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铜梁县林业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铜梁县林业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4/32530362.jpg)
- 铜梁县林业局《林业志》编辑组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铜梁县林业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6
第一篇 建置沿革21
第一章 机构演变21
第一节 县级林业行管机构21
第二节 县级林业指挥机构30
第三节 技术推广机构31
第四节 局下属企业事业单位34
第五节 社队集体林场及专业队、组35
第二章 党和群团组织38
第一节 中共铜梁县林业局组织史38
第二节 共青团组织46
第三节 林协会46
第四节 工会46
第三章 职工状况46
第一节 职工队伍46
第二节 职工工资调整49
第三节 职工福利50
第四节 其它51
第四章 林业投资52
第二篇 森林资源53
第一章 森林盛衰史纵谈53
第二章 森林资源现状57
第一节 资源分布及特点57
第二节 森林生长情况59
第三节 竹木花果分类63
第四节 主要竹木今昔简述72
一 树木类72
二 竹类78
第五节 珍稀古树80
第三章 林下资源与林副产品83
第一节 药用植物83
第二节 林副产品85
第三节 其它土特产85
第四章 野生动物88
第一节 鸟类88
第二节 野兽类92
第二节 蛇类94
第三篇 林业生产建设97
第一章 采集树种97
第一节 种源概况97
第二节 采种97
第三节 经营调拨价格变化101
第四节 引进树种101
第五节 种子检验105
第二章 育苗105
第一节 育苗概况105
第二节 育苗技术110
第三章 植树造林111
第一节 人工造林的缘起111
第二节 四旁绿化116
一 公路绿化116
二 江河塘库护岸林118
三 城镇绿化119
四 村旁宅旁绿化120
第三节 植树造林技术122
一 古代植树法122
二 建国后铜梁县推行的造林技术122
第四章 抚育管理124
第一节 新造林的管理124
第二节 幼林抚育124
第三节 成林抚育问伐124
第四篇 森林管理与保护127
第一章 林权变化127
第一节 1950年以前127
第二节 大森林收归国有及土改时期128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时期128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时期129
第五节 体制下放时期129
第六节 “四清”及“文革”时期130
第七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30
第二章 林业责任制及其演变131
第一节 租佃形式131
第二节 个人管理自有林木131
第三节 社队成片林的管理131
第四节 林权地和承包责任制132
第五节 国有林管理责任制132
第三章 森林的破坏及后果134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遭受的破坏134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的滥伐134
第三节 “文革”时期的乱砍盗伐135
第四节 森林破坏后的恶果136
第四章 护林制度139
第一节 历代护林办法139
第二节 建国以来县的护林文告和措施140
第三节 护林机构的建立和发展141
第四节 国有林的保护管理142
第五节 联防护林143
第五章 以法治林146
第一节 古人治林亦重法146
第二节 建国后对乱砍盗伐的处理146
第六章 加强木材的管理149
第一节 竹木检查站149
第二节 竹木市场与运输管理149
第七章 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150
第八章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153
第一节 竹蝗153
第二节 松毛虫160
第三节 其它虫害161
第九章 保护野生动物163
第十章 水土保持164
第一节 水土流失情况164
第二节 水土流失原因165
第三节 水土保持工作成绩166
第五篇 林业科教169
第一章 林业技术学习与推广169
第一节 技术培训169
第二节 林业科技信息的传递170
第三节 技术革新170
第二章 原有民间习惯造林技术172
第三章 林业科技实践174
第一节 桉树栽植试验观察174
第二节 宗福银种楠竹经验175
第三节 竹蝗发生规律及防治效果观察176
第四节 烟雾剂灭蝗效果观察178
第五节 种子检验的成果和效益179
第六节 “五边地”的造林技术180
第六篇 竹木经营利用181
第一章 木材购销181
第一节 经营性质的演变181
第二节 购销形式及价格变化183
第三节 木材和林产品收购实行奖励186
第二章 国营木材企业186
第一节 机构的设置186
第二节 党群组织187
第三节 基本建设187
第四节 历年财务动态和职工人数与工资188
第三章 竹材购销190
第一节 楠竹经营与价格变化190
第二节 慈杂竹193
第三节 楠竹奖售193
第四章 森林采伐利用194
第一节 古代的伐木制度194
第二节 近代林木砍伐方式194
第三节 建国后的采伐规定195
第四节 木材调运197
第五章 竹木加工197
第一节 个体手工业197
第二节 竹木业生产合作社198
第三节 竹木加工厂198
第六章 育林基金198
第一节 育林基金的征收198
第二节 育林基金的管理201
第七篇 表彰先进204
第一章 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204
第一节 受省以上表彰的204
第二节 受专、市表彰的204
第三节 受县的表彰206
第二章 人物简介212
第八篇 文存、杂记216
第一章 文存216
第一节 县府重要文告216
第二节 古今林业诗文选录221
第二章 杂记230
第一节 天气对林业的重大灾害230
第二节 琼江乌木的打捞231
第三节 是白鹤或是白鹭232
第四节 轶闻轶事233
第五节 几株古树的下落235
第六节 林谚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