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史精览 多情调的拼盘 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世界史精览 多情调的拼盘 9](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2535602.jpg)
- 栾凡 王振辉著责任编辑:张耀民 著
-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世界史精览 多情调的拼盘 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世界地理的缩影1
上帝的偏爱,使印度囊括了各种各样的地势和气候类型,堪称世界地理的缩影1
令人艳羡的海岸线是如此的漫长,却从未博得做一个海上国家的声誉5
巍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把印度与亚洲其余地区分隔开来,但喜马拉雅山脉的护墙并没有挡住外来的影响7
地势、气候与生活条件的多样性,使人易于容纳不同的事物,凝聚成印度民族的宽容精神,但也养成了人们的疲塌和被动11
宽容的精神容纳了外来的民族,才产生了多种宗教、人种、语言共存的现象13
印度的地理既决定了它的多样性,同时也把统一的理想寓于其中15
第二章 渊远流长的历史20
在雅利安人到来之前,印度就已有人类居住20
公元前2000年左右,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迫使雅利安人离开了他们那为群山所环绕的狭小的故乡,踏上了迁移之路23
印度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它差不多统治印度的大部分,它使印度在政治上得到统一达一个世纪之久26
印度历史的黄金时代——笈多帝国,最后的印度教帝国28
阿拉伯人入侵,与其说是由于他们新生的宗教的精神,还不如说是由于他们要占有比他们更为富裕的邻居们的土地和财产的欲望32
骑马进入德里的莫卧儿大帝,奠定了莫卧儿帝国的基础,他的子孙后代苦心经营,使这个帝国在名义上一直存在到19世纪中叶35
印度人不注意历史的次序,他们对国王的年代系列漫不经心,他们总是喜欢讲故事37
印度人对生活的要求很少,却总是在思索命运的奥秘,但他们甚至连识字的机会都没有,那么,他们的文化教养来自何方呢?43
第三章 不同的信仰49
在印度,信仰宗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信仰宗教倒是不可思议的49
吠陀,婆罗门教的经典,在印度人中间,它成为宗教信仰的宝库50
种族冲突、祭司阶层的出现,导致了种姓制度的产生,在以后的多少世纪中,它深远地影响了印度人的生活57
吠陀受到冲击,耆那教和佛教产生,这两种教义的同与不同,二者都得到大群的信徒,但特殊的成功应归于佛教64
阿育王由于致力于佛教传播而闻名于世;佛教由于阿育王的传播而成为世界宗教。77
古老的婆罗门教被注入新的活力,逐步向类似现代印度教的方向转变,参拜多种多样的神,是这种信仰的突出特点87
佛教的辉煌,影响了印度教,却从来没有取代印度教。印度教对佛教的同化过程也改变了印度教自己93
阿拉伯人来到印度,印度那特有的宽容精神容忍了伊斯兰教的传播。但对阿拉人的武力征服很是反感,致使阿拉伯人费了600年的时间才进入印度的中心99
印度的哲学与宗教是密切相关的,所有的宗教都有与之相应的哲学思想做基础107
锡克教的产生与发展,走过了一条由和平到武装的道路。118
印度人对宗教的普遍信仰,使它的统治者都把信仰宗教当成维护统治的手段,同时也促进了宗教的发展120
多种多样的宗教产生多种多样的教派,多种多样的信仰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神125
宗教构成了印度文化的主体内容,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风俗都离不开宗教,就连印度的历史也可以用宗教史来概括127
第四章 繁杂的人种134
累遭民族入侵,占领的历史,导致了血统混杂,人种繁多,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134
操印欧语的雅利安人来到印度,自以为“出身高贵”而歧视原来的居民139
波斯人、希腊人不甘于本国领土的狭小,不断扩张,来到印度,成为印度人种里的两个新成员146
外部努力不断来寇的混乱之际,旃陀罗笈多坐收渔人之利,建立印度历史上最大的统一帝国149
月氏人占领了塞种人的家乡,塞种人无力抵抗,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来到印度内地,建立许多小王国151
笈多帝国再展孔雀帝国之风采,称雄北印度,印度几乎再次统一;风云突起,匈奴族入侵,亦在印度建立王国。二国并存,谁盛谁衰,难以预料159
在穆斯林侵略的低沉的年代里,拉奇普特人能够经得起野蛮人所能做出的、人类天性所能忍受的各种暴行,既使被打倒在地,仍能从重压下轻快地挺起腰来,把不幸当成勇敢的试金石167
南印度诸王朝不容忽视,朱罗人建立的王朝别具一格,统治时间之长,亦为南印度诸王朝所无法比拟173
佛教在印度消失之后,印度教便成为印度社会生活的主体,且看印度教时代印度民族精神之变化176
阿拉伯人侵入信德,充当伊斯兰教入侵印度的先头部队,却未对印度民族产生影响,穆斯林的真正影响来自土耳其人181
伊斯兰教的入侵,激发了印度人民内心深处的民族感和爱国心,一改过去长期的麻木状态,群起抵抗入侵的穆斯林军队189
帖木儿入侵,印度统一的莫卧儿帝国建立,异民族之所以能在印度建立统一帝国,乃是尊重印度民族文化,促成伊斯兰文化与印度文化融合的结果195
印度的天空又被来自海上的欧洲国家覆盖,中世纪走到生命的尽头201
印度人虽分属不同的民族,并各自保持本民族的语言、生活习惯,但在长期的生活中却形成了印度民族的共同性格206
“人种博物馆”藏有多少人种,这是一个无法统计的问题;多种多样的民族多到何种程度,同样难以回答209
民族与种姓,二者不可分割,种姓已融于民族之中,并成为民族的名称214
民族与宗教,多种多样的民族才产生多种多样的宗教216
第五章 交融的文化226
在印度的一张十卢比的纸币上,印有十四、五种语言的文字,可算世界少有;而全印度各民族和部族的语言和方言总数则更加令人瞠目226
吠陀经不仅是宗教的教义,而且也是吠陀期文学的代表,它是宗教与文学的融合243
梵文的产生及其发展,梵文期的文学,这种富丽堂皇,繁茂荣滋的语文到后来何以成为一种死的语文248
与梵文并驾齐驱的是俗文的存在与发展,当梵文成为古典正统的文字时,俗文即成为佛教与耆那教的语文261
故事、童话与寓言的价值重大,源于印度人只喜欢讲故事而不注重历史的传统。给印度和世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反映印度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65
如此繁多的语言及文学作品的流传虽然在初期是靠口授,但毕竟不如书写下来流传的长远,印度的书写术,同样具有繁杂的特点271
印度的戏剧有着丰富的传统,它集语言、诗歌、神话、童话、舞蹈、音乐等等于一身,它是印度文化的最高度表现279
印度的古代建筑,是建筑学与雕刻、绘画等等的结合,反映的却又是宗教的内容。雕刻与绘画则构成了印度艺术的另两个表现形式289
音乐与舞蹈在印度很受重视,印度民族久享能歌善舞的美誉,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歌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303
印度专门学术的发展,无一不是由神学发源的。未从神学发源的学术也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09
具有众多小国家的印度,始终处于不统一的状态,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个性,只有统一的文化才把它们连成一个整体329