方式23
第3章 应用软件23
参考文献23
5.3 微型机软件的生成23
3.3 信号处理组件23
3.1 电动机的设计与选用的基本要求23
3 自力式流量调节阀23
3 电动机的设计与选用23
3.1 报警部件24
3.2 操作站的画面显示原理24
3 附加机构24
4.1 元件分类、结构、性能特点和主要用途24
1.1 用途和技术要求24
第3章 气动调节单元24
1 各种调节规律的实现方法24
1.4 设定点控制(SPC)24
1.3 直接数字控制24
1.2 顺序控制与数控24
3.2 电动机的选择24
4 射流模拟放大元件24
4 自力式温度调节阀24
第5章 附件24
1 阀门定位器24
2.3 频率量输入转换器25
2.1 以往的计算机分级控制系统25
2.4 数字量输入转换器25
3 用线性集成电路组成的二位和三位开关电路25
2 调制型二位和三位(窄带)开关电路25
1 概述25
第4章 驱动转换器25
2.3 遥信开关量25
2.4 溢出标志25
3 控制器25
2 分级计算机系统25
1.2 监控级的构成25
1.2 配薄膜执行机构的气动阀门定位器25
1 监控级的功能和构成25
第4章 监控级25
3.1 控制器的作用与要求25
2.2 遥测累积量25
4 操作中心25
1.1 监控级的功能25
3.2 气转换部件25
1.5 分级控制26
3.2 控制方式和控制器26
3.3 设定器26
第4章 DDZ-Ⅲ系列仪表常用电路与特殊运算放大器26
2.1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PID)26
3.4 数字钟26
2 常用控制算法26
1.6 集散型控制26
5.3 伺服驱动系统26
2.4 遥测值越限报警26
2.5 乘法与除法26
2.2 集散系统的分级计算机系统26
1 常用电路26
1.1 运动方程及计算实例26
1 显示误差分析及调整方法26
第3章 气动基地式调节仪表设计要点26
2 集散系统中数据通信的任务及主要技术要求27
1.3 配薄膜执行机构的电-气阀门定位器27
2.1 数据通信的任务27
4.2 元件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27
2 特殊运算放大器27
2.1 GZF型高输入阻抗放大器27
1 过程控制系统中数据通信的特点27
3.12 控制单元27
3.11 停电记忆单元27
第5章 数据通信装置27
3 遥控编码发送部件27
4 时间比例开关电路27
4 数据处理27
4.1 算术运算27
3.1 同步码和选址码27
1.2 误差调整方法27
1.4 配活塞执行机构的气动阀门定位器28
4.2 逻辑运算28
5 输出电路28
2.2 DF-3型低漂运算放大器28
5.1 显示28
5 固定周期时间比例开关电路28
2 比例调节器零点误差分析28
6.1 键到磁面数据输入装置28
6 其它输入输出装置28
2.2 串级PID控制算法28
2.3 比值控制算法28
5.4 数控绘图仪的质量指标28
2.2 主要技术要求28
3 数据通信装置的构成及工作原理28
3.1 数据公路及其特点28
5.3 打印机记录29
3.1 指令系统29
3.2 遥控码29
4 位置发信器设计29
4.1 位置发信器的基本要求29
4.3 典型线路及装置29
6 可控硅电压调整器29
3.3 通信过程29
3.2 通信帧的构成29
1.5 配活寒执行机构的电-气阀门定位器29
6.2 汉字输入输出设备29
6.3 计算机输入输出缩微胶卷系统29
3 控制器29
3.13 接口单元29
5.2 制表记录29
2.4 超驰控制算法29
1 力平衡变送器29
第5章 DDZ-Ⅲ系列变送单元29
4 矩阵型顺序控制器29
3 比例度盘不同心度误差分析29
第3章 装置30
7 可控硅零触发器30
4.2 差动变压器式位置发信器的设计与计算30
4 通信线路和通信控制器30
2 阀位传送器30
4.1 通信线路30
2.5 纯迟后补偿算法30
5.4 联机接口30
4.2 通信控制器30
4.2 控制点误差计算30
4.1 接收式双喷嘴元件与放大器综合放大倍数的确定及其设计参数30
4 信息的接收及执行部件30
2.1 SXB-40温度巡检仪30
1.2 基本原理30
1.1 主要技术性能30
1 巡检装置的种类30
6.4 识别技术30
2 典型产品30
4 比例积分调节器控制点误差设计计算30
5.1 基本逻辑型30
3 手轮机构30
5 矩阵型顺序控制器的基本类型30
5.3 实际比例范围计算方法及允许误差31
4.3 差动电容式位置发信器设计31
1 调节阀的可调比31
5.2 刻度误差分析31
5.1 刻度计算方法31
5 比例范围刻度计算方法及其误差分析31
4.3 负反馈部件结构设计要求31
1.1 固有可调比31
2 膜片式调节单元31
2.1 膜片式比例积分调节器31
4.1 遥控信息接收31
4.2 遥控执行电路31
2.6 按计算指标控制算法31
第6章 气动调节阀的特性31
5.4 多功能进步型31
4.3 遥信显示器31
3.4 调节组件31
5.3 时间步进型31
1.3 基本部件的分析与计算31
5.2 条件步进型31
6.3 调节器自振荡原因分析32
6.2 传动部件摩擦及间隙32
附录32
6.1 各种弹性元件滞后及稳定处理方法32
6 影响调节器稳定性的几个因素32
4.4 遥测显示器32
1.2 工作可调比32
2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32
2.1 固有流量特性32
1.1 磁面记录的基本原理与主要技术参数32
第3章 外存储设备32
5.2 电动驱动器的电路设计32
5.1 设计电动驱动器的的基本要求32
1 概述32
8 可控硅三相触发器32
5 电动驱动器的设计32
附录28-1 气动基地式调节仪表主要产品品种32
2.3 SJBZ-4400巡回检测装置32
2.2 JCD-474快速巡回检测装置32
1.2 磁记录方式33
2.4 SCD-1组件化巡回检测装置33
5.5 叠层控制型33
6 控制装置的设计步骤33
2.7 前馈控制算法33
5 功率射流元件分类、结构、性能特点和主要用途33
6 元件制造工艺33
5.1 直流脉冲数字信号传送33
5 信息通道33
4.5 遥调输出电路33
5 过程数据公路Proway33
第6章 集散系统应用举例33
1 在大型高炉生产过程中的应用33
3.2 堆栈33
参考文献33
附录28-2 电信号式温度测量部件主要技术数据33
第3章 气动逻辑元件及装置34
1 气动逻辑元件的特点34
9 电动伺服放大器34
2 元件设计要点34
2 在均热炉控制中的应用34
2.8 解耦控制算法34
2.2 膜片式微分器34
6.1 绘制被控设备草图34
6.2 编制工艺流程及程序表34
1.4 整机静态特性35
第4章 巡检装置发展趋势35
3 元件分类、作用原理和动作说明35
5.2 交流正弦数字信号传送35
3.1 截止式逻辑元件原理、动作说明和特点35
2.3 反微分器35
10 三位PI开关电路35
1 微处理机在巡检装置中的应用35
3 在小规模化学分批过程中的应用35
3.2 膜片式逻辑元件原理、动作说明和特点35
6.3 编制逻辑功能图35
3.3 中断系统35
3.1 巡回检测程序35
3 过程监视程序35
2.2 工作流量特性35
3.1 波纹管式微分器36
2.3 分程控制的流量特性36
2 温度变送器36
1.5 仪表的调校与使用36
2.1 CAMAC系统36
2 接口总线标准对数据采集技术的影响36
3.4 微程序控制逻辑36
7 组合编程控制装置的编程方法36
7.1 逻辑型的编程方法36
5.3 反馈线路的设计与选用36
6.4 设计控制装置36
3 波纹管式调节单元36
3.4 工艺操作台服务程序37
4 操作器和定值器37
2.3 基本部件的分析与计算37
4 在蒸馏塔最佳控制中的应用37
2.2 基本原理37
2.1 主要技术性能37
3.2 数据处理程序37
3.3 上下限检查及报警程序37
4.1 显示操作器(CX)37
2.2 磁鼓存储器的结构及原理37
2.1 概述37
2 磁鼓存储器37
7.2 进步型的编程方法37
3 气动调节阀的静态特性37
3.1 气动薄膜执行机构的静态特性37
3.2 气动薄膜调节阀的静态特性37
5 在净水厂的应用38
2.2 IEEE-488接口总线38
3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的巡检装置38
3 时间比例调节器38
2.2 具有偏差指示的二位和三位式(窄带)调节器38
2.1 无指示二位和三位式(窄带)调节器38
2 二位和三位式(窄带)调节器38
1 概述38
第5章 典型品种38
4.1 气动薄膜执行机构的动态特性38
4 过程控制程序38
5 集散系统软件38
4 气动调节阀的动态特性38
3.2 气阻配比式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38
1.1 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输出推力选择39
2 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选用与安装39
2.1 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输出力矩的选择39
4.2 直接操作器(CZ)39
3.3 滑阀式逻辑元件原理、动作说明和特点39
1 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选用39
3.2 磁带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9
3.1 概述39
3 磁带存储器39
1.2 电动调节阀允许压差39
附录39
附录34-1 国内外巡检装置典型产品性能表39
第4章 电动执行机构选用与安装39
4.2 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动态特性39
3.1 组件化40
3.3 单片数据采集系统40
参考文献40
3.3 动支点配比式调节器40
附录40
5 连续PID调节器40
1.1 磁芯及其存储原理40
1 磁芯存储器40
第4章 内存储器40
4 二位PID调节器40
3.2 混合电路40
1 分类40
附表40-1 国外集散系统一览表40
附录39-1 流程图形常用符号40
3 多转式电动执行机构选用40
2 工作原理40
附录40
第5章 电磁阀40
2.2 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安装40
1.1 特点41
1 概述41
第3章 可编程序控制装置41
1.2 结构和工作原理41
附表40-2 国外几家公司的集散系统概况41
5.1 手提式气动剪41
5.2 气动尺寸自动测量分选机41
2.4 仪表的调校与使用41
5 气动调节阀的技术要求41
1.3 三度三线存储器41
4.1 调节器的基本误差和变差41
4 元件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41
5 典型装置41
4.2 测试方法41
4.1 性能指标41
1.2 存取方法41
4 气动单元组合仪表调节器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41
附录39-2 常用编程方法41
4.3 小型操作器(CR)42
1 气动执行机构输出力的输出力矩的计算42
参考文献42
4.2 调节器各种特性的测试方法42
5.3 通道的防雷措施42
第7章 执行机构输出力和阀不平衡力的计算42
3 设计与结构选择42
3.1 电磁计算42
2.5 仪表电路图及元件表42
7 位置反馈式PID调节器42
6 脉冲PID调节器42
1.3 分类42
4.5 定值器42
4.4 备用操作单元(CP)42
1.4 可靠性43
4 磁盘存储器43
2 基本单元43
2.1 程序存储器43
参考文献43
4.1 概述43
1.1 薄膜执行机构的输出力43
1 分散目标监视控制装置43
1.1 分散目标监控装置的构成43
1.2 分散目标监控装置信息的传送43
第4章 远动装置的发展趋势43
5 基本调节系统的构成44
5.2 具有间接操作的简单调节系统44
5.1 具有间接操作和直接操作的调节系统44
3.2 材料与结构选择44
1.3 长行程执行机构的输出力矩44
1.2 活塞执行机构的输出力44
4.2 维护45
附录45
附录43-1 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主要技术参数45
4.1 选用45
4 选用与维护45
5.3 具有间接操作和中间继电器操作的调节系统45
第4章 气动给定单元45
1.2 技术特性45
第4章 流控系统的配套器件45
1 传感器分类、结构、原理、特点和用途45
1.1 概述45
4.3 调节器的输出流量、耗气量和灵敏性45
2.1 直通单座阀的不平衡力45
1 气动定值器45
2 调节阀不平衡力和不平衡力矩的计算45
2 指令控制式监控装置45
1.3 外围设备45
2.2 直通双座阀的不平衡力46
1 概述46
第5章 JYD-16型远动装置46
附录43-2 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主要技术参数46
附录43-3 多转调节式电动执行机构主要技术参数46
9 配比调节器46
8 三位PI调节器46
5.4 具有备用操作的调节系统46
1.3 力平衡式定值器的结构原理46
4.2 磁盘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46
10 程序调节器46
11 精密温度调节器46
2.2 中央处理单元46
3 主要技术性能47
2 应用范围47
附录43-5 交流感应电动机主要技术参数47
1.4 存储器的工作过程47
附录43-4 直流电动机主要技术参数47
1.4 手拨定值机构47
4 系统构成47
1 电流转换器47
2 时间程序定值器47
2.1 凸轮式时间程序定值器47
2.2 电位跟踪式时间程序定值器47
第6章 DDZ-Ⅲ系列转换单元47
2.3 三通阀的不平衡力47
12 精密温度程序控制仪48
1.1 主要技术性能48
附录43-6 永磁低速同步电机主要技术参数48
2.4 隔膜阀的不平衡力48
2.5 蝶阀的不平衡力矩48
1.5 磁芯体的检查48
1.3 基本部件的分析与计算48
1.2 基本原理48
2.3 输入/输出通道48
3 参数程序定值器49
3.1 凸轮式参数程序定值器49
3.2 电位跟踪式参数程序定值器49
6 监控系统49
6.1 监控输入组件49
6.2 声光控制组件49
2.6 偏心旋转阀的不平衡力矩49
附录43-7 步进电动机主要技术参数49
附录43-8 电动直通单座、三通、角形调节阀主要技术参数49
1.4 仪表的调校与使用49
1.5 仪表电路图及元件表49
2.7 球阀的不平衡力矩49
参考文献49
参考文献50
2.3 基本部件的分析与计算50
1 调节阀流通能力50
第5章 基本接口50
1 概述50
1.1 接口的基本概念50
第5章 气动计算单元50
2 阻抗转换器50
2.1 主要技术性能50
2.2 基本原理50
第8章 调节阀流通能力和口径计算50
2 半导体存储器50
1.1 流通能力C的定义50
1.2 压力恢复系数FL50
1.6 可靠性措施50
参考文献50
1.2 加减器的应用50
1.1 力平衡式气动加减器结构原理50
1 气动加减器50
1.3 流体的C值计算51
2.4 仪表的调校与使用51
2.1 结构原理51
2 气动比值器51
2.5 仪表电路图及元件表51
3 直流毫伏转换器52
3.1 力矩平衡式乘除器52
1.2 接口的寻址方式52
3 气动乘除器52
6.3 监控系统的构成52
1.1 主要技术性能53
第7章 DDZ-Ⅲ系列计算单元53
7 稳压电源53
7.1 供电线路53
2.4 编程器及其他外部设备53
2 程序通道53
1.2 基本原理53
1.3 基本部件的分析与计算53
1 加减器53
2.1 程序控制数据传送54
2.2 程序中断数据传送54
1.4 仪表的调校与使用54
2.5 微处理器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的应用54
7.2 直流稳压电源54
1.4 气体的C值计算54
1 概述55
第3章 模件组装式综合控制装置55
7.3 电源保护55
3.2 矢量式乘除器55
4.4 磁盘检测55
1.5 仪表电路图及元件表55
2.3 程序通道接口控制电路55
4.3 磁盘控制器55
2.1 缓冲电路(A)56
第4章 终端56
1 概述56
2 数据传输设备56
3 数据通道56
2 元电路56
2.1 传输控制器56
2 发信器分类、结构原理、特点和用途56
1.5 蒸汽的C值计算57
2.3 基本部件的分析与计算57
3 功率放大器分类、结构原理、特点和用途57
1.6 闪蒸和空化的条件及其C值的计算57
2.2 调制解调器57
3 打印终端与CRT显示终端57
3.2 指令系统形式57
3.3 力桥式乘除器57
2 乘除器57
3.1 概述57
3 程序编制57
2.2 基本原理57
2.1 主要技术性能57
4 接口的标准化57
4.1 电传打字机的电流回路接口57
4.2 EIA RS-232串行接口58
附录38-2 若干纸带穿孔机产品技术参数表58
第6章 气动显示单元58
附录38-1 若干纸带输入机产品技术参数表58
附录58
2.4 仪表的调校与使用58
1.1 测量机构58
1 气动显示单元的主要机构58
2.3 单向电路(D)58
2.2 比较电路(B)58
4 转换器分类、结构原理、特点和用途59
2.4 综合电路(S)59
4.3 IEEE STD488-1975并行接口59
附录38-4 若干非击打式印刷机产品技术参数表59
附录38-3 若干击打式打印机产品技术参数表59
1.7 两相流的C值计算59
2 调节阀口径的计算60
第6章 过程通道60
1 概述60
2.5 比例电路(P)60
附录38-5 若干磁带机产品技术参数表60
2.1 模拟量输入通道61
附录38-7 若干汉字输出设备产品技术参数表61
参考文献61
附录38-6 若干软盘产品技术参数表61
2 输入通道61
3 开方器61
3.4 编程步骤61
3.3 编程方法61
2.6 保持电路(J)61
2.5 仪表电路图及元件表61
5 定时器分类、结构原理和特点62
3.2 基本原理62
3.1 主要技术性能62
2.3 调节阀开度范围的验算62
2.2 计算压差的确定62
2.1 计算流量的确定62
3.5 编程举例62
2.8 三角波电路(M)63
2.7 开关电路(K)63
6 显示器分类、结构原理和特点63
3.4 仪表的调校与使用63
3.3 基本部件的分析与计算63
2.10 变换电源电路(Y)64
2.9 转换电路(Z)64
7 流阻器、流容器、滤波器和二极管的结构原理和特点64
1.2 放大显示机构65
1.3 给定机构65
3.5 仪表电路图及元件表65
第8章 DDZ-Ⅲ系列显示单元65
1 指示记录仪65
1.1 主要技术性能65
1.4 卷纸记录机构66
附录66
附录41-1 二种常用的射流元件图形符号66
1.2 基本原理66
1.3 基本部件的分析与计算66
3 运算调节功能组件66
参考文献66
3.1 计算组件66
3.1 噪声的基本概念67
1.5 切换机构67
3 调节阀噪声及其预估公式67
3.2 信号处理组件67
3.3 调节阀噪声的预估公式68
3.2 调节阀噪声的来源68
2.2 数字量输入通道68
参考文献68
1.4 仪表的调校与使用69
2.1 概况70
3.1 概况70
3 气动色带指示仪70
2.2 基本结构70
3.2 基本结构70
2 气动指示记录仪70
2.3 实时时钟70
1.1 气动执行机构70
1 气动执行机构和阀型式的选择70
第9章 气动调节阀的选择70
1.2 阀71
1.5 仪表电路图及元件表71
3.1 模拟量输出通道71
4.1 基本结构71
4 气动积算器71
3 输出通道71
2.2 组合方式72
2 气开、气关的选择72
4.2 仪表的调校72
2.1 选择的原则72
2.1 主要技术性能72
2.3 基本部件的分析与计算72
2.2 基本原理72
2 比例积算器72
2.4 仪表的调整与使用73
4.3 积算仪的使用73
第7章 气动辅助单元73
3.1 流量特性与系统的关系73
3 调节阀流量特性的选择73
1 气动继动器73
3.2 工作流量特性的选择74
2 气动重复器74
2.5 仪表电路图及元件表74
3 气动选择器75
第9章 DDZ-Ⅲ系列给定单元75
3.2 高值选择器75
3.3 选择器的应用75
3.1 低值选择器75
1 比值给定器75
3.3 固有流量特性的确定75
1.1 主要技术性能75
5.1 切换器76
5 气动切换器76
4 气动负荷分配器76
5.2 自锁切换器76
3.2 数字量输出通道76
1.2 膜片几何尺寸的确定76
1.1 膜片有效面积的选取76
1 波纹膜片的设计计算76
第10章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76
1.3 基本部件的分析与计算76
1.2 基本原理76
3.3 调节组件77
2 阀体壁厚的计算77
6 气动信号器77
4 过程通道与主机的连接78
4.1 主机对过程通道的控制方式78
1.4 仪表的调校与使用78
3 法兰联结螺栓的计算78
3.1 联结螺栓的总计算载荷78
7 气动操作器78
7.1 品种系列78
4.2 信号及数据交换形式79
7.2 使用规程79
3.2 螺栓的强度计算79
1.5 仪表电路图及元件表80
8 气电开关80
4.3 实例80
9 气动保位阀80
3.4 输入输出组件81
2.3 基本部件的分析与计算81
2.2 基本原理81
2.1 主要技术性能81
2 报警给定器81
10 过滤减压器81
10.1 空气过滤器81
10.3 空气减压器82
10.2 空气过滤减压器82
4 操作器和定值器82
4.1 操作器基本线路82
2.4 仪表的调校与使用82
1.1 基本结构83
4.4 过程运行操作台83
1 电气转换器83
第8章 气动转换单元83
2.5 仪表电路图及元件表83
11 精密减压阀83
5 阀芯的设计计算84
4.2 下阀盖的法兰厚度84
第7章 微型计算机84
4.1 上阀盖的法兰厚度84
4 阀盖的强度计算84
2 结构与分类84
1 概述84
1 全刻度指示调节器84
第10章 DDZ-Ⅲ系列调节单元84
1.1 主要技术性能84
2 电脉冲气压转换器84
1.2 特性分析84
1.3 基本部件的分析与计算85
5.1 设计原理85
5.2 柱塞形阀芯的设计85
3.1 微处理器(MPU)85
3 基本功能部件85
1.2 基本原理85
2.1 基本功能及技术指标85
2 指示调节仪85
1 概述85
第9章 气动单元组合仪表新系列85
4.4 强电直接操作器86
4.2 显示操作器(CX)86
4.3 小型操作器86
5.3 套筒形阀芯的设计86
2.2 结构原理86
附录42-2 ZSA型、ZSB型活塞执行机构主要参数表88
附录42-1 ZMA型、ZMB型薄膜执行机构主要参数表88
附录88
4.5 定值器88
附录42-6 VN型直通双座阀主要参数表89
附录42-5 ZNA型滚动膜片执行机构主要参数表89
附录42-4 ZSLD型大功率长行程执行机构主要参数表89
附录42-3 ZSL型、ZSLD型长行程执行机构主要参数表89
1.4 仪表的调校与使用89
5.1 调节系统的基本结构89
5 调节系统的构成89
附录42-8 VP型、VN型波纹管密封阀主要参数表90
附录42-9 VM型套筒阀主要参数表90
附录42-7 VP型直通单座阀主要参数表90
附录42-11 VS型角形阀主要参数表91
1.5 仪表电路图及元件表91
2.3 整体构成91
附录42-10 VQ型、VX型三通阀主要参数表91
5.2 具有间接操作的调节系统91
5.3 具有间接操作和弱电直接操作的调节系统91
附录42-13 VS型多级阀芯高压阀主要参数表92
3 记录调节仪92
5.5 强电直接操作的断续调节系统92
5.4 具有强电直接操作的调节系统92
3.1 基本功能及技术指标92
3.2 结构原理92
附录42-12 VS型单级阀芯高压阀主要参数表92
附录42-15 VT型隔膜阀主要参数表93
4 色带指示仪93
附录42-14 G1750型超高压阀主要参数表93
2 与计算机联用的调节器93
附录42-16 VU型阀体分离阀主要参数表93
附录42-17 VP型小流量阀主要参数表94
附录42-18 VZ型偏心旋转阀主要参数表94
附录42-19 VW型常温蝶阀主要参数表94
2.1 SPC调节器94
6.2 结构原理94
6.1 基本功能及技术指标94
6 配比指示调节仪94
5 气动积算器94
附录42-22 VV型“V”形球阀主要参数表95
3.2 半导体存储器95
3.1 抗积分饱和调节器95
3 其它特种调节器95
2.2 DDC后备调节器95
附录42-21 VR型“O”形球阀主要参数表95
6 监控系统95
附录42-20 VW型低、高温蝶阀主要参数表95
附录42-26 HJ-71型自力式温度调节阀的主要参数表96
3.2 自选调节器96
7.2 动作原理96
6.1 监控输入组件96
7.1 计算机给定调节仪与计算机联用系统的组成方式96
附录42-25 ZZLNP-16型自力式流量调节阀的主要参数表96
7 计算机给定调节仪96
附录42-23 ZMHN-16型带重锤的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主要参数表96
附录42-24 ZZYNP-16型带指挥器的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主要参数表96
3.3 非线性调节器97
附录42-27 ZPQD型阀门定位器的技术要求97
3.3 输入输出接口芯片97
6.2 声光控制组件97
6.3 监控系统的构成97
参考文献97
7 电源与辅助类组件98
7.3 主要技术指标98
7.1 稳压电源箱98
8.1 主要技术指标98
8.2 结构原理98
4 智能式调节器98
8 电输入记录调节仪98
8.3 伺服电路的构成原理99
7.2 校验器99
第11章 DDZ-Ⅲ系列辅助单元99
1 安全栅99
1.1 检测端安全栅99
7.3 保护组件99
3.4 输入输出管理芯片100
9 特殊用途调节仪100
9.1 现场安装调节器与自动—手动操作器100
9.2 两位式调节仪100
1 串级调节系统101
第4章 功能组件在调节系统中的应用101
1.2 操作端安全栅101
2 具有前馈信号的调节系统102
4 多输出调节系统102
3.5 外部设备控制器及其连接标准102
3 比值调节系统102
9.3 抗外干扰积分调节仪102
5 汽包水位的压力校正系统103
1.3 仪表电路图及元件表103
9.4 均匀调节仪103
2.3 基本部件的分析与计算104
2.4 仪表的调校与使用104
2.2 基本原理104
2.1 主要技术性能104
2 配电器104
3 信号选择器105
2.5 仪表电路图及元件表105
9.5 外积分反馈调节仪105
参考文献105
4 系统组成和软件105
4.1 组成方式105
4.2 系统分类及其结构106
9.6 前馈调节仪107
3.4 仪表的调校与使用107
3.3 基本部件的分析107
3.2 基本原理107
3.1 主要技术性能107
4.1 主要技术性能108
3.5 仪表电路图及元件表108
4 信号限制器108
4.2 基本原理108
10.1 操作器108
10 辅助单元108
参考文献109
10.2 限幅器109
4.3 基本部件的分析110
4.4 仪表的调校与使用111
4.5 仪表电路图及元件表111
5 Q型操作器111
5.1 固定式操作器111
4.3 微型机软件111
第8章 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安装与维护111
1 机房条件111
2 验收与安装114
2.1 验收114
5.2 手提式操作器115
2.2 安装116
5.3 DDC后备操作器116
6 电源箱116
6.1 主要技术性能117
6.2 基本原理117
6.3 基本部件的分析与计算117
6.4 仪表的调校与使用118
6.5 仪表电路图及元件表118
3 维护119
附录37-1 国产TTL、HTL门电路系列品种代号表120
附录120
第12章 DDZ-Ⅲ系列仪表应用120
2.2 安全火花型串级调节系统120
2.1 安全火花型压力调节系统120
2 在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中应用120
1 在一般调节系统中应用120
附录37-2 国产MOS门电路系列品种代号表121
3 DDZ-Ⅱ系列仪表应用注意事项121
附录37-4 国产组合逻辑功能器件品种代号表122
附录37-3 国产集成触发器类型产品系列代号表122
附录37-5 国产组合逻辑功能器件品种代号表123
附录37-6 国产时序电路逻辑功能块品种代号表123
参考文献123
附录124
附录31-1 DDZ-Ⅱ系列仪表型号规格一览表124
附录31-2 DDZ-Ⅱ系列仪表型号规格一览表128
参考文献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